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322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及汽车,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前消声器组件和后消声器组件,前消声器组件包括沿车身纵向布置的前消声器;后消声器组件包括沿车身横向布置的后消声器,后消声器位于前消声器的后方,且后消声器的进气口与前消声器的出气口连通。本申请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及汽车,采用前后布置前消声器和后消声器的组合布置形式,前消声器采用纵向布置,可以充分利用车身地板中的通道空间,后消声器采用横向布置,可以充分利用车身后部空间,在不额外占用车身的前提下,能够增大前消声器和后消声器的容积,提高消声量,进而降低或消除混合动力汽车低频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和汽车


技术介绍

1、目前,传统燃油汽车整车的驱动力由发动机提供,其排气噪声以中高频为主。混合动力汽车由发动机和电机提供驱动力,其排气噪声以中低配为主。相比传统燃油汽车而言,混合动力汽车的低频噪声问题尤其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和汽车,以解决混合动力汽车低频噪声突出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前消声器组件,所述前消声器组件包括沿车身纵向布置的前消声器;和后消声器组件,所述后消声器组件包括沿车身横向布置的后消声器,所述后消声器位于所述前消声器的后方,且所述后消声器的进气口与所述前消声器的出气口连通。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消声器与所述后消声器垂直,且所述前消声器朝向所述后消声器在横向方向的中间位置。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消声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后消声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前消声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消声器的进气口连通。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消声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消声器的第一位置的第一前挂钩、设置于所述前消声器的第二位置的第二前挂钩、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三位置的第三前挂钩,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及所述第三位置非共线;和/或,所述后消声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后消声器的第四位置的第一后挂钩、设置于所述后消声器的第五位置的第二后挂钩、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六位置的第三后挂钩,其中,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五位置及所述第六位置非共线。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分别位于所述前消声器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的连线构成三角形;和/或,所述第四位置和所述第五位置分别位于所述后消声器的横向两侧,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的连线构成三角形。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消声器包括:前消声壳,所述前消声壳具有第一前消声腔、第二前消声腔和第三前消声腔;前内管,所述前内管穿设于所述前消声壳中,所述前内管设置有多个调音孔和多个出气孔,所述调音孔位于所述第一前消声腔中,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第三前消声腔中,所述第三前消声腔中设置有消声棉,所述前内管的一端与所述前消声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前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消声器的出气口连通;和调音管,所述调音管穿设于前消声壳中,且所述调音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前消声腔连通,所述调音管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前消声腔连通。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消声器包括:后消声壳,所述后消声壳包括第一后消声腔、第二后消声腔和第三后消声腔;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穿设于所述后消声壳,且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后消声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后消声腔连通;变径管,所述变径管包括出气管和与所述出气管连通的支流管,所述支流管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出气管的截面积,所述出气管穿设于所述后消声壳中,且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后消声器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和所述支流管的进气端均与所述第三后消声腔连通,且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二后消声腔连通;阀门,所述阀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处,用于基于气流的大小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消声器包括后内管,所述后内管穿设于所述后消声壳中,且所述后内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后消声腔连通,所述后内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三后消声腔连通,所述第一后消声腔与所述第二后消声腔连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出气管之间设置有消声棉,所述套管位于所述第一后消声腔中。

11、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地板;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中,所述前消声器纵向设置于所述地板的前部,所述后消声器横向设置于所述地板的后部。

1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3、本申请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和汽车,采用前后布置前消声器和后消声器的组合布置形式,前消声器采用纵向布置,可以充分利用车身地板中的通道空间,后消声器采用横向布置,可以充分利用车身后部空间,在不额外占用车身的前提下,能够增大前消声器和后消声器的容积,提高消声量,进而降低或消除混合动力汽车低频噪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消声器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消声器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消声器包括后内管,所述后内管穿设于所述后消声壳中,且所述后内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后消声腔连通,所述后内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三后消声腔连通,所述第一后消声腔与所述第二后消声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消声器包括: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宗斌刘淑玉魏小宝祁建德庞士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