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合套设备的送料机构,包括和横向及纵向移动的外圈送料板,所述的外圈送料板上设有面向轴承外圈来向的第一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外圈弧形取料口;还包括可横向及纵向移动的内圈送料板,所述的内圈送料板上设有面向轴承内圈来向的第一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内圈弧形取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较简单、运行简便,因此出错率较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合套设备的送料机构。
技术介绍
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是轴承的两个基本部件,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合套后在两者之间填充钢珠。现有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合套设备的送料机构结构较复杂,运行过程复杂,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合套设备的送料机构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运行简便的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合套设备的送料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合套设备的送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纵向的外圈输送滑轨,该外圈输送滑轨上滑设有可沿外圈输送滑轨纵向滑动的外圈输送滑块,所述的外圈输送滑块与用于驱动其滑动的外圈输送机构连接,所述外圈输送滑块上滑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外圈取料滑块,所述的外圈取料滑块与驱动其滑动的外圈取料机构连接;所述的外圈取料滑块上固设有一外圈送料板,所述的外圈送料板上设有面向轴承外圈来向的第一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外圈弧形取料口,所述的第一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外圈弧形取料口由前自后依次排列;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纵向的内圈输送滑轨,该内圈输送滑轨上滑设有可沿内圈输送滑轨纵向滑动的内圈输送滑块,所述的内圈输送滑块与用于驱动其滑动的内圈输送机构连接,所述内圈输送滑块上滑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内圈取料滑块,所述的内圈取料滑块与驱动其滑动的内圈取料机构连接;所述的内圈取料滑块上固设有一内圈送料板,所述的内圈送料板上设有面向轴承内圈来向的第一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内圈弧形取料口,所述的第一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内圈弧形取料口由前自后依次排列。进一步,所述的外圈输送机构为外圈输送气缸,所述外圈输送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外圈输送滑块连接;所述的内圈输送机构为内圈输送气缸,所述内圈输送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内圈输送滑块连接;所述的外圈取料机构为外圈取料气缸,所述外圈取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外圈取料滑块连接; 所述的内圈取料机构为内圈取料气缸,所述内圈取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内圈取料滑块连接。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方法为外圈取料机构动作,将外圈取料滑块向外滑动,使第一外圈弧形取料口扣住第一轴承外圈、第二外圈弧形取料口扣住第二轴承外圈、第三外圈弧形取料口扣住第三轴承外圈,然后外圈输送机构动作,将外圈输送滑块向后拉,从而带动外圈送料板向后拉,将三个轴承外圈依次输送至下一个工位。内圈取料机构动作,将内圈取料滑块向外滑动,使第一内圈弧形取料口扣住第一轴承内圈、第二内圈弧形取料口扣住第二轴承内圈、第三内圈弧形取料口扣住第三轴承内圈,然后内圈输送机构动作,将内圈输送滑块向后拉,从而带动内圈送料板向后拉,将三个轴承内圈依次输送至下一个工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较简单、运行简便,因此出错率较低。附图说明 图I是外圈输送滑块、外圈取料滑块、外圈送料板的侧视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I、图2,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合套设备的送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纵向的外圈输送滑轨,该外圈输送滑轨上滑设有可沿外圈输送滑轨纵向滑动的外圈输送滑块5,所述的外圈输送滑块5与用于驱动其滑动的外圈输送机构连接,所述外圈输送滑块5上滑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外圈取料滑块6,所述的外圈取料滑块6与驱动其滑动的外圈取料机构连接;本实施例中外圈输送机构为外圈输送气缸,所述外圈输送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外圈输送滑块连接;外圈取料机构为外圈取料气缸,所述外圈取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外圈取料滑块连接。当然外圈输送机构及外圈取料机构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形式,如采用油缸等。所述的外圈取料滑块6上固设有一外圈送料板7,所述的外圈送料板7上设有面向轴承外圈来向的第一外圈弧形取料口 8、第二外圈弧形取料口 9、第三外圈弧形取料口 10,所述的第一外圈弧形取料口 8、第二外圈弧形取料口 9、第三外圈弧形取料口 10由前自后依次排列;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纵向的内圈输送滑轨,该内圈输送滑轨上滑设有可沿内圈输送滑轨纵向滑动的内圈输送滑块,所述的内圈输送滑块与用于驱动其滑动的内圈输送机构连接,所述内圈输送滑块上滑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内圈取料滑块,所述的内圈取料滑块与驱动其滑动的内圈取料机构连接。本实施例中内圈输送机构为内圈输送气缸,所述内圈输送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内圈输送滑块连接;内圈取料机构为内圈取料气缸,所述内圈取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内圈取料滑块连接。当然内圈输送机构及内圈取料机构也可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如采用油缸等。 所述的内圈取料滑块上固设有一内圈送料板28,所述的内圈送料板28上设有面向轴承内圈来向的第一内圈弧形取料口 29、第二内圈弧形取料口 30、第三内圈弧形取料口31,所述的第一内圈弧形取料口 29、第二内圈弧形取料口 30、第三内圈弧形取料口 31由前自后依次排列。外圈取料机构动作,将外圈取料滑块向外滑动,使第一外圈弧形取料口 8扣住第一轴承外圈、第二外圈弧形取料口 9扣住第二轴承外圈、第三外圈弧形取料口 10扣住第三轴承外圈,然后外圈输送机构动作,将外圈输送滑块向后拉,从而带动外圈送料板7向后拉,将三个轴承外圈依次输送至下一个工位。内圈取料机构动作,将内圈取料滑块向外滑动,使第一内圈弧形取料口 29扣住第一轴承内圈、第二内圈弧形取料口 30扣住第二轴承内圈、第三内圈弧形取料口 31扣住第三轴承内圈,然后内圈输送机构动作,将内圈输送滑块向后拉,从而带动内圈送料板28向后拉,将三个轴承内圈依次输送至下一个工位。权利要求1.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合套设备的送料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纵向的外圈输送滑轨,该外圈输送滑轨上滑设有可沿外圈输送滑轨纵向滑动的外圈输送滑块,所述的外圈输送滑块与用于驱动其滑动的外圈输送机构连接,所述外圈输送滑块上滑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外圈取料滑块,所述的外圈取料滑块与驱动其滑动的外圈取料机构连接; 所述的外圈取料滑块上固设有一外圈送料板,所述的外圈送料板上设有面向轴承外圈来向的第一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外圈弧形取料口,所述的第一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外圈弧形取料口由前自后依次排列; 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纵向的内圈输送滑轨,该内圈输送滑轨上滑设有可沿内圈输送滑轨纵向滑动的内圈输送滑块,所述的内圈输送滑块与用于驱动其滑动的内圈输送机构连接,所述内圈输送滑块上滑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内圈取料滑块,所述的内圈取料滑块与驱动其滑动的内圈取料机构连接; 所述的内圈取料滑块上固设有一内圈送料板,所述的内圈送料板上设有面向轴承内圈来向的第一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内圈弧形取料口,所述的第一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内圈弧形取料口由前自后依次排列。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合套设备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输送机构为外圈输送气缸,所述外圈输送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外圈输送滑块连接; 所述的内圈输送机构为内圈输送气缸,所述内圈输送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内圈输送滑块连接; 所述的外圈取料机构为外圈取料气缸,所述外圈取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外圈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合套设备的送料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纵向的外圈输送滑轨,该外圈输送滑轨上滑设有可沿外圈输送滑轨纵向滑动的外圈输送滑块,所述的外圈输送滑块与用于驱动其滑动的外圈输送机构连接,所述外圈输送滑块上滑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外圈取料滑块,所述的外圈取料滑块与驱动其滑动的外圈取料机构连接;所述的外圈取料滑块上固设有一外圈送料板,所述的外圈送料板上设有面向轴承外圈来向的第一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外圈弧形取料口,所述的第一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外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外圈弧形取料口由前自后依次排列;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纵向的内圈输送滑轨,该内圈输送滑轨上滑设有可沿内圈输送滑轨纵向滑动的内圈输送滑块,所述的内圈输送滑块与用于驱动其滑动的内圈输送机构连接,所述内圈输送滑块上滑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内圈取料滑块,所述的内圈取料滑块与驱动其滑动的内圈取料机构连接;所述的内圈取料滑块上固设有一内圈送料板,所述的内圈送料板上设有面向轴承内圈来向的第一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内圈弧形取料口,所述的第一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二内圈弧形取料口、第三内圈弧形取料口由前自后依次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纪强,李四军,谢维,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