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10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包括尾门锁加强板和尾门铰链加强板,所述尾门锁加强板下端和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上端固定,所述尾门锁加强板和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均固定连接于尾门内板上,所述尾门内板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尾门锁孔,所述尾门锁加强板底部通过所述尾门锁孔凸出于所述尾门内板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降低冲压难度及成本;提高感知质量;提高适配性;降低尾门内板与尾门锁加强板之间上漆的难度。

A Reinforcement Plate Component for Automotive Rear Door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装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尾门锁加强板(如图1和2所示),基本是在尾门内板01上冲压出尾门锁过孔,尾门锁加强板02沿着尾门内板01的走势进行设计,受尾门内外板布置限制较大,同时限制了尾门锁的布置。现有的尾门锁加强板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一)尾门内板01、尾门锁加强板02的设计需受尾门锁的布置限制,同时尾门锁的结构也受尾门内板的限制,尾门锁布置方向、位置受限,导致后期出现尾门开关门力较大,尾门上锁困难等,客户感知较差;(二)当尾门造型为半包式时,尾门锁区域厚,尾门内板01无法冲压成型;(三)尾门锁区域影响造型设计;(四)尾门锁加强板02附近应力集中导致焊点开裂;(五)尾门锁区域上漆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其优点是降低冲压难度及成本;提高感知质量;提高适配性;降低尾门内板与尾门锁加强板之间上漆的难度。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包括尾门锁加强板和尾门铰链加强板,所述尾门锁加强板下端和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上端固定,所述尾门锁加强板和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均固定连接于尾门内板上,所述尾门内板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尾门锁孔,所述尾门锁加强板底部通过所述尾门锁孔凸出于所述尾门内板下部。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还可以是:所述尾门锁加强板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涂胶点,所述尾门锁加强板通过所述涂胶点与所述尾门内板粘接固定。所述尾门锁加强板上部内侧设置有尾门内饰安装点,所述述尾门锁加强板与尾门内饰通过所述尾门内饰安装点固定。所述尾门锁加强板上部内侧设置有尾门拉绳安装点,所述尾门锁加强板与尾门拉绳通过所述尾门拉绳安装点固定。所述尾门锁孔形状呈长椭球形,所述尾门锁加强板呈“U”形盒状。所述尾门锁加强板下端与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上端通过点焊固定连接,所述尾门锁加强板和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均与所述尾门内板通过所述点焊固定连接。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中部平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尾门铰链的尾门铰链总成安装点。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左端和右端边缘位置处均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左侧内部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孔。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包括尾门锁加强板和尾门铰链加强板,所述尾门锁加强板下端和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上端固定,所述尾门锁加强板和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均固定连接于尾门内板上,所述尾门内板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尾门锁孔,所述尾门锁加强板底部通过所述尾门锁孔凸出于所述尾门内板下部。这样,尾门锁加强板组件包括尾门锁加强板和尾门铰链加强板,其中尾门锁加强板与尾门铰链加强板固定连接,其连接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尾门锁加强板和尾门铰链加强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尾门内板上,其连接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尾门内板左侧开设有尾门锁孔,尾门内板右侧开设有尾门锁孔,其中两个尾门锁孔内均连接尾门锁加强板,尾门内板上左右各设有一个尾门锁加强板,适配了尾门锁的布置分布。通过在尾门内板上开设尾门锁孔,尾门锁加强板凸出尾门内板设置,解决了以往尾门锁加强板沿尾门内板趋势布置,尾门内板与尾门锁加强板之间间隙较小,上漆困难甚至无法上漆,有生锈等风险问题;尾门锁加强板与尾门锁孔进行搭接,使得尾门锁加强板适配造型变化提高,适配尾门锁布置,提高感知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尾门内板冲压难度,进而降低了冲压成本。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降低冲压难度及成本;提高感知质量;提高适配性;降低尾门内板与尾门锁加强板之间上漆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现有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图3本技术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安装示意图。图4本技术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剖面示意图。图6本技术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爆炸示意图。图7本技术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局部截面图。图号说明1、尾门锁加强板;11、涂胶点;12、尾门内饰安装点;13、尾门拉绳安装点;14、尾门铰链总成安装点;15、翻边;16、排气孔;17、定位孔;2、尾门铰链加强板;3、尾门内板;31、尾门锁孔;4、点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的图3至图7对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1组件,请参考图3至图7相关各图,包括尾门锁加强板1和尾门铰链加强板2,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下端和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2上端固定,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和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2均固定连接于尾门内板3上,所述尾门内板3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尾门锁孔31,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底部通过所述尾门锁孔31凸出于所述尾门内板3下部。这样,尾门锁加强板1组件包括尾门锁加强板1和尾门铰链加强板2,其中尾门锁加强板1与尾门铰链加强板2固定连接,其连接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尾门锁加强板1和尾门铰链加强板2分别固定连接于尾门内板3上,其连接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尾门内板3左侧开设有尾门锁孔31,尾门内板3右侧开设有尾门锁孔31,其中两个尾门锁孔31内均连接尾门锁加强板1,尾门内板3上左右各设有一个尾门锁加强板1,适配了尾门锁的布置分布。通过在尾门内板3上开设尾门锁孔31,尾门锁加强板1凸出尾门内板3设置,解决了以往尾门锁加强板1沿尾门内板3趋势布置,尾门内板3与尾门锁加强板1之间间隙较小,上漆困难甚至无法上漆,有生锈等风险问题;尾门锁加强板1与尾门锁孔31进行搭接,使得尾门锁加强板1适配造型变化提高,适配尾门锁布置,提高感知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尾门内板3冲压难度,进而降低了冲压成本。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1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降低冲压难度及成本;提高感知质量;提高适配性;降低尾门内板3与尾门锁加强板1之间上漆的难度。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1组件,请参考图3至图7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涂胶点11,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通过所述涂胶点11与所述尾门内板3粘接固定。这样,两个尾门锁加强板1底部均设置涂胶点11,涂胶点11为一个或者多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涂胶点11增加尾门锁加强板1与尾门内板3之间的强度,解决尾门锁加强板1附近应力集中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1组件,请参考图3至图7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上部内侧设置有尾门内饰安装点12,所述述尾门锁加强板1与尾门内饰通过所述尾门内饰安装点12固定。这样,尾门内饰安装点12为尾门内饰提供了安装点,降低尾门内板3的冲压工艺,减少冲压难度。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1组件,请参考图3至图7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上部内侧设置有尾门拉绳安装点13,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与尾门拉绳通过所述尾门拉绳安装点13固定。这样,尾门拉绳安装点13为尾门拉绳提供了安装点,降低尾门内板3的冲压工艺,减少冲压难度。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1组件,请参考图3至图7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门锁加强板(1)和尾门铰链加强板(2),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下端和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2)上端固定,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和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2)均固定连接于尾门内板(3)上,所述尾门内板(3)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尾门锁孔(31),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底部通过所述尾门锁孔(31)凸出于所述尾门内板(3)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门锁加强板(1)和尾门铰链加强板(2),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下端和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2)上端固定,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和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2)均固定连接于尾门内板(3)上,所述尾门内板(3)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尾门锁孔(31),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底部通过所述尾门锁孔(31)凸出于所述尾门内板(3)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涂胶点(11),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通过所述涂胶点(11)与所述尾门内板(3)粘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上部内侧设置有尾门内饰安装点(12),所述述尾门锁加强板(1)与尾门内饰通过所述尾门内饰安装点(12)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锁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锁加强板(1)上部内侧设置有尾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耀刘晶马天战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