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用于机动车后视镜调节的铰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53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两个部件彼此成角度地配置的铰链装置及设有这种铰链装置的可调节的后视镜。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带有一个球窝(4)的第一铰链部件(2);第二铰链部件(6),它具有一个基本上球截段状的凸件(8),后者被配合在球窝(4)中;及一个滑动件(18),它例如被设置在凸件(8)与球窝(4)之间。球窝(4)、滑动件(18)及凸件(8)的彼此对着的面总是具有彼此互补的凸及凹的结构部分(24,26),它们确定了彼此成角度布置的两个旋转轴线(DA1及DA2)。外凹结构部分(26)比互补的内凸结构部分(24)弯曲得更强。由此即使当磨损时通过彼此互补结构部分的靠近移动可保证无间隙的使用。变换或附加地,彼此互补的结构部分(24,26)各包括多个平行的在俯视中看直线延伸的凸起(28)及凹陷(30)。(*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尤其用于机动车后视镜调节的铰链装置及根据权利要求18前序部分的一种后视镜。由EP 0590 510 B1或EP 0654 377 A2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后视镜,其中镜盘通过一个铰链连接部分与一个支承板连接。该铰链连接部分包括一个球窝,它与支承板相连接。在球窝中配合着一个半球壳状的凸件,在凸件上固定镜盘。借助夹紧连接将半球壳状的凸件压在球窝中,由此可在任何方向上得到铰链连接的可摆动性。通过在任何方向上铰链连接的可摆动性产生了相对大的间隙,由这种大的间隙限制了镜调节的精度。由DE 196 44 824 C1公开了,在球窝与凸件之间设置一个带有在外侧面上的接片及带有与其垂直的在内侧面上的接片的塑料盘。这两个接片配合在球窝及凸件中互补构型的槽中。通过球窝、塑料盘及凸件的该结构部分可将镜的调节操作限定在两个彼此垂直的固定旋转轴线上。但该结构通过磨损及损耗将形成变大的间隙。由DE 33 01 543 A1还公开了一种无间隙的球形铰链,它具有包围一个铰链头的第一支承壳及第二支承壳,及一个用于形成夹紧连接的连接装置,借助后者可使支承壳彼此相对地或相对铰链头被夹紧。由DE 27 41 290 A1公开了一种无间隙的悬置的镜板,它具有第一铰链部件及第二铰链部件,其中第一铰链部件与壳体刚性地连接。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给出一种铰链连接,其中鉴于可调节性所述间隙持久地保持小。另外的任务是给出具有这样的铰链连接的可调节后视镜。这些任务将通过权利要求1,3或19的特征来解决。凹结构部分比凸结构部分弯曲得更厉害,使得这些结构部分的面彼此不会全面地接触,尤其在这两个结构部分的最深的点上彼此不会接触。由此当不可避免地磨损的情况下凸结构可更深地沉入凹结构部分中,而磨损不会使间隙增大。球窝、滑动件及凸件的结构部分包括多个在俯视中看直线延伸、即在一个平面中延伸的凸起及凹陷可确定出两个固定地在空间定向及彼此以一定角度布置的旋转轴线或转动平面,及由此可实现所需的调节度或摆动度。同时,负荷通过不位于相应转动平面中的力被分散到多个凸起及凹陷上并由此被减小。此外通过这些结构部分改善了相应转动平面中的导向,并且间隙被进一步减小(权利要求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3的具有多个彼此互补的构成结构部分的凸起及凹陷的一个变换构型,即使凹及凸结构部分没有不同的曲率,通过彼此互补的结构部分的全面地接触也可得到改善的无间隙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构型,两个固定的旋转轴线相互垂直,由此使所需的调节位移最小化(权利要求4)。根据另一有利构型,滑动件为半球壳的形状及由此适配于球窝或凸件的形状。这样可使两个铰链部件之间的力传递均衡(权利要求5)。根据另一有利构型,所述结构部分全面地覆盖球窝的内侧面、凸件的向着球窝的侧面及滑动件的外与内侧面。由此使根据本专利技术结构化的表面最大化及使力的分布更均匀(权利要求6)。通过结构部分的波形构型也使力的分布均匀及避免了力的峰值(权利要求7)。滑动件由一种振动阻尼材料构成,使具有本专利技术的铰链连接部分的后视镜振动敏感性减小(权利要求8)。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一个穿过球窝、滑动件及凸件中的中心孔的连接杆的有利构型体现了在两个铰链部件之间的一种紧凑的连接装置(权利要求9)。滑动件以有利的方式设置在凸件与球窝之间(权利要求10及11),滑动件设置在球窝的内凸面上(权利要求12及13)或设置在凸件的外凹面上(权利要求14及15)。由此以简单方式通过中心孔的尺寸来确定铰链装置的摆动范围。这种铰链装置特别适用于可调节的后视镜。在此该可调节的镜盘借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铰链装置与镜支架相连接(权利要求19)。其它的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利构型。以下将通过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形式的基本部件的由斜上方向看的透视分解图;图2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形式的基本部件解体的从斜下方向看的透视分解图;图3图1及2中示范实施形式的剖视图;图4凸及凹结构的不同曲率的概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形式;及图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形式。图1,2及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铰链装置的第一实施形式的分解图。该铰链装置包括带有一个球窝4的第一铰链部件2及带有一个球截段状凸件8的第二铰链部件6。球窝4为具有一个外凹面10及一个内凸面12的半球壳形状。凸件8也为具有一个内凸面14及一个外凹面16的半球壳形状。球截段状凸件8配合在球窝4中。在球窝4与凸件8之间设有一个半球壳状的滑动件18,它具有一个内凸面20及一个外凹面22。滑动件18的内凸面20设有凸的结构部分24,及球窝4的外凹面10设有凹的结构部分26。凸的及凹的结构部分24及26被作成彼此互补的形状及部分形状锁合地彼此配合。由此在第一铰链部件2与滑动件18之间仅可作绕第一旋转轴线DA1的滑动运动。在图1,2及3中该第一旋转轴线DA1水平地位于图面中。滑动件18的外凹面22也具有凹的结构部分26及凸件8的内凸面14具有与其互补的形状的凸结构部分24。由此在滑动件18与第二铰链部件6之间仅可作绕第二旋转轴线DA2的滑动运动,该第二旋转轴线DA2垂直于第一旋转轴线DA1并垂直于图纸面。彼此互补的结构部分24及26各由多个在俯视中看直线延伸的凸起28及凹陷30组成。在与相应旋转轴线DA1及DA2平行地延伸的剖切平面中的剖视图上可得到凸起28及凹陷30的波形分布,如从图3中关于滑动件18的内凸面20上的凸结构部分24及球窝4的外凹面10上的凹结构部分26可看到的。球窝4,凸件8及滑动件18及这些部件上相应的凸的及凹的结构部分24及26构成半壳形状。在此,凹结构部分26比凸结构部分24弯曲得更厉害,即凸结构部分24的曲率半径Re大于凹结构部分26的曲率半径Ra,如图4中概要表示的。假设结构部分24及26为坚硬时,互补结构部分24及26则仅沿一个线接触。但由于结构部分24,26是可塑性变形的,将得到一个闭合的条形接触面。由于凹结构部分26比凸结构部分24弯曲得更厉害,当磨损时这两个结构部分24,26彼此更强地相互移近,由此可在更长的时间上得到无间隙的使用。变换地,彼此互补的结构部分24及26可在整个面上形状锁合地彼此相配合,如图1,2及5,6中所图示的。通过一个连接装置32可使第一及第二铰链部件与滑动件18保持在夹紧连接状态。该连接装置32包括一个连接杆34,该连接杆穿过球窝4、滑动件18及凸件8中的第一、第二及第三中心孔36、38及40。该连接杆34在其内端具有一个内支承装置42及在其外端具有一个外支承装置44。外支承装置44例如为一个螺栓头44的形式,它支承在凸件8的外凹面16上。内支承装置42包括一个螺旋弹簧46,一个压力垫圈48及一个螺母50。该压力垫圈48及螺旋弹簧46被套在从球窝4的第一中心孔36中伸出的连接杆34上并用螺母50固定住。凸件8中的第三中心孔40的直径与连接杆34的直径相同。滑动件18中的第二中心孔38是一个长形孔,它的长径延伸在绕第二旋转轴线DA2转动的方向上。球窝4中的第一中心孔36也是一个长形孔,它的长径延伸在绕第一旋转轴线DA1转动的方向上。图5以与图3相应的图表示第二优选实施形式。本专利技术的该第二实施形式与第一实施形式的区别在于球窝4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两个部件彼此成角度地配置的铰链装置,它尤其用于设有可调节镜盘的后视镜,及具有:    带有一个球窝(4)的第一铰链部件(2),    第二铰链部件(6),它具有一个基本上球截段状的凸件(8),后者被配合在球窝(4)中,    一个滑动件(18),及    一个连接装置(32),用于在第一铰链部件(2)、滑动件(18)及第二铰链部件(6)之间形成夹紧连接,    其中,球窝(4)、滑动件(18)及凸件(8)的彼此对着的面总是具有一个凸的结构部分(24)及与此互补地构造的凹的结构部分(26),    其中,通过这些结构部分(24,26)在滑动件(18)、球窝(4)及凸件(8)之间确定了第一及第二旋转轴线(DA1,DA2),其特征在于:    凹结构部分(26)至少在卸载状态下比凸结构部分(24)弯曲得更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因里希朗沃尔夫冈赛博特斯特凡岑特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梅卡朗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