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3311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6:55
一种机械传动结构,包含连接滚珠丝杠螺母和舵轴的摇臂、套设在滚珠丝杠螺母的拔杆上且位于摇臂内的消隙环组件,摇臂的通孔内设置有相邻的第一偏置轨道和第二偏置轨道,第一偏置轨道的水平对称中心线与第二偏置轨道的水平对称中心线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消隙环组件包含套设在拔杆上的第一消隙环和第二消隙环,第一消隙环位于第一偏置轨道内,第二消隙环位于第二偏置轨道内,第一偏置轨道的水平对称中心线与第二偏置轨道的水平对称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H。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丝杠螺母拨杆与摇臂之间的滚动运动,并且在减小摩擦力的基础上使二者之间的配合间隙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传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滚珠丝杠副由于其效率高、体积小、负载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飞行器伺服机构中。舵机伺服机构常常通过舵轴摇臂与滚珠丝杠螺母配合,将螺母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摇臂和舵轴的摆动,进而驱动舵面偏转。间隙、摩擦作为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因素,往往会引起系统响应滞后、振荡失稳等一系列不良现象。以往设计中为将滚珠丝杠螺母拨杆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摇臂的圆周摆动,常在拨杆与摇臂之间安装关节轴承,或直接使拨杆在摇臂开槽内滑动来实现。但由于轴承自身的径向游隙无法消除,存在的间隙易使系统振荡,过盈配合虽然可消除间隙,但是轴承与摇臂之间为相对滑动,且过盈额外增加了摇臂与拨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使系统功耗加大,响应变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传动结构,既满足了间隙控制要求,又降低了传动摩擦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传动结构,包含:连接滚珠丝杠螺母和舵轴的摇臂、套设在滚珠丝杠螺母的拔杆上且位于摇臂内的消隙环组件;所述的摇臂的一端通过通孔套设在滚珠丝杠螺母的拔杆上,另一端连接舵轴,该摇臂的通孔内设置有相邻的第一偏置轨道和第二偏置轨道,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械传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连接滚珠丝杠螺母(1)和舵轴(8)的摇臂(3)、套设在滚珠丝杠螺母(1)的拔杆(2)上且位于摇臂(3)内的消隙环组件;所述的摇臂(3)的一端通过通孔(302)套设在滚珠丝杠螺母(1)的拔杆(2)上,另一端连接舵轴(8),该摇臂(3)的通孔(302)内设置有相邻的第一偏置轨道(301)和第二偏置轨道(302),第一偏置轨道(301)的水平对称中心线(31)与第二偏置轨道(302)的水平对称中心线(32)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偏置轨道(301)的水平对称中心线(31)与第二偏置轨道(302)的水平对称中心线(32)的垂直距离为H;所述的消隙环组件包含套设在拔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连接滚珠丝杠螺母(1)和舵轴(8)的摇臂(3)、套设在滚珠丝杠螺母(1)的拔杆(2)上且位于摇臂(3)内的消隙环组件;所述的摇臂(3)的一端通过通孔(302)套设在滚珠丝杠螺母(1)的拔杆(2)上,另一端连接舵轴(8),该摇臂(3)的通孔(302)内设置有相邻的第一偏置轨道(301)和第二偏置轨道(302),第一偏置轨道(301)的水平对称中心线(31)与第二偏置轨道(302)的水平对称中心线(32)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偏置轨道(301)的水平对称中心线(31)与第二偏置轨道(302)的水平对称中心线(32)的垂直距离为H;所述的消隙环组件包含套设在拔杆(2)上的第一消隙环(4)和第二消隙环(5),第一消隙环(4)位于第一偏置轨道(301)内,第二消隙环(5)位于第二偏置轨道(302)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消隙环(4)的公称厚度h等于第二消隙环(5)的公称厚度h。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消隙环(4)的内径和第二消隙环(5)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晓峰申振丰蒋政韩子晨唐剑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