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901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提供一种在车辆进行小重叠碰撞的情况下,可以抑制侧框架的变形量并且良好地吸收碰撞能量的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车辆(1)的前部车身构造具备与前侧框架(2)的车宽方向外侧侧面连接且朝向缓冲梁(3)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延伸的角板(10)。角板(10)在其车辆后方侧侧面具有成为弯折起点的第一切口部(10a)。第一切口部(10a)设置于从角板(10)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顶端位置(T)离开前侧框架(2)的俯视时的宽度W以上的位置。

Front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特别是涉及具备配置于前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朝向车辆前方且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延伸的负荷传递部件的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
技术介绍
近年来,提出有各种在比前侧框架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碰撞(下称“小重叠碰撞”)碰撞物(例如栅栏)的情况下,将该碰撞负荷向前侧框架传递而吸收碰撞能量的技术。作为吸收这种碰撞能量的技术,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设置有角板,该角板具有呈矩形闭截面形状形成的角板主体、在角板主体的后端部连续形成且固定于前侧框架的固定部、以及形成于固定部的上下面的焊道。根据这种技术,在车辆小重叠碰撞时,可能产生如下动作:(a)缓冲梁碰撞角板主体的前端部;(b)传递到角板主体的碰撞负荷经由固定部输入到前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c)角板的固定部以焊道为起点弯曲;(d)角板主体的后端部将前侧框架向车宽方向内侧按压使其弯曲变形,因此,能够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94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因为在固定于前侧框架的固定部(角板的后端部)形成有焊道,所以当输入碰撞负荷时,角板以焊道为起点马上弯曲。于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当在角板弯曲后输入碰撞负荷时,其之后,该碰撞负荷经由角板直接作用于前侧框架,因此,经常导致前侧框架的变形量增大。该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虽然能够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但如果在前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发动机等车辆设备,则会产生使车辆设备破损·损伤等可能性。本专利技术是为了消除这种问题而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在车辆小重叠碰撞的情况下,能够在抑制前侧框架的变形量的同时良好地吸收碰撞能量的车身的前部车身构造。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具备:左右一对侧框架,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缓冲梁,其配置于所述侧框架的车辆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负荷传递部件,其与所述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连接,朝向所述缓冲梁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延伸,其中所述负荷传递部件在其车辆后方侧的侧面具有成为弯折起点的易变形部,所述易变形部设置于从所述负荷传递部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顶端位置离开所述侧框架的俯视时的宽度以上的位置。在上述结构中,因为在负荷传递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在从负荷传递部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顶端位置离开侧框架的俯视时的宽度以上的部位设置有易变形部,因此,构成为在车辆小重叠碰撞时,进行如下行为:(a)负荷传递部件以与侧框架连接的位置为旋转中心向车辆后方移动,同时,将侧框架从斜前方按压使其变形;(b)负荷传递部件在以下时机以易变形部为起点进行弯折:将侧框架按压(侵入)规定量以使其变形的时机、特别是不易使侧框架向车宽方向内侧变形的时机(例如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壁部内面将其车宽方向内侧的壁部内面按压规定量的时机、或在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存在发动机等车辆设备的情况下侧框架与车辆设备抵接的时机)。即,在上述结构中,角板以在向侧框架侵入了一定量的时机弯曲变形的方式构成(以侧框架不变形必要以上的方式构成),因此,例如即使在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相邻配置发动机等车辆设备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并且抑制车辆设备的破损·损伤等。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在车辆进行其它前方碰撞(例如完全重叠碰撞)的情况下,负荷传递部件伴随缓冲梁向车辆后方的移动而以易变形部为起点弯折,因此,不会阻碍吸能盒等的变形模式。这样,在上述结构中,在小重叠碰撞时,能够不使侧框架变形必要以上而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另外,在其它前面碰撞时也能够确保车辆的碰撞吸收性能。此外,在上述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的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有在通过对所述负荷传递部件输入至少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负荷而使所述侧框架变形的情况下,与该侧框架抵接的被抵接部件。另外,在上述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的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负荷传递部件在其车辆前方侧的侧面具有成为弯折起点的第二易变形部,所述第二易变形部设置于从所述负荷传递部件的所述顶端位置离开比设置所述易变形部的距离更远的位置。进而,在上述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的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负荷传递部件和所述侧框架之间配置有在对所述负荷传递部件输入至少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负荷时,将所述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向车宽方向内侧按压的按压部件。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可以为简单的结构,并且,在小重叠碰撞时,能够不使侧框架变形必要以上而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另一方面,在其它前面碰撞时,也能够确保车辆的碰撞吸收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车辆刚刚小重叠碰撞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图2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图3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图4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图1的车辆完全重叠碰撞的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车辆刚刚小重叠碰撞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图2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图3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图4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图1的车辆完全重叠碰撞的状态的示意图。此外,图中FR表示车辆前方,IN表示车宽方向,以下的说明中的左右方向是指朝向车辆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中,车宽方向右侧的构造及车宽方向左侧的构造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说明车宽方向左侧的构造,有关车宽方向右侧的构造的说明除必要之外会省略。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前部车身构造具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设的左右一对前侧框架2、2(车宽方向右侧的前侧框架2省略图示)、配置于一对前侧框架2、2的车辆前方侧的缓冲梁3、配置于前侧框架2和缓冲梁3之间的冲击吸收体4、安装于前侧框架2的车宽方向外侧侧面的角板10、及配置于前侧框架2、2之间的发动机等车辆设备50。此外,上述车辆1、前侧框架2、缓冲梁3、角板10、车辆设备50分别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车辆”、“侧框架”、“缓冲梁”、“负荷传递部件”、“被抵接部件”。首先,对前侧框架2进行说明。前侧框架2由钢板制的部件构成,形成为矩形闭截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设备50与前侧框架2的车宽方向内侧侧面相邻配置。在该前侧框架2的前端部,以夹着后述的车辆设备支承部件5的前侧框架安装部5a的状态设置有固定后述的冲击吸收体4的后端部4B的冲击吸收体安装部2a。在此,对车辆设备支承部件5进行说明。车辆设备支承部件5具有支承散热器(省略图示)等车辆设备的主体部(省略图示)、和从主体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向相反的方向延设的延设部5A。在延设部5A设置有安装于前侧框架2的前侧框架安装部5a、和配置于前侧框架安装部5a的车宽方向外侧且安装于后述的角板支承部件20的角板支承部件安装部5b。接着,对缓冲梁3进行说明。缓冲梁3通过钢板制的部件呈矩形闭截面状形成,在由树脂制等部件构成的保险杠(省略图示)的车辆后方侧沿着车宽方向延设。缓冲梁3以与车宽方向两端部3A、3A相比,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包括:左右一对侧框架,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缓冲梁,其配置于所述侧框架的车辆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负荷传递部件,其与所述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连接,朝向所述缓冲梁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延伸,其中所述负荷传递部件在其车辆后方侧的侧面具有成为弯折起点的易变形部,所述易变形部设置于从所述负荷传递部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顶端位置离开所述侧框架的俯视时的宽度以上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9 JP 2018-0633921.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包括:左右一对侧框架,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缓冲梁,其配置于所述侧框架的车辆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负荷传递部件,其与所述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连接,朝向所述缓冲梁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延伸,其中所述负荷传递部件在其车辆后方侧的侧面具有成为弯折起点的易变形部,所述易变形部设置于从所述负荷传递部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顶端位置离开所述侧框架的俯视时的宽度以上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其中,在所述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芳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巴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