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立体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40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包括支座、轮状转架、若干个用于停放车辆的车位箱、驱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轮状转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支座上,若干个所述车位箱轴设在轮状转架上并呈圆周分布,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支座上并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车位箱内设置有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车位箱转动设置在轮状转架上并呈圆周分布,通过感应单元和控制器配合,利用驱动装置带动轮状转架转动,使轮状转架上的车位箱能依次转至轮状转架的底部的支座位置,方便车辆驶入车位箱内停放,可实现立体式停车,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且感应单元和控制器的配合使用,使整个停车库智能化操作。

Intelligent three-dimensional parking ga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立体停车库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属于停车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大、中、小城市相继出现了停车难的问题。机械立体停车场库是伴随着停车难问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被称为是解决人口、建筑密集区、公共服务区停车难问题的优选手段。现有的智能立体停车库虽然能解决停车问题,但其结构相对复杂,停取车时间较长,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本技术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包括支座、轮状转架、若干个用于停放车辆的车位箱、驱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轮状转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支座上,若干个所述车位箱轴设在轮状转架上并呈圆周分布,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支座上并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车位箱内设置有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是,所述车位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第二转轴轴设在轮状转架上,所述箱体的右端设有开口。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筒状的连接部,所述第二转轴依次穿过两个所述连接部固定在轮状转架上。优选的是,所述智能立体停车库还包括车辆限位块,所述箱体内横向平行设置有两个导杆,所述车辆限位块的两端滑动套设在两个所述导杆上。优选的是,所述智能立体停车库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固定在箱体内,其移动端与车辆限位块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车位箱转动设置在轮状转架上并呈圆周分布,通过感应单元和控制器配合,利用驱动装置带动轮状转架转动,使轮状转架上的车位箱能依次转至轮状转架的底部的支座位置,方便车辆驶入车位箱内停放,可实现立体式停车,能有效地节约占地面积,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同时,感应单元和控制器的配合使用,使整个停车库智能化操作,方便快捷。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车位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的控制框图;其中,1-支座、2-轮状转架、3-车位箱、4-驱动装置、5-控制器、6-第一转轴、7-感应单元、31-箱体、32-连接座、33-第二转轴、34-连接部、35-车辆限位块、36-导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立体停车库包括支座1、轮状转架2、若干个用于停放车辆的车位箱3、驱动装置4和控制器5,所述轮状转架2通过第一转轴6转动设置在支座1上,若干个所述车位箱3轴设在轮状转架2上并呈圆周分布,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支座1上并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车位箱3内设置有感应单元7,所述感应单元7和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与控制器5电连接。其中,驱动装置采用电机和其他动力装置,用以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使轮状转架2转动;感应单元7可以为红外感应器或其他感应单元,用于感应车辆停放位置和人员位置;控制器5采用常用控制器,用于接收感应单元7的信息来驱动驱动装置4,使轮状转架2转动,同时也可以根据用户操作,控制驱动装置4转动,使轮状转架2转动。该智能立体停车库工作时,驾驶员将车辆驶上车位箱停好后,人员随之离开,感应单元7感应车辆的位置信息和人员的位置信息后将信息传送至控制器5,控制器5经分析后控制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驱动轮状转架2转动,使载有车辆的车位箱3离开支座1,下一个空的车位箱3停放在支座1的相应位置,以便后来的车辆停放;当用户需要取车时,根据设置在支座1上并与控制器5连接的操作单元,选取其车辆所在车位箱3,经身份信息确认后,控制器5控制驱动装置4,使轮状转架2上对应的车位箱3转动支座1上,方便用户取走车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位箱3包括箱体31,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连接座32,所述连接座32通过第二转轴33轴设在轮状转架2上,所述箱体31的右端设有开口,所述连接座32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筒状的连接部34,所述第二转轴33依次穿过两个所述连接部34固定在轮状转架2上,利用第二转轴33将整个箱体31转轴设置在轮状转架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立体停车库还包括车辆限位块35,所述箱体内横向平行设置有两个导杆36,所述车辆限位块35的两端滑动套设在两个所述导杆36上,所述智能立体停车库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固定在箱体31内,其移动端与车辆限位块35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可以是电机驱动丝杆带动滑动移动的结构,也可以是电机结合带轮和滑动的结构,或其他结构,这此都是常用结构,不再描述,只要能实现带动车辆限位块35滑动即可。当人员离开箱体31后,移动机构带动车辆限位块滑至车辆,对车辆进行固定,能有效地防止车辆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位移。以上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技术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轮状转架、若干个用于停放车辆的车位箱、驱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轮状转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支座上,若干个所述车位箱轴设在轮状转架上并呈圆周分布,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支座上并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车位箱内设置有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轮状转架、若干个用于停放车辆的车位箱、驱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轮状转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支座上,若干个所述车位箱轴设在轮状转架上并呈圆周分布,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支座上并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车位箱内设置有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第二转轴轴设在轮状转架上,所述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耀温伟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三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