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05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可以有效地防止摩擦材的局部脱落。该盘式制动器制动衬块,具有加强板(14)和固着于该加强板(14)上的摩擦材(16)。设置有从加强板(14)上的固着有摩擦材(16)的面突出的多个突起部(25),突起部(25),具有达至摩擦材(16)的摩擦面或者该摩擦面附近的高度,且固着于摩擦材(16)中。突起部(25)的母材,与摩擦材(16)的母材相同。突起部(25),通过机械连接结构固定于加强板(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的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 所示,在安装于基板的加强板等上固定有摩擦材。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 所披露的制动衬块中,在摩擦材安装于加强板上的状态下,对摩擦材进行 烧结,并将其用铆钉紧固在基板上。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披露的制动 衬块中,覆盖有粗糙底层的粗糙底层支撑体被焊接在基板上,摩擦材被冲 压在该粗糙底层支撑体上。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158673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表2004—522118号 上述专利文献所披露的制动衬块中,由于具备加强板或者粗糙底层支 撑体,因此,摩擦材本身不会从上述的加强板等上脱落。然而,作为摩擦和母材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因此,基于摩擦热等,上述物质和母材之间的 分界面会分离,沿着该分界面在摩擦材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产生裂紋。 此时,上迷制动衬块中,虽然加强板或者粗糙底层支撑体与摩擦材结合的 结合部非常牢固,却难以防止摩擦材的摩擦面侧的一部分的脱落。即,当 摩擦材在制动时承受剪切力,从而在该摩擦材上产生沿基板方向的裂紋时, 由于该裂紋会基于摩擦材的继续使用而随之发展,因此,基于裂紋的缘故, 有可能发生摩擦材局部分离从而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的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本专利技术的 一个技术方案中的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具有支撑部件和固着于该支撑部件上的摩擦材,其中,上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从固着有 上述摩擦材的面突出的多个突起部,上述突起部,具有达至上述摩擦材的 摩擦面或者该摩擦面附近的高度,且固着于上述摩擦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II - II线上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应用于上述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的突起部的图及其局部 放大图。图4是局部地表示上述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VI-VI线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就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图1以及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的一实施方式。图2是图i的n-n线上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10,也能适用于新干线等高速列车。本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IO具有,基板12、作为支撑部件的一个例子 的加强板14、固着于该加强板14的摩擦材16。基板12,用于固定加强板 14,呈向一方向延伸的细长平板状。基板12以及加强板14,是以铁为母材 的铁系材料的部件。基板1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加强板14的连接孔12a。连接孔12a, 在基板12的长度方向上,等间隔排列,并且它们排成两排,互相错开地配 置。加强板14,与各个连接孔12a分别对应设置。加强板14,具备,圆形 平板状的主体部20、和一体形成在该主体部20的背侧的面(摩擦材l6的 相反侧的面)上的连接部22。主体部20上,设置有在其厚度方向上予以贯穿的贯通孔203。该贯通孔20a,由带台阶的孔构成,该带台阶的孔,其背 侧的部位的直径比表侧的部位的直径更大,呈级差状。连接部22,插入基 板12的连接孔中,并且通过直径比插入在连接孔12a的部位大的头部, 来防止脱落。摩擦材16,分别独立设置在各个加强板14上,各个摩擦材16,固定 在加强板14的主体部20的表侧的面上。若采用这样的使摩擦材16对应每 一加强板14独立设置的结构,能够提高摩擦材16的散热特性。在本实施 方式中,通过对摩擦材16进行烧结,使摩擦材16固着于加强板14。摩擦材16,呈圆柱形,其的先端面(图2中为上端面)为摩擦面。该 摩擦面,压靠于制动盘(未图示),是相对于制动盘滑动的滑动面。摩擦材16,由铜合金,即,以铜为母材的铜系材料构成。该摩擦材16, 还包括分散有铁等金属化合物、石墨等的少量添加物的烧结金属,以便在 高温下也能够获得较高的摩擦系数。另外,摩擦材16,不只限于烧结金属, 也可以由在作为母材的合成树脂中分散有强化纤维等的材料构成。各个加强板14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图中为4个或5个)突起部25。 各个突起部25,包括,形成为棒状的棒状部25a、和在该纟奉状部25a的端部 处形成为凸缘状的头部25b (参照图3)。而且,突起部25,从加强板14的 背侧插入该加强板14的主体部20上的贯通孔20a中,突起部25的棒状部 25a从主体部20的表侧的面突出。突起部25的头部2513,收容于贯通孔20a 中的级差的背侧的大径部中,夹在加强板14的主体部20的表侧部位和基 ^反12之间,以防止fL落。突起部25,配置于摩擦材16中,并且沿着与摩擦面正交的方向延伸。 而且,该突起部25,其高度达至摩擦材16的摩擦面。换言之,从加强板 14突出的突起部25的突出量,与摩擦材16的厚度相同。由此,即使制动 时产生的剪切力,导致摩擦材16发生裂紋,由于有突起部25存在,裂紋 也不会进一步发展。如图3所示,突起部25的棒状部25a,其侧面上设置有凹凸。该凹凸, 加大了突起部25与摩擦材16的接触面积,防止摩擦材16向脱离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棒状部25a设定为螺杆来在棒状部25a上形成凹凸。 而且,加强寺反14的主体部20上的贯通孔20a,构成为螺孔,突起部25螺 合于贯通孔20a中。换言之,突起部25,通过机械连接结构固定于加强板14。突起部25与摩擦材16固着在一起。即,在将突起部25安装在加强板 M上之后,在该处烧结摩擦材16,因此,通过该烧结工序,摩擦材16和 突起部25固着在一起。而且,突起部25,由以铜为母材的铜系材料构成, 其与摩擦材16的材料相近。因此,在烧结摩擦材16时,摩擦材16和突起 部25易于融合。另外,制动时摩擦材16会磨损,此时,突起部25也同样 地磨损。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10中,摩擦材16在 制动时承受剪切力而可能会发生裂紋,但此情况下,裂紋向整个摩擦材16 发展的范围,也会受突起部25的限制。而且,即使所发生的裂紋发展到由 突起部25划分的中间部位,导致该部位的摩擦材16呈可分离为摩擦面侧 和加强板侧的状态,由于摩擦面侧的摩擦材16与突起部25固着在一起, 因而摩擦材16保持于突起部25。因此,能够防止摩擦材16的局部脱落或 者飞散。换言之,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裂紋发展至整个摩擦材16脱落或者 飞散的程度,而且还能够通过突起部25防止摩擦材16的部分脱落或者飞 散。尤其是应用于高速列车时,由于摩擦热形成高温,因此,确保摩擦材 16在高温区域下的摩擦系数非常重要,添加物的种类或量也基于此观点进 行选择。因此,有时会不得不利用在高溫区域下韧性并不足够的摩擦材16。 此时,本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10,由于突起部25的存在,因 而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裂紋发展至整个摩擦材16脱落或者飞散的程度,而 且还能够防止摩擦材16的部分脱落或者飞散。此外,即使基于重视摩擦系数而选择适于高速列车的摩擦材16,从而 造成与基于重视韧性而选择的摩擦材16时相比,摩擦材16的韧性不足够, 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式制动器用制动衬块,具有支撑部件和固着于该支撑部件上的摩擦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从固着有所述摩擦材的面突出的多个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具有达至所述摩擦材的摩擦面或者该摩擦面附近的高度,且固着于所述摩擦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诚横地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