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旦专利>正文

用于轴承内圈或外圈的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750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轴承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内圈或外圈的自动上料装置。用于轴承内圈或外圈的上料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旋转组件,旋转组件设置在固定组件上方,由动力装置驱动旋转;旋转组件包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连接轴连接,顶板的周向均布有若干槽孔,并在与槽孔相对应位置的底板上设有与槽孔相同数目的通孔,槽孔与通孔之间设有设置有储料杆,储料杆的上端设置在槽孔内,下端延伸进入通孔,并与通孔之间设有下料空隙;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至少设有一个可与通孔正对的出料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储料量大、可以减少磕碰伤、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合套和轴承的内圈、外圈的检测中自动上料。(*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轴承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内圈或外圈 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轴承生产行业中,都是在整台设备上进行自动化生产。现有的轴承合 套和轴承的内圈、外圈的检测中都要涉及到轴承内圈和外圈的自动上料装置, 而现在的轴承内圈和外圈上料装置结构比较多,但是普遍存在的缺陷是1、储 料量不大,2、自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应用于自动化 轴承生产线屮用于轴承内圈和外圈的上料装置。该上料装置具有储料量大、自 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轴承内圈或外圈的上料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旋转组件,旋转组件设 置在固定组件上方,由动力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的旋转组件包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连接轴连接,顶板的周向均布有若干槽孔,并在与槽孔相对 应位置的底板上设有与槽孔相同数目的通孔,槽孔与通孔之间设有设置有储料 杆,储料杆的上端设置在槽孔内,下端延伸进入通孔,并与通孔之间设有下料空隙;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至少设有一个可与通孔正 对的出料孔。作为优选,上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气缸、拨杆和连杆,拨杆为"Z"形,其铰 接设置在固定板上,其一端为拨头,另一端与连杆相铰接,所述的连杆与气缸相连接;并底板的外周的周向均布有若干与拨头相匹配的拨槽,气缸推动拨头, 拨头推动拨槽使底板旋转。采用上述结构的动力装置推动底板旋转,具有效率 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当然,上述的动力装置也可以设置在顶板上,并在顶板 上设置与底板相同的结构。作为优选,上述的底板的外侧设有可嵌入拨槽定位底板的滚轮,所述的滚 轮被弹性压制在底板的外圆周。上述的滚轮起到定位旋转组件的作用,使通孔 与出料孔的位置对应。同样,滚轮也可以设置在顶板上,并被弹性压制在顶板 的外圆周,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作为优选,上述的在储料杆上套设有压块。压块给轴承内、外圈向下一个 力,使它们下滑。作为再优选,上述的压块下方设有可进入通孔的凸圈,其长 度等于通孔的长度;并在压块降落到通孔的位置设有传感器,传感器连接动力 装置的控制系统。压块不断下降,当压块的上端接触到通孔时,传感器感应到 目标,产生储料杆上料无的信号给控制系统,从而控制动力装置执行旋转,使 旋转组件旋转。作为优选,上述的底板上固定设有若干料圈,所述的通孔形成在料圈的内 圈上,在料圈的内圈上部设有倒角。通过上述的料圈使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下料 顺畅,同时可以减少内圈或外圈的磕碰伤。作为优选,上述的固定板上固定设有若干出料圈,所述的出料孔形成在出 料圈的内圈上,在出料圈的内圈上部设有倒角。通过上述的出料圈使轴承的内 圈或外圈下料顺畅,同时可以减少内圈或外圈的磕碰伤。作为优选,上述的槽孔、通孔与储料杆的数目分别为8 16个。作为优选,上述的槽孔径向向外延伸到顶板的外圈,并在槽孔上设置在阶 梯槽,所述的储料杆上端设有凸台,凸台设置在阶梯槽上。储料杆可以平行方 便地放置到槽孔内,储料杆的凸台陷于阶梯槽内,因此,对于转动时造成的微小振动不会使储料杆跳出来。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将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套设在储料 杆上,随着储料杆上的内圈或外圈下料,直至下料完全,旋转组件转动,更换 储料杆,可以继续下料。本技术具有储料量大、可以减少磕碰伤、自动化 程度高的特点,适用于轴承自动化生产线中轴承内圈、外圈合套和轴承的内圈、 外圈的检测中涉及到轴承内圈和外圈的自动上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底板和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但并不为 实例所限制。如图1所示的用于轴承内圈或外圈的上料装置,包括固定组件1和旋转组 件2,旋转组件2设置在固定组件1上方,它们之间留有间隙,旋转组件2可以 由动力装置7驱动在固定组件1上方旋转。如图1所示,旋转组件2包顶板11 和底板12,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设有4根连接轴13螺纹连接组成框架结构。如图3所示,在顶板ll的周向均布有12个槽孔14,槽孔14径向向外延伸 到顶板ll的外圈,并在槽孔14上设置在阶梯槽17。同时,如图2、图4所示, 在与槽孔14柑对应位置的底板12上设有与槽孔14相同数目的安装孔,安装孔 内固定设有料圈15,料圈15的内圈形成通孔18,在通孔18的上部设有倒角19。 如图l、图2所示,槽孔14与通孔18之间设有设置有储料杆3,储料杆3上端 设有凸台31,凸台31设置在阶梯槽17上,储料杆3下端延伸进入通孔18,并与通孔18之间设有下料空隙,下料空隙的大小视内圈或外圈的规格而定。如图2所示,固定组件1包括固定板21和固定架23,固定板21设置在固 定架23上。固定板21上设有一个可与通孔18正对的出料孔22,固定板21上 固定设有一个出料圈24,出料孔22形成在出料圈24的内圈上,并在在出料孔 22的上部设有倒角25。如图3所示,动力装置7包括气缸72、拨杆75和连杆71,拨杆75为"Z" 形,其通过铰接点74铰接设置在固定板21上,其一端为拨头73,另一端与连 杆71相铰接,所述的连杆71与气缸72相连接;并底板12的外周的周向均布 有12个与拨头73相匹配的拨槽16,气缸72推动拨头73,拨头73推动拨槽16 使底板12旋转。同时,在底板12的外侧设有可嵌入拨槽16定位底板12的滚 轮8,滚轮8安装在弹性片81上,由弹性片81作用滚轮8被弹性压制在底板 12的外圆周。如图2所示,在每根储料杆3上均套设有压块4,压块4下方设有凸圈41, 凸圈41可进入通孔18,凸圈41的长度等于通孔18的长度,正好可以将储料杆 3上的内圈或外圈完全顶出。同时,在压块4降落到通孔18的位置设有传感器 6,传感器6设置在固定块61上,固定块61设置在固定板21上,传感器6连 接动力装置7的控制系统。工作的时候,内圈或外圈套5设在储料杆3上,随着内圈或外圈5的不断 下料,压块4下降,当压块4的上端接触到通孔18时,传感器6感应到目标, 产生储料杆3上料无的信号给控制系统,从而控制动力装置7执行旋转,使旋 转组件2旋转,更换储料杆3。同时,滚轮8嵌入定位底板12的拨槽16内,通 孔18正对出料孔22,可以继续下料。权利要求1.用于轴承内圈或外圈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固定组件(2)和旋转组件(1),旋转组件(1)设置在固定组件(2)上方,由动力装置(7)驱动旋转;所述的旋转组件(1)包顶板(11)和底板(12),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设有连接轴(13)连接,顶板(11)的周向均布有若干槽孔(14),并在与槽孔(14)相对应位置的底板(12)上设有与槽孔(14)相同数目的通孔(18),槽孔(14)与通孔(18)之间设有设置有储料杆(3),储料杆(3)的上端设置在槽孔(14)内,下端延伸进入通孔(18),并与通孔(18)之间设有下料空隙;所述的固定组件(2)包括固定板(21),所述的固定板(21)上至少设有一个可与通孔(18)正对的出料孔(22)。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轴承内圈或外圈的上料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轴承内圈或外圈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固定组件(2)和旋转组件(1),旋转组件(1)设置在固定组件(2)上方,由动力装置(7)驱动旋转;所述的旋转组件(1)包顶板(11)和底板(12),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设有连接轴(13)连接,顶板(11)的周向均布有若干槽孔(14),并在与槽孔(14)相对应位置的底板(12)上设有与槽孔(14)相同数目的通孔(18),槽孔(14)与通孔(18)之间设有设置有储料杆(3),储料杆(3)的上端设置在槽孔(14)内,下端延伸进入通孔(18),并与通孔(18)之间设有下料空隙;所述的固定组件(2)包括固定板(21),所述的固定板(21)上至少设有一个可与通孔(18)正对的出料孔(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才李凤华高兴森林旦
申请(专利权)人:林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