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浚行专利>正文

基于诱导生产构象异构体抗原识别抗体的鞭毛蛋白疫苗辅助剂的疫苗的制备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77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构象异构体抗原识别抗体诱导用神经退行性疾病疫苗组合物及感染性病毒疫苗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疫苗组合物诱导生成构象异构体抗原识别抗体。这种构象异构体抗原识别抗体对抗原具有高特异性,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于疾病的改善、预防或治疗。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lagellin vaccine adjuvant based on induction of conformational isomer antigen recognition anti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基于诱导生产构象异构体抗原识别抗体的鞭毛蛋白疫苗辅助剂的疫苗的制备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诱导生产构象异构体抗原识别抗体的鞭毛蛋白疫苗辅助剂的疫苗的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抗体是指与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引起抗原-抗体反应免疫反应的物质。在免疫体系中包括病毒等外部抗原识别癌症和其他自身来源的内部抗原,并进行特异性结合来同时起到中和或者调理素吞噬作用的免疫球蛋白被称为免疫抗体,通常所谓的抗体是指特异性地识别特定抗原并结合的免疫抗体。抗体由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并消化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并传递至T淋巴瘤细胞来开始其形成。在通过最初感染选择用于识别相应的抗原的特定分馏的B细胞克隆以及扩大后,该细胞分化成原生质细胞(plasmacell)而形成抗体。众所皆知,在免疫反应的特性上,与最初感染时期相比,再次感染时抗体形成的速度及量爆发性地高,当前,这是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等或免疫治疗特定种类的癌症(高表达癌症抗原的种类的癌症)的疫苗接种的理论基础。当前,通过抗原-抗体识别的抗原的去除机制如下公知。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促进基于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的调理素吞噬作用。此外,公知基于自然杀伤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antigen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在病毒及细胞内感染病原菌病原菌的感染或在标记特定抗原的肿瘤的去除等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由抗原-抗体结合诱导的补体替代激活途径(alternativecomplementactivationpathway)是针对病原菌的感染等人体的免疫系对应的强势的对应法之一。在发现抗体存在后,努力在包括传染性疾病的肿瘤等各种疾病组的中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是因为公知抗原-抗体反应为在当前为止公知的生物体内外的各种生物学结合反应中具有非常高的(~10-12mol/L)特异性(specificity),并且期待利用其可开发进一步安全且具有高治疗效果的治疗法。到1990年代后半,随着开发利用单克隆抗体的肿瘤治疗技术,2006年以来,到当前为止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许可市场上销售的前10药物中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培养药物占80%以上。尤其,作为如癌症等新生物疾病的新治疗法以抗体治疗为首的免疫治疗法受到瞩目,2014年许可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单克隆抗体的市场上销售后,成为在癌症治疗领域中最受瞩目的领域。为了如上所述的基于抗体的免疫治疗的成功,适当的抗原的选定及最优化的抗体制备为必须要件。即,在特定疾病中不仅需要发掘具有选择性及特异性的靶抗原,而且对其特异性地进行识别并结合的抗体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可称为左右基于抗体的免疫治疗的成败的最重要的步骤。当前为止,在免疫学上按抗体可识别并结合的抗原的特性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为“线性表位识别抗体”,识别在抗原递呈细胞中消化而解吸的寡核苷酸(8-12个氨基酸)的序列并结合,第二种为“结构识别抗体或者构象异构体识别抗体(conformerrecognizingantibody)”,识别抗原具有的固有的三维结构并结合。当诱导对特定抗原的抗体的生成时,大部分(~90%)的抗体生成作为属于第一种抗体分类的“线性表位识别抗体”。但是,众所周知,与可识别抗原的序列并结合的序列识别抗体相比,识别抗原的结构本身的抗体,即,针对于抗原在构象异构体识别抗体的情况下,不仅具有高特异性,而且对于呈现特定结构特性的抗原可具有结合力,因此具有可更高地诱导伴随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学机制的优点。当前,虽然开发了多种与传染性疾病相关的预防疫苗,但是目前为止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的多种传染性疾病和癌症等的新生物疾病、基于tau病症的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朊病毒相关疾病等的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预防及治疗疫苗尚处于遥远的状态。在已经开发疫苗的流感的情况下,由于作为诱发病原菌的流感病毒的特有的频繁抗原,不仅每年都需要接种疫苗,而且在相应年度的预测流行株和实际流行株不同的情况下,存在毫无呈现预防效果的大缺点。这表示在利当前的疫苗开发技术诱导的抗体生产中存在大障碍。即,因大部分的由利用通过当前的技术生产的人工抗原的疫苗接种诱导的抗体为“线性表位识别抗体”的原因,在相应的表位的变形严重或必须需要与由不是独立抗原的抗原的聚合物形成的结构抗原的构象异构体识别的情况下,无法利用当前的技术解决。在前面所涉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的情况下,视为广范中和抗体(broadlyneutralizingantibody)的诱导为成功的疫苗疗法的必须要件。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疫苗的成功也最终在于是否诱导与包膜糖蛋白三聚体(envelopeglycoproteintrimer)相关的结构识别抗体。而且,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也必须进行与表面抗体相关的构象异构体识别,以一次接种可预防流感A病毒特有的抗原漂移(antigenicdrift)的普遍的流感疫苗也对相对地变异少的茎部(stalk),而不是变异多样且频繁的血凝素(hemeagglutinin;HA)的头部结构的构象异构体识别是必须的。还为了对包括传染性疾病的新生物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内源性疾病成功地进行治疗,有效的诱导构象异构体识别抗体是非常重要的。众所皆知,尤其,在由内原性蛋白的浓度病变诱发的tau病症性阿尔茨海默病的情况下,正常存在的tau单体在保持神经细胞轴索的强健性中是必须的,但是由一些刺激等诱发过磷酸化的情况下,相互聚合而形成的双股螺旋纤维(PHF,pairedhelicalfilament)形态的tau聚合体诱发tau病症,并且导致周围的其他神经细胞的病变性损伤。这是不仅在发生在公知的由包括tau病症的α-突触核蛋白的病变性过磷酸化及聚合引起的帕金森病中,已知由于病理性过磷酸化及聚合α-突触核蛋白而发生,而且还发生在各种神经退行性及神经系统疾病中,如基于朊病毒的克-雅(Creutzfeldt-Jakob)病等。因此,为了谋求如上所述的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成功且安全的免疫治疗,可称为仅选择性地识别病变形态的内原性蛋白聚合体并结合,但是不与正常形态的单体相结合的构象异构体识别抗体的诱导是非常必要的。本说明书全文中,参照了多篇论文及专利文献,并表示了其引用。所引用的论文及专利文献的公开内容全部插入于本说明书作为参照,从而更加明确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的
的水平及本专利技术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努力制备基于诱导生产构象异构体(conformer)抗原识别抗体的鞭毛蛋白的疫苗组合物。其结果,Tau蛋白疾病的介入部位,即,通过制备作为诱发过磷酸化的部位的重复结构域(repeateddomain)及作为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的鞭毛构成因子的FlaB蛋白的重组蛋白,来抑制作为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内原性蛋白的tau(τ)蛋白的过磷酸化及聚合,从而制备可改善、预防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疫苗组合物,并且通过制备作为诺如病毒(norovirus)的膜蛋白的P结构域(Pdoma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象异构体抗原识别抗体诱导用神经退行性疾病疫苗组合物,其包含重组蛋白作为有效成分,所述重组蛋白包含:(a)Tau蛋白的重复结构域;以及(b)来源于创伤弧菌的FlaB蛋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21 KR 10-2016-00774141.一种构象异构体抗原识别抗体诱导用神经退行性疾病疫苗组合物,其包含重组蛋白作为有效成分,所述重组蛋白包含:(a)Tau蛋白的重复结构域;以及(b)来源于创伤弧菌的FlaB蛋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重复结构域由SEQIDNO:3的氨基酸序列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重复结构域由密码子优化的SEQIDNO:5的核苷酸序列编码,从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FlaB蛋白由SEQIDNO:2的氨基酸序列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为粘膜给药、皮下、皮内、经皮或肌肉内接种用组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诱导生成对Tau蛋白聚合体具有特异性的抗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抗体抑制Tau蛋白的聚合。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抗体促进调理素吞噬作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为选自阿尔茨海默病、tau病症、痴呆、亨廷顿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记忆力下降、重症肌无力症以及朊病毒相关疾病中的疾病。10.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其包括将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给药到客体的步骤。11.一种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必要的信息的方法,其包括通过将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浚行李施恩郑旷埈朴相哲谭文芝
申请(专利权)人:李浚行李施恩郑旷埈朴相哲谭文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