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电解槽吹氩装置及吹氩除渣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469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流水线电解槽吹氩装置及吹氩除渣方法,包括设置在电解槽上的氩气管道和至少一个吹气管,吹气管与氩气管道连通,吹气管的端头伸入电解槽内的两个电极之间;检测到电极的电流过载时,将吹气管与氩气管道连通,并将吹气管的端头伸入两个电解室的电极之间,缓慢将氩气经过吹气管通入电解室内直至液面熔体开始翻滚,同时不断调整吹气管的位置进行吹扫,吹氩结束后进行人工除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电解槽上设置氩气管道和吹气管,利用吹气管将氩气通入电解室内,通过吹扫使电解室内溶液翻滚,可以简单、快速的处理电解室内镁及氧化镁积渣造成的电机搭接短路问题,可有效防止电机头温度过高,降低电解槽漏槽或停槽的风险。

Argon Blowing Device in Pipeline Electrolyzer and Argon Blowing and Slag Remova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水线电解槽吹氩装置及吹氩除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化工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流水线电解槽吹氩装置及吹氩除渣方法。
技术介绍
镁电解流水线槽有两个电解室、一个集镁室,电解室分列两侧,中间为集镁室,电解室内石墨阳极从底部插入,钢阴极从陋墙侧面插入。电解槽运行时,电解质熔体中夹带镁和氧化镁的盐渣会沉积在电解室的槽底,因除渣工具无法将电解室电极根部积渣彻底清理,日积月累盐渣会附积在电极上,使得电极电流过载且电极根部温度偏高,容易造成电极搭接短路,增大电解槽漏槽的风险,影响电解槽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水线电解槽吹氩装置及吹氩除渣方法,能够预防电解室内积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流水线电解槽吹氩装置,包括电解槽,电解槽内设有分别设置有阳极和阴极的两个电解室,还包括设置在电解槽上的氩气管道和至少一个吹气管,所述吹气管与氩气管道连通,吹气管的端头伸入电解槽内的两个电极之间。进一步的是:所述氩气管道上连通有至少一个氩气支管,所述吹气管与氩气支管连通。进一步的是:所述吹气管由前管和后管连接组成,所述后管通过球阀与氩气支管连通,所述前管的端头伸入电解槽内。进一步的是:所述前管为折弯的不锈钢管,后管为塑料软管。进一步的是:所述前管伸入电解槽一端的端口为锥形口。进一步的是:所述锥形口的坡度为4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流水线电解槽吹氩装置进行的吹氩除渣方法:检测到电极的电流过载时,将吹气管与氩气管道连通,并将吹气管的端头伸入两个电解室的电极之间,缓慢将氩气经过吹气管通入电解室内直至液面熔体开始翻滚,同时不断调整吹气管的位置进行吹扫,吹氩结束后进行人工除渣。进一步的是:所述吹扫时间不超过10min。进一步的是:所述吹气管内压力为0.05~0.1MPa。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解槽上设置氩气管道和吹气管,利用吹气管将氩气通入电解室内,通过吹扫使电解室内溶液翻滚,可以简单、快速的处理电解室内镁及氧化镁积渣造成的电机搭接短路问题,可有效防止电机头温度过高,降低电解槽漏槽或停槽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吹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电解槽、2-电解室、3-氩气管道、4-吹气管、5-氩气支管、6-前管、7-后管、8-球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电解槽1的内侧为两个电解室2,两个电解室2的中间为集镁室,阳极从电解室2的底部插入,阴极从电解室2的侧面插入,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电机根部积渣的问题,增加了氩气管道3和吹气管4,吹气管4的一端与氩气管道3连通,吹气管4的另一端端头伸入电解槽1的阳极和阴极之间。本专利技术中,每个电解槽1可设置一个吹气管4,也可设置多个吹气管4,每个电解槽4上所设置的吹气管4通过各自对应的氩气支管5与氩气管道3连通。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流水线电解槽吹氩装置进行吹氩除渣的方法为:在检测到电解室2内电极的电流过载时,将吹气管4与氩气管道3连通,并将吹气管4的端头伸入两个电解室2的电极之间,缓慢将氩气经过吹气管4通入电解室2内直至液面熔体开始翻滚,同时不断调整吹气管4的位置进行吹扫,通过不断吹扫来搅动高温电解质从而使搭接在电极上的积渣脱落,吹氩结束后进行人工除渣;后续可通过万用表对电极电流分布进行检测,如若电极电流过载未能缓解,则按上述操作方法重复进行吹氩、除渣操作。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吹扫时间不超过10min,吹气管4内压力保持在0.05~0.1MPa。由于在吹氩除渣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吹气管4的位置进行吹扫,若吹气管4与氩气支管5之间为固定连接则不能实现吹扫的效果,如图2所示,吹气管4由相连接的前管6和后管7组成,前管6为折弯的不锈钢管,后管7为塑料软管,后管7通过球阀8与氩气支管5连通,前管6的端头伸入电解槽1内,则由于后管7具有可形变形和可伸展性,则前管6可在电解室2内活动,且前管6的活动不会影响后管7与氩气支管5的连接;通过球阀8则能对喷吹时间、喷吹速度和喷吹压力进行控制。为了提高除渣效果,前管6采用折弯管,能够使前管6的喷吹范围更广,喷吹的方向更多,若前管6采用直观,则不能进行一些角落处的喷吹;另外,前管6伸入电解槽1一端的端口为锥形口,锥形口的坡度为45°,采用锥形口能使扩大出口处氩气的喷吹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流水线电解槽吹氩装置,包括电解槽(1),电解槽(1)内设有分别设置有阳极和阴极的两个电解室(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解槽(1)上的氩气管道(3)和至少一个吹气管(4),所述吹气管(4)与氩气管道(3)连通,吹气管(4)的端头伸入电解槽(1)内的两个电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流水线电解槽吹氩装置,包括电解槽(1),电解槽(1)内设有分别设置有阳极和阴极的两个电解室(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解槽(1)上的氩气管道(3)和至少一个吹气管(4),所述吹气管(4)与氩气管道(3)连通,吹气管(4)的端头伸入电解槽(1)内的两个电极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线电解槽吹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氩气管道(3)上连通有至少一个氩气支管(5),所述吹气管(4)与氩气支管(5)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水线电解槽吹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4)由前管(6)和后管(7)连接组成,所述后管(7)通过球阀(8)与氩气支管(5)连通,所述前管(6)的端头伸入电解槽(1)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水线电解槽吹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6)为折弯的不锈钢管,后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江林王建国黄子良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