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梁总成、车身总成和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结构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撞梁总成以及具有该类防撞梁总成的汽车。
技术介绍
一般车身具有防撞梁总成,如前防撞梁总成和后防撞梁总成,以在碰撞时起到防护作用。市售车辆主要采用钢材制成的防撞梁总成,钢材制成的防撞梁总成重量较大且碰撞吸能效率较低。出于轻量化考虑,尤其在电动车领域,逐步采用铝合金材料来代替钢材来制造防撞梁总成。一些铝合金防撞梁总成的结构较为复杂,组装困难,另一些铝合金防撞梁总成则空间利用效率不高,不利于在碰撞中吸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一些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简化防撞梁总成结构和组装工序;一些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降低前防撞梁总成重量与成本;一些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减小防撞梁总成的体积,释放更大的可用空间;一些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优化防撞梁总成结构,使得在发生碰撞时使车辆具有尽可能大的减速度,以便快速触发安全气囊等车上安全设施。提供了一种防撞梁总成,所述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主体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主体和两侧纵梁之间的第一吸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梁总成,所述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主体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主体和两侧纵梁之间的第一吸能盒和第二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盒和所述第二吸能盒前端具有与所述防撞梁主体形状匹配的槽口,所述防撞梁主体嵌入所述第一吸能盒和所述第二吸能盒前端的槽口中,并通过沿所述槽口焊接来连接至所述第一吸能盒和所述第二吸能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梁总成,所述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主体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主体和两侧纵梁之间的第一吸能盒和第二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盒和所述第二吸能盒前端具有与所述防撞梁主体形状匹配的槽口,所述防撞梁主体嵌入所述第一吸能盒和所述第二吸能盒前端的槽口中,并通过沿所述槽口焊接来连接至所述第一吸能盒和所述第二吸能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与所述第一吸能盒和所述第二吸能盒仅通过沿所述槽口焊接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为铝合金挤出件,所述防撞梁主体具有沿左右定向的敞开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具有一个或多个中部肋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截面成“日”字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盒和所述第二吸能盒为铝合金挤出件,所述第一吸能盒和所述第二吸能盒具有沿前后定向的敞开的两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撞梁总成,其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