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70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缸体(8)、活塞杆(9)、防尘罩(7)、缓冲块(5)、弹簧(6)、壳体(3)和外联接套(1),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缸体内,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外联接套相连接,所述壳体、缓冲块和防尘罩依次连接,且套装在所述活塞杆的杆体上,所述防尘罩的自由端延伸并套装在所述缸体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缸体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其中,所述减震器还包括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为环状,且该环状的缓冲垫的内圈边缘与所述缓冲块连接,外圈边缘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之间。该减震器能够彻底防尘而且磨损较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尘减震器。
技术介绍
公告号为CN 2814010Y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防尘减震器,该 防尘减震器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外联 接套,外联接套上固接有螺栓。活塞杆的杆体上附有缓冲块,筒状的防尘罩 的一端连接在缓冲块上,形成整体式防压垫,另一端连接在缸体上。缓冲块 外设有壳体,壳体与外联接套之间连接有平面轴承,可以防止减震器磨损。 缸体的外壁上连接有压簧,压簧另一端连接在壳体上。使用时,将外联接套安装到机动车悬架上,缸体内注入压力油。当机动 车受到震动时,压簧压縮,使得活塞杆在缸体内作活塞运动,压力油反复地 从缸体的一个内腔通过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个内腔中,且由于缓冲块的作 用,减震器会消除震动。由于防尘罩与缓冲块整体制作成整体式防压垫,可 以防止灰尘进入减震器的缸体内。但是也可以看出,在以上防尘减震器中,虽然缓冲块和防尘罩连接为一 体,但是并没有起到彻底防尘的作用,缓冲块与壳体之间可能存在缝隙,灰 尘等异物可能会通过该缝隙而进入该减震器中。而且,所述压簧与外壳直接 接触,该接触为刚性接触,从而会在工作过程中对减震器造成冲击,从而减 震器的磨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防尘减震器不能彻底防尘且磨损较大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彻底防尘而且磨损较小的减震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减震器包括缸体、活塞杆、防尘罩、 缓冲块、弹簧、壳体和外联接套,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缸体内,所述 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外联接套相连接,所述壳体、缓冲块和防尘罩依次连 接,且套装在所述活塞杆的杆体上,所述防尘罩的自由端延伸并套装在所述 缸体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缸体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 连接,其中,所述减震器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环状,且该环状的缓 冲垫的内圈边缘与所述缓冲块连接,外圈边缘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弹簧的 另一端之间。在该减震器中,由于壳体与缓冲块通过缓冲垫连接,因此可以防止灰尘 通过壳体与缓冲块之间的缝隙进入该减震器内,从而可以起到彻底的防尘作 用。而且由于弹簧与壳体之间通过该缓冲垫而形成柔性接触,因此能够减小 减震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磨损,延长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减震器的部分剖视图,示 出了该减震器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减震器包括缸体8、活 塞杆9、防尘罩7、缓冲块5、弹簧6、壳体3和外联接套1,所述活塞杆9 的一端插入所述缸体8内,所述活塞杆9的另一端与所述外联接套1相连接, 所述壳体3、缓冲块5和防尘罩7依次连接,且套装在所述活塞杆9的杆体 上,所述防尘罩7的自由端延伸并套装在所述缸体8上,所述弹簧6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缸体8上,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3连接,其中,所述 减震器还包括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4为环状,且该环状的缓冲垫4的内圈 边缘与所述缓冲块5连接,外圈边缘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 之间。所述缓冲垫4与所述缓冲块5之间的连接和所述缓冲垫4与所述壳体3 之间的连接能够起到防尘作用,该连接通常可以为密封连接。所述缓冲垫4 既可起到防尘作用,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由于壳体3与缓冲块5通过缓冲 垫4连接,因此不仅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减震器的缸体8内,还可以防止灰尘 通过缓冲块5与壳体3之间的缝隙而进入该减震器内,从而可以起到彻底的 防尘作用。而且由于弹簧6与壳体3之间通过该缓冲垫4而形成柔性接触, 因此能够减小减震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磨损,延长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所述缓冲垫4由缓冲材料制成,例如橡胶、塑料等,并根据需要设置缓 冲垫4的结构和形状,缓冲垫4与壳体3的相连接部分表面通常相互贴合, 以达到密封的效果,优选情况下,所述缓冲垫4还包覆住所述壳体3的外边 缘,从而可以防止该缓冲垫4从壳体3脱落。所述壳体3、缓冲块5和防尘罩7依次连接,并套装在活塞杆9的杆体 上,由于壳体3与弹簧6的端部连接,因此壳体3、缓冲块5和防尘罩7整 体地由弹簧6支撑。其中防尘罩7的圆周表面可以为可伸縮的褶皱状,且较 宽松地套在该杆体上。而缓冲块5与该杆体之间的间隙可以较小。在工作时, 防尘罩7可以沿活塞杆9的杆体的轴向伸縮,缓冲块5可以因与缸体8发生 柔性碰撞而压縮,并与活塞杆9发生相对移动(包括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 因而缓冲效果较好。所述防尘罩7的自由端延伸并套装在所述缸体8上,在工作时,防尘罩 7沿缸体8的轴向在缸体8外移动,而且,通常防尘罩7的该自由端与缸体 8的外周缘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以利于散热。如图1所示,所述防尘罩7可以密封连接到所述缓冲块5的下部外表面 上,所述环状缓冲垫4的内圈边缘可以密封连接到所述缓冲块5的上部外表 面上。所述防尘罩7与缓冲块5之间也可以为密封连接,以进一步提高该减震 器的防尘效果。以上防尘罩7、缓冲块5、缓冲垫4和壳体3之间的密封连 接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通过设置密封圈、密封胶等。 优选情况下,所述防尘罩7、缓冲块5和缓冲垫4形成为一体。从而可以确 保防尘罩7、缓冲块5和缓冲垫4之间的密封连接,而且它们形成为一体之 后,使得减震器的制造和安装更加方便。所述防尘罩7、缓冲块5和缓冲垫 4可以由本领域公知的各种缓冲材料形成,例如橡胶、塑料、在金属骨架上 硫化形成橡胶等。工作时,减震器的外联接套1与壳体3之间通常会发生相对转动,因此 优选地,所述减震器还包括轴承10,所述外联接套1与所述壳体3通过所述 轴承10相连接。从而外联接套1与壳体3之间的转动更加顺畅,使得所述 减震器的工作更加稳定。所述轴承10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轴承,优选 情况下,所述轴承为平面轴承,可以使得减震器的结构比较紧凑。更优选情 况下,所述轴承为具有防尘唇的平面轴承,从而可以进一步达到彻底防尘的 效果。所述外联接套1的结构为本领域所公知,通常包括第一盖板11、第二盖 板12和缓冲体13,所述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相互连接形成腔室,该 缓冲体13容纳在该腔室内。壳体3通过轴承10与外联接套1的第二盖板12 相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外联接套1上还可以设置有安装部14,以在使用 时连接到车辆上。使用时,通常将外联接套1通过其安装部14安装到车辆的车身上,将 缸体8安装到车辆的转向节上,并在缸体l内注入压力油。当车辆受到震动时,弹簧6压縮,使得活塞杆9在缸体8内作活塞运动,压力油反复地从缸 体8的一个内腔通过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个内腔中,孔隙壁与压力油间的磨 擦以及油液分子间的摩擦便形成了对车架震动的阻尼力,使车架、车身的震 动能量转化为热能,并被油液和壳体所吸收,然后散发到大气中,并且缓冲 块5与缸体8发生柔性碰撞,从而减震器会消除震动。并且根据震动情况, 壳体3、缓冲垫4、缓冲块5和防尘罩7可以相对于活塞杆9的杆体转动。 由于壳体3与外联接套1之间通过轴承10连接,因此可以减少因该相对转 动而引起的磨损。权利要求1. 一种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缸体(8)、活塞杆(9)、防尘罩(7)、缓冲块(5)、弹簧(6)、壳体(3)和外联接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缸体(8)、活塞杆(9)、防尘罩(7)、缓冲块(5)、弹簧(6)、壳体(3)和外联接套(1),所述活塞杆(9)的一端插入所述缸体(8)内,所述活塞杆(9)的另一端与所述外联接套(1)相连接,所述壳体(3)、缓冲块(5)和防尘罩(7)依次连接,且套装在所述活塞杆(9)的杆体上,所述防尘罩(7)的自由端延伸并套装在所述缸体(8)上,所述弹簧(6)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缸体(8)上,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还包括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4)为环状,且该环状的缓冲垫(4)的内圈边缘与所述缓冲块(5)连接,外圈边缘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丹凤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