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轴和用于驱动轴的同步活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66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轴,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纵轴,所述驱动轴具有至少一个空心轴段和至少一个同步活节(1),同步活节(1)的外毂(3)与空心轴段(8)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轴,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纵轴,所述纵轴具有 至少一个空心轴段和至少一个同步(等速)活节(Gldchlaufgelenk),该 同步活节的外毂与空心轴段连接,并通过一盖相对于空心轴段密封。此夕卜,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在这种驱动轴中的同步活节。
技术介绍
由DE 102 09 993 Al已知一种上述类型的用于驱动轴的同步活节/万 向节。在这种构造为球笼式活节/对置滚道式活节(Gegenbahngelenk)的 活节中外毂由一接纳件包围,其中在支承件和外毂之间设置一密封片或盖, 该盖可以防止污物进入活节。例如在正面碰撞时在驱动轴上也作用有很大 的轴向力,同步活节可能由于该轴向力被破坏,使内毂可能进入与外毂相 连的空心轴内。这里,仅用于密封活节的盖不能形成值得一提的阻力,而 是在力较小时便已经与内毂一同被推入空心轴内。当前,在机动车中特别是根据可能的碰撞载荷来设计驱动轴,使得驱 动轴在例如由事故引起的大的轴向力时吸收能量并产生变形。这里,该变 形应该尽可能这样进行,即,使驱动轴不会进入车辆的内部空间,以减小 乘客受伤的危险。为此在DE 42 27 967 Al中推荐了一种驱动轴,该驱动 轴具有一个带有可确定地再现/重复的塑性的变形性能的区域。该区域设计 成,使设计成空心轴的驱动轴的(各)区段局部地相互折叠和相互进入。在驱动轴的这种也称为压溃管(Sttilprohr)的结构中,在超过确定的轴向 力时,有目的地使驱动轴在发生大量能量耗散的情况下发生变形。如果这种结构的驱动轴具有上述同步活节,在由于事故引起而出现的 大的轴向力时,可以首先在变形行程较小时出现力的迅速增加,直至同步 活节破坏。然后在空心轴撞上变速箱或差速器前,同步活节的内毂可以与 盖一起以较相同的小的力被推入空心轴内确定的行程。只有此时所述轴才 在受到大的力的情况下发生变形。由于变形力的这种迅速依次进行的增加、 下降和重新增加,会对车辆乘客作用交变的加速度,这种加速度可能引起 伤害,例如颈推综合症或者甚至更严重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在碰撞性能上进 一步优化的驱动轴以及同步活节。根据本专利技术,主要这样来实现所述目的,即在驱动轴中这样设计和布 置盖和空心轴段,即,使得同步活节的内毂特别是由于事故引起的作用在 其上的轴向力能够至少不能明显地进入空心轴段内。因此驱动轴和同步活 节变形所需要的力迅速增加,而不会因为基本上无(作用)力地使内毂向 空心轴内移入而下降。因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轴中,可以基本上直接在 同步活节破坏后(立即)进行驱动轴的确定的变形,从而在车辆乘客上作 用尽可能均匀的减速。这里,驱动轴的空心轴段优选地具有带有确定塑性变形性能的区域。 特别是驱动轴可以设计成一种压溃筒,在该压溃筒中,在变形期间实现大 的能量耗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通过一种同步活节来实现,其中所述盖限定一止 挡面,该止挡面限制特别是由事故引起的内毂相对于外毂的轴向移动。为 了使盖不会对在工作时所需要的内毂相对于外毂的最大偏转/弯曲 (Beugung)产生不利影响,在内毂和盖之间优选设置至少较小的间距。 由此使内毂相对于外毂的轴向移动被限制在例如小于25mm。但为了使车辆乘客经受尽可能均匀的减速,优选的是,在通过盖将内毂和外毂之间的最大移动限制在小于15mm,例如限制在约为10mm。为了在同步活节由于大的轴向力破坏后,引入符合目的的驱动轴的变 形,通过合适地选择其几何形状和/或其材料,盖必须能够承受由内毂传递 的至少50kN的轴向力。这个由盖承受的轴向力的大小取决于使驱动轴实 现符合目的的变形的力的大小。因此通常要求,盖承受超过100kN,优选 为超过150kN或约250kN的轴向力。为了限制内毂可相对于外毂移动的行程,所述盖优选具有一朝向内毂 的突起,该突起形成用于内毂的止挡面。盖可附加地或替代地设有凹槽、 筋、弯边(Aufkantung)等以进行加强。如果盖没有通过其形状和/或轮廓 已经^1计成可承受大的轴向力,所述盖也可以由高强度金属或例如由纤维 强化的塑料制成。为了以合适的方式将盖固定在外毂和/或驱动轴上,外毂可至少局部地 由特别是形成空心轴段的接纳件不可相对旋转地包围,其中盖保持在所述 接纳件中。当然盖也可以与外毂和/或驱动轴相焊接或以其它合适的方式连 接。为此支承件、外毂和/或驱动轴可以具有盖可贴靠在其上的凸台、凹口 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形式,内毂特别是一体地与 一套筒相连, 该套筒具有用于与变速箱或差速器的轴颈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的内齿部。 在这种结构中,内毂可以直接套在变速箱输出轴或差速器输入轴的轴颈上, 由此不仅可较方便地装配驱动轴,而且还可以使其最优地对中。另外,优选的是,例如与DE 102 09 933A1中所述的结构相类似,将 同步活节设计成球笼式活节,其中外毂中的保持架(K姐g)通过保持架对 中面引导。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驱动轴或同步活节不仅可用在机动车纵轴中,而且 也适合于例如半轴的安装。因为半轴中的活节在工作时所需要的最大偏转 大多明显超过对于驱动纵轴所需要的偏转,盖与活节部件一特别是内毂一 的距离选择为,使得可以产生足够大的活节偏转,例如对于纵轴约为10。,或者对于半轴约为20° 。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优点和应用可能性由对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说明 得到。其中所述的和/或图示的所有特征单独地或以任意的组合构成本专利技术 的内容,与其在权利要求中对其的总结或权利要求引用关系无关。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同步活节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唯一的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同步活节1的剖视图,同步活 节1具有内毂2、外毂3和接纳在保持架4内的、用来在内毂2和外毂3 之间传递扭矩的滚珠5。同步活节l设计成球笼式活节,从而内毂2和外毂3都分别具有交替 地沿周向分布设置的第 一 内滚道或第 一外滚道和第二内滚道或第二外滚 道。在附图中所示的第一内滚道2a第一外滚道3a共同构成滚il^t,在该 滚il^t内分别接纳 一滚珠5 。在外毂3的内表面上,在外滚道之间成对地形成彼此邻接的第一和第 二保持架对中面,这里在图中只能看到第一保持架对中面3b。第一保持架 对中面3b分别与第 一外滚道3a邻接,而第二保持架对中面与笫二外滚道 邻接。第一和第二保持架对中面分别从外毂相对的端部沿相反的方向无沉 割地延伸,并在此期间逐渐靠近外毂轴线。通过设计成这样的保持架对中 面使得可以在外毂3内引导保持架4。内毂2设计成套筒形构件,在其外表面上设有内滚道,其内表面局部 设有内齿部6 ,使内毂2例如可以套在变速箱输出轴或差速器输入轴上。在所示实施形式中,外毂3被接纳件7包围,该接纳件7与外毂3不 可相对旋转地连接。接纳件7在背向内毂2的一侧形成空心轴段8,它可 以一体地过渡到驱动轴中,或以合适的方式例如通过焊接与驱动轴连接。 在接纳件7和空心轴段8之间的过渡区内形成台阶形的凸台9,盖10装在凸台9内。这里,盖10相对于空心轴段8密封同步活节1。如附图所示,盖10设有向内毂2方向延伸的中央突起11,在盖10的 所述突起ll与内毂2之间留有间隙12,从而内毂2可相对于外毂3摆动, 而内毂2不致撞到盖10上。但是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步活节,具有密封结构,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驱动轴,包括: 所述同步活节(1)的具有外滚道(3a)的外毂(3)、具有内滚道(2a)的内毂(2)、成对地分别由一外滚道(3a)和一内滚道(2a)引导的传递扭矩的滚珠(5)和带有保持架窗口的保持架(4),所述滚珠(5)接纳在所述保持架窗口中并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与内毂(2)牢固连接并与所述内毂同心布置的套筒; 带有接纳件(7)的密封结构,该接纳件(7)与外毂(3)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其中所述密封结构具有密封膜片,该密封膜片以外卷边(Bund)与外毂(3)牢固连接并以内卷边与所述套筒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结构还具有用于将所述内卷边固定在所述套筒上的固定环(Sicherungsring); 其中所述套筒具有环绕的环形槽,密封膜片以形成的内环形凸起接合在该环形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迪塞尔
申请(专利权)人:轴成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