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374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库领域,尤其是一种立体车库。包括机架、转动机构、抬升机构和车厢,所述机架固定在抬升机构上,沿机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数个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车厢设置在转动机构内,且与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轮,两转动轮之间通过中心转轴连接,两转动轮分别固定在中心转轴的两端,沿转动轮的外圆周面均匀间隔设置四个弧形凹槽,弧形凹面上均设有孔Ⅱ,转动轮外缘的弧形凹槽内分别设有转动块,转动块内设有孔Ⅰ,孔Ⅰ与转动轮上的孔Ⅱ相贯通,滑动键设置在孔Ⅰ和孔Ⅱ内。实现车库内部按顺序排列,并达到定时取车的目的,相对现有的立体车库服务更加友好,同时也节省了在调换车辆时车库内部产生的能量消耗。

Stereo ga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是一种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在土地资源越来越昂贵的情况下,建造立体车库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上上之选,所以我们要解决现阶段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目前,已经制造完毕的立体车库大多处于试用阶段,其设计水平和相关的制度经济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对立体车库标准落后,项目实施难度大。随着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建造立体车库一定会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我国,立体车库没有被广泛应用,除了停车立法、收费政策、城市规划等政策上的问题以外,停车设备的设计本身存在缺限,设计制造成本过高,自动化技术水平低下也是主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立体车库,实现车库内部按顺序排列,并达到定时取车的目的,相对现有的立体车库服务更加友好,同时也节省了在调换车辆时车库内部产生的能量消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车库,包括机架,其中,还包括转动机构、抬升机构和车厢,所述机架固定在抬升机构上,沿机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数个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车厢设置在转动机构内,且与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轮,两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车库,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机构(3)、抬升机构(4)和车厢(2),所述机架(1)固定在抬升机构(4)上,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数个转动机构(3),转动机构(3)设置在机架(1)上,车厢(2)设置在转动机构(3)内,且与转动机构(3)连接;所述转动机构(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轮(302),两转动轮之间通过中心转轴连接,两转动轮分别固定在中心转轴的两端,中心转轴转动时带动两转动轮转动,沿转动轮(302)的外圆周面均匀间隔设置四个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使转动轮(302)的侧边形成弧形凹面(306),弧形凹面(306)上均设有孔Ⅱ(307),转动轮(302)外缘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机构(3)、抬升机构(4)和车厢(2),所述机架(1)固定在抬升机构(4)上,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数个转动机构(3),转动机构(3)设置在机架(1)上,车厢(2)设置在转动机构(3)内,且与转动机构(3)连接;所述转动机构(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轮(302),两转动轮之间通过中心转轴连接,两转动轮分别固定在中心转轴的两端,中心转轴转动时带动两转动轮转动,沿转动轮(302)的外圆周面均匀间隔设置四个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使转动轮(302)的侧边形成弧形凹面(306),弧形凹面(306)上均设有孔Ⅱ(307),转动轮(302)外缘的弧形凹槽内分别设有转动块(301),转动块(30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弧形凸面,转动块(301)的内表面与弧形凹面(306)的形状相对应,转动块(301)内设有孔Ⅰ(303),孔Ⅰ(303)与转动轮上的孔Ⅱ(307)相贯通,滑动键设置在孔Ⅰ(303)和孔Ⅱ(307)内,实现了转动块(301)和转动轮(302)的连接,所述滑动键包括中间连接轴(308)和固定于中间连接轴(308)两端的凸块(309),凸块分别设置在转动块(301)和转动轮(302)内,两转动轮(302)上对应的两转动块之间设有车厢(2),车厢(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转动轮(302)连接,转动块(301)的内侧面固定有车厢连接件(304),转动块(301)通过车厢连接件与车厢(2)连接;相邻上下两转动机构(3)之间共用一个车厢,每个转动机构(3)均设有三个转动块(301)和车厢(2),转动轮的三个弧形凹槽内设有转动板,另外一个弧形凹槽内没有设置转动板和车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4)包括底座(405)、行驶轨道(406)、抬升板(402)和抬升装置,底座(405)固定在地面上,在底座(405)上对称设置两行驶轨道(406),两行驶轨道(406)之间存在间隙,抬升板(402)位于两行驶轨道(406)之间的间隙的正上方,抬升板(402)通过其四端的导向柱(407)分别与行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方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