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24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尾门和汽车尾门铰链总成,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包括第一铰链板和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汽车的车身上,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汽车尾门,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通过一转轴铰接于所述支架,且所述第一铰链板能相对所述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旋转,以对应使所述汽车尾门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汽车还包括关门助力机构,所述关门助力机构包括扭杆,所述扭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扭杆的第一端固定,所述扭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扭杆对关门过程起到助力作用,用户可轻松地完成关门过程,操作方便,并具有结构简单及成本低等优点。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下翻式汽车尾门有塑料尾门以及由钣金主体和塑料饰板组合而成的尾门。其中,塑料尾门一般无关门助力机构,如果塑料尾门尺寸小且重量在6.5kg以下时,塑料尾门关闭时需要用户施加的关闭力尚在接受范围内,但如果塑料尾门尺寸大且重量达到约19.5kg时,尾门关闭力可达到102N以上,需要施加较大的关闭力才可完成关门,关门操作不便,用户的使用体验度差。而由钣金主体和塑料饰板组合而成的尾门,重量较重,通常采用电动撑杆来开闭尾门,但是电动撑杆的结构复杂,成本昂贵,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汽车的汽车尾门关门操作不便及电动撑杆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尾门和汽车尾门铰链总成,所述汽车的车身后侧开设有开口,所述汽车尾门通过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铰接于所述汽车的车身,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包括第一铰链板和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汽车的车身上,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汽车尾门,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通过一转轴铰接于所述支架,且所述第一铰链板能相对所述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旋转,以对应使所述汽车尾门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汽车还包括关门助力机构,所述关门助力机构包括扭杆,所述扭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扭杆的第一端固定,所述扭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沿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间隔并对称布置,所述扭杆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支架连接,所述扭杆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扭杆包括杆本体和分别对应连接在杆本体两端的折弯部和挂钩部,所述折弯部形成于所述扭杆的第一端,所述挂钩部形成于所述扭杆的第二端。优选地,所述折弯部呈U型,所述折弯部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支架连接,所述折弯部的第二端通过一圆弧连接部与所述杆本体的第一端圆弧过渡连接;所述挂钩部呈L型,所述挂钩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杆本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挂钩部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扭杆的直径为5mm-6.5mm,所述圆弧连接部的半径不小于30mm。优选地,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形成有弯钩状延伸部,所述弯钩状延伸部的开口朝向所述转轴,所述弯钩状延伸部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两个安装耳,所述安装耳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转轴的转轴孔;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弯钩状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之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上并能相对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转动,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均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汽车的车身上。优选地,两个所述安装耳分别为第一安装耳和第二安装耳,所述第一安装耳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第一支臂对应所述第一安装耳设置,所述第二支臂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耳设置,所述第一支臂的安装部形成有翻边;所述折弯部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翻边连接,所述挂钩部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连接块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块呈U型,所述连接块上还设置有沿垂直于所述连接块的开口方向贯穿所述连接块的螺栓,挂钩部的第二端插入所述连接块内并钩设在所述螺栓上。优选地,所述扭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扭杆分别为第一扭杆和第二扭杆;两个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分别为第一汽车尾门铰链总成和第二汽车尾门铰链总成;所述第一扭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扭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扭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扭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扭杆为合金钢制件。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汽车尾门打开汽车车身后侧的开口,即在开门时,扭杆的第二端随着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的旋转而发生扭转,而扭杆的第一端固定,使得扭杆产生扭转变形而产生扭转回弹力。在汽车尾门关闭汽车车身后侧的开口,即在关门时,由于扭杆的扭转回弹力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沿反方向旋转,从而对关门过程起到助力作用,用户可轻松地完成关门过程,操作方便,并且,本技术关门助力机构仅使用扭杆就可对关门过程起到助力作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装配方便及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在汽车尾门关闭车身的开口时与关门助力机构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在汽车尾门打开车身的开口时与关门助力机构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关门助力机构的第一扭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关门助力机构的第二扭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的装配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装配后某一截面的截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第一铰链板相对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旋转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第一铰链板相对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旋转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的立体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打开车身的开口时的装配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关门助力机构及开门控速机构装配到汽车车身上的平面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关门助力机构及开门控速机构装配到汽车车身上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与关门助力机构在一视角的装配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与关门助力机构在另一视角的装配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汽车中汽车尾门铰链总成、关门助力机构及开门控速机构装配到汽车车身上的局部平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尾门和汽车尾门铰链总成,所述汽车的车身后侧开设有开口,所述汽车尾门通过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铰接于所述汽车的车身,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包括第一铰链板和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汽车的车身上,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汽车尾门,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通过一转轴铰接于所述支架,且所述第一铰链板能相对所述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旋转,以对应使所述汽车尾门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汽车还包括关门助力机构,所述关门助力机构包括扭杆,所述扭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扭杆的第一端固定,所述扭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尾门和汽车尾门铰链总成,所述汽车的车身后侧开设有开口,所述汽车尾门通过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铰接于所述汽车的车身,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包括第一铰链板和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汽车的车身上,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汽车尾门,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通过一转轴铰接于所述支架,且所述第一铰链板能相对所述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旋转,以对应使所述汽车尾门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汽车还包括关门助力机构,所述关门助力机构包括扭杆,所述扭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扭杆的第一端固定,所述扭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沿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间隔并对称布置,所述扭杆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支架连接,所述扭杆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包括杆本体和分别对应连接在杆本体两端的折弯部和挂钩部,所述折弯部形成于所述扭杆的第一端,所述挂钩部形成于所述扭杆的第二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呈U型,所述折弯部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支架连接,所述折弯部的第二端通过一圆弧连接部与所述杆本体的第一端圆弧过渡连接;所述挂钩部呈L型,所述挂钩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杆本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挂钩部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汽车尾门铰链总成的第一铰链板的第二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的直径为5mm-6.5mm,所述圆弧连接部的半径不小于30mm。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库才旗陈志耀刘晶谢新生闫晓玲黄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