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吡唑的中氮茚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32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名称为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中氮茚化合物在体内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制备成治疗肿瘤的药物,所述肿瘤为舌癌或骨肉瘤或食管癌或乳腺癌或结肠癌或肺癌或肝癌或前列腺瘤或肾癌或卵巢癌或子宫癌或胰腺癌或膀胱癌或黑色素瘤或喉癌或鼻咽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吡唑的中氮茚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制药
,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名称为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的380.4万增加了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其中男性发病前五位是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癌和食道癌,女性发病前五位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目前,针对肿瘤的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因其毒副作用较大,价格昂贵,对实体瘤效果较差,限制了部分药物的使用。因此,现有的抗肿瘤药物,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癌症患者的需要,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设计,仍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治疗癌症的化合物是一种含吡唑的中氮茚衍生物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其结构为:本专利技术通过体内对肿瘤模型进行例证。此处的动物包括但是不限于:小鼠,大鼠,驯养动物包括但是不限于猫,狗,以及其它一些动物,例如但是不限于牛,羊,猪,马,灵长类动物,例如但是不限于猴子和人。小鼠肿瘤模型的体内检测是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体内药物活性检测的模型,同时也可以为其它生物,例如但是不限于人提供参考。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体内生物活性测定实验实现的,但是不应被视作对此化合物的功能范围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吡唑的中氮茚衍生物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的药用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含治疗有效量的游离形式或药用盐形式的符合通式的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一种或多种药用载体物质和/或稀释剂。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吡唑的中氮茚衍生物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的药用组合物,包括制备成胶囊,片剂,口服液和注射液等。本专利技术涉及所述化合物对人肿瘤异体移位瘤治疗的应用:(1)多种人肿瘤细胞分别接种于SPF级BALB/c裸鼠右前肢腋部皮下(1x106个细胞/鼠),建立肿瘤模型,并观察记录荷瘤小鼠生长情况。(2)当肿瘤直径(直径=(长径+短径)/2)达到0.5cm时,将50mg/kg的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化合物采用腹腔注射对不同肿瘤模型进行治疗,每两日一次,小鼠连续给药14天。(3)治疗14天后,末次给药24h后,脱颈椎处死,剥离肿瘤,根据瘤重的变化来计算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化合物对肿瘤抑制率,评价肿瘤的治疗效果。肿瘤抑制率的公式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针对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研究开发出一种治疗肿瘤的新药,进一步拓宽了候选化疗药物的种类。与现有化疗药物相比,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体内实验检测该化合物对多种肿瘤均有抑制效果,而且毒副作用较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化合物的合成(1)化合物合成方案参考专利CN106632322公开的合成方法,具体合成方法如下:120mmol2-二甲基吡啶1和60mmol溴乙酸乙酯溶于200mL乙酸乙酯中,搅拌20小时。抽滤。将滤纸上固体用50mL乙酸乙酯洗涤后,室温干燥。产品2为白色粉末,收率为79%。(2)30mmol产品2,180mmol三乙胺,120mmol丙烯腈和120mmol三氧化铬在18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热到90℃,保持2小时。冷却后,反应混合物倒入500mL5%盐酸中,静置,抽滤,滤纸上固体晾干后,用石油醚(bp60-90℃)-乙酸乙酯(体积比4:1)柱层析,产品3为黄色粉末,收率为44%。(3)20mmol产品3与10mL乙醇,30mL80%水合肼混合后,回流8小时。冷却,抽滤,产品4为白色粉末,收率为80%。(4)10mmol产品4溶于20mL乙酸,随后将40mmol乙酰丙酮滴加入。搅拌2小时后,抽滤,滤纸上固体晾干后,用石油醚(bp60-90℃)-乙酸乙酯(体积比4:1)柱层析,终产物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为白色粉末,熔点184-185,收率为70%。通过核磁图谱,确认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合成成功。实施例2: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化合物抗人源肿瘤异体异位瘤活性研究(1)细胞类型: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人骨肉瘤MNNG/HOS细胞、人食管癌细胞株FC-109、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结肠癌Lovo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肾癌786-0细胞、人卵巢癌A2780细胞、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人胰腺癌细胞株PNAC-1,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细胞资源中心;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购于同济医院妇科肿瘤实验室;人黑色素瘤细胞株MV3,购于南京凯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喉癌细胞株Hep-2,购于上海歌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2)小鼠类型:6-8周SPF级BALB/c裸鼠,购买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3)各肿瘤细胞通过红细胞计数板计数活细胞,然后把各细胞调整为1×107/ml,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0.1ml/鼠),每天观察荷瘤小鼠生长情况,当肿瘤直径(直径=(长径+短径)/2)达到0.5cm时,荷瘤小鼠被随机分两组:荷瘤对照组,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治疗组(50mg/kg),每组10只。各给药组均采用瘤内注射给药,每两日一次,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橄榄油。小鼠连续给药14天,末次给药24h后,脱颈椎处死,剥离肿瘤,根据瘤重的变化来计算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的肿瘤抑制率,评价肿瘤的治疗效果。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化合物对各种肿瘤的抑制率如表1。由这些结果可知:在人源肿瘤异体异位瘤模型中,化合物仍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能应用于肿瘤及其他与肿瘤相关的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可制备成治疗肿瘤的药物。所述肿瘤为舌癌或骨肉瘤或食管癌或乳腺癌或结肠癌或肺癌或肝癌或前列腺瘤或肾癌或卵巢癌或子宫癌或胰腺癌或膀胱癌或黑色素瘤或喉癌或鼻咽癌。表1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化合物抗人源肿瘤异体异位瘤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学名称为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名称为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氮茚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宁付勇王文丽黄振倪钧钧石子玉马改玲朱帅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