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明专利>正文

普通型滚珠式防盗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406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通型滚珠式防盗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螺母本体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在螺母本体的内表面上靠近外侧面设有两个轴向盲槽,两个轴向盲槽对称设置,盲槽的长度约为螺母本体长度的1/3;所述盲槽径向深度顺内螺纹转向逐渐减小,在盲槽底部设有滚珠,螺母本体的螺孔内设有内衬套,其作用是将滚珠较好的限位在对应的盲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非常方便,只要将螺母内侧面(非倒角端)旋向螺栓,在旋进过程中,内衬套会被螺栓端部顶出,此时,滚珠已具有止退功能,螺母仍可以继续旋进,直到最后扳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也可单独使用,将工件固定连接成一体,一般用于无需调整的场合。(*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普通型滚珠式防盗螺母
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固件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普通型滚珠式防盗螺母。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普通螺母螺栓一般采用尺寸公差配合,即螺母按一个方向旋入进行固定,朝另一个方向旋出即可松开。这样结构的螺母-螺栓组件,用在室外很容易被偷盗,在一些特殊用途的场合,比如在输变电的楼塔装置或者防盗门窗上使用时,会严重影响这些装置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一些结构上的改良,比如在螺母上套装筒状的垫片等,这样一来不美观,二来只是增加拆装的难度,不能彻底起到防盗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良了的普通型滚珠式防盗螺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子的:一种普通型滚珠式防盗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的螺孔内设有内衬套,所述螺母本体的内表面上设有2-4个轴向盲槽;所述盲槽的径向深度顺内螺纹转向逐渐减小,在盲槽内设有滚珠。作为优选,所述轴向盲槽沿螺母本体均匀布置,设置在螺母本体靠近外侧面的一端,其长度为螺母长度的1/3-1/2。作为优选,所述轴向盲槽的径向深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所述轴向盲槽的轴向长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旋紧螺母时,盲-->槽内的滚珠顺着轴向的弧形槽滚动到盲槽的最大径向尺寸处,继续旋紧螺母,滚珠会落到盲槽底部,直到将螺母旋紧在螺杆上;反向旋转螺母时,滚珠被带着滚动向盲槽的较小径向尺寸处,由于盲槽的径向尺寸逐渐变小,滚珠被卡置在盲槽内,无法再继续旋开螺母,因而实现了本技术防盗的设计目的,起到防盗作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看图1和图2,本技术中,螺母本体1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在螺母本体1的内表面上靠近外侧面3设有两个轴向盲槽4,两个轴向盲槽4对称设置,盲槽的长度约为螺母本体1长度的1/3;所述盲槽4径向深度顺内螺纹转向逐渐减小,在盲槽4底部设有滚珠5,螺母本体1的螺孔内设有内衬套6,其作用是将滚珠较好的限位在对应的盲槽内。本技术使用非常方便,只要将螺母内侧面2(非倒角端)旋向螺栓7,参看图4,在旋进过程中,内衬套6会被螺栓7端部顶出,此时,滚珠已具有止退功能,螺母仍可以继续旋进,直到最后扳紧。本技术也可单独使用,将工件8固定连接成一体,一般用于无需调整的场合。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普通型滚珠式防盗螺母,包括螺母本体(1),所述螺母本体(1)的螺孔内设有内衬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1)的内表面上设有2-4个轴向盲槽(4);所述盲槽(4)的径向深度顺内螺纹转向逐渐减小,在盲槽(4)内设有滚珠(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通型滚珠式防盗螺母,包括螺母本体(1),所述螺母本体(1)的螺孔内设有内衬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1)的内表面上设有2-4个轴向盲槽(4);所述盲槽(4)的径向深度顺内螺纹转向逐渐减小,在盲槽(4)内设有滚珠(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通型滚珠式防盗螺母,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