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善海专利>正文

油缸行程可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741 阅读:5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缸行程可调结构,包括调节手轮(17)、调节杆(6)、螺杆(5)、油缸后盖(8)、移模油缸(9),其中,螺杆(5)的一端和调节杆(6)通过螺杆(5)的外螺纹和调节杆(6)的内螺纹相配合联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调节杆螺母(7)、压盖(3)、等高套(4)、拉杆(1),所述调节杆螺母(7)和调节杆(6)通过螺纹联接,所述螺杆(5)的另一端通过压盖(3)中心孔定位,所述等高套(4)通过拉杆(1)、穿过调节杆螺母(7)沿轴向固定在油缸后盖(8)和压盖(3)之间,所述调节杆(6)与油缸后盖(8)进行密封联接。该油缸行程可调结构不渗漏油、控制准确、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缸行程可调结构。技术背景浅薄塑料制品的移模行程很小,循环周期很短,如果行程控制不准,忽短忽长,那 么开关模的时间就长短不一,而其它程序动作则按设定动作,这样就有可能在尚未关模 的情况下就进行射胶从而造成废品。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液压电气控制方式和机械控制 方式来控制行程。液压电气方式控制油缸行程通常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开环控制,实际值与 指令值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其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液压系统的负载波动、油温变化、 内泄等使工作质量变化。采用闭环控制能使位置、压力、流量、速度等都得到准确控制, 但是成本比较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小的移模行程。采用机械控制方式,即采用油缸行程 可调结构来控制油缸的行程,这种方式调整油缸行程可以减少空循环时间,提高生产效 率,成本低且方便可靠。但传统的油缸行程可调结构尽管可以调节油缸行程,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油缸 的油可以从导向螺钉的螺纹处渗漏;导向螺钉磨损导致调节杆不能有效沿油缸轴向移动, 从而影响油缸行程的准确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渗漏油、控 制准确、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廉的油缸行程可调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油缸行程可调结构,包括调节手轮、调节杆、螺杆、 油缸后盖、移模油缸,其中,螺杆的一端和调节杆通过螺杆的外螺纹和调节杆的内螺纹 相配合联接,所述油缸行程可调结构还包括调节杆螺母、压盖、等高套、拉杆,所述调 节杆螺母和调节杆通过螺纹联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通过压盖中心孔定位,所述等高套通过拉杆、穿过调节杆螺沿轴向固定在油缸后盖和压盖之间,所述调节杆与油缸后盖进 行密封联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油缸行程可调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所述调节杆与油缸后盖进行密封联接是指调节杆沿油缸轴向依次通过导 向环、油封、防尘圈与油缸后盖进行密封联接。通过密封联接,可以有效防止油的泄漏。 所述螺杆一侧通过压盖中心孔定位是指螺杆通过压盖中心孔,压入自润铜套后,用垫圈 和轴用挡圈定位。采用自润铜套,目的在于减小螺杆与压盖间的摩擦力,更好的控制油 缸行程。所述等高套个数为四个,平均分配在与螺杆同轴线的圆周上。等高套的作用, 一是保证压盖圆周面与油缸后盖圆周面的等距离即平行,保持螺杆与油缸同轴线;二是通过调节杆螺母对调节杆的轴向移动起到导向作用,解决传统的油缸行程可调结构中导 向螺钉磨损导致调节杆不能有效沿油缸轴向移动的问题。本技术的油缸行程可调结构,引进等高套来代替传统油缸行程可调结构中的导 向螺钉,解决了油泄漏的问题,而且调节杆能有效沿油缸轴向移动,行程控制准确,空 循环时间少,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因此,其无疑将代替传统的油缸行程可调结构,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说明书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油缸行程可调结构主视图,其中各数字所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8、导向螺钉,6、调节杆,5、螺杆,8、油缸后盖,17、调节手轮,9、移模油缸。图2为本技术的油缸行程可调结构主视图,其中各数字所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拉杆,2、垫圈,3、压盖,4、等高套,5、螺杆,6、调节杆,7、调节杆螺母,8、 油缸后盖,9、移模油缸,10、导向环,11、油封,12、防尘圈,13、自润铜套,14、轴 用档圈,15、垫片,16、螺母,17、调节手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油缸行程可调结构,包括调节手轮17、调节杆6、螺杆5、 油缸后盖8、移模油缸9,其中,螺杆5的一端和调节杆6通过螺杆的外螺纹和调节杆的 内螺纹相配合联接。工作时,人工旋转调节手轮9,调节手轮9带动螺杆5旋转,螺杆5 上的外螺纹与调节杆6的内螺纹相配合,在导向螺钉18的定位和导向作用下,使螺杆5 的转动变成调节杆6沿螺杆5轴线左右移动,从而实现了油缸行程的调节。如图2所示,本技术油缸行程可调结构,包括调节手轮17、调节杆6、螺杆5、 油缸后盖8、移模油缸9,其中,螺杆5的一端和调节杆6通过螺杆5的外螺纹和调节杆 6的内螺纹相配合联接,它还包括调节杆螺母7、压盖3、等高套4、拉杆l。所述调节 杆螺母7和调节杆6通过螺纹联接,所述螺杆5的另一端通过压盖3中心孔定位,所述 等高套4通过拉杆1、穿过调节杆螺母7沿轴向固定在油缸后盖8和压盖3之间,所述 调节杆6与油缸后盖8进行密封联接。所述螺杆5另一端通过压盖3中心孔定位是指螺杆5通过压盖3中心孔,压入自润 铜套13后,经垫圈2和轴用挡圈14定位。所述等高套4个数为四个,平均分布在和螺 杆5同轴线的圆周上。由于图2是结构主视图,故只显示了上下两个等高套,还有两个 前后对称的没有在图上显示出来。工作时,人工旋转调节手轮17,调节手轮17带动螺杆5旋转,螺杆5上的外螺纹与 调节杆6的内螺纹相配合,在等高套4的作用下,可防止调节杆6与螺杆5—起转动, 使螺杆5的转动变成调节杆6的左右移动,从而实现了油缸行程的调节。调节杆沿油缸 轴向依次通过导向环IO、油封ll、防尘圈12与油缸后盖5进行密封联接。新的结构的导向由调节杆螺母7和等高套4来完成,有效解决了传统结构中导向螺钉的螺纹产生严 重的漏油问题。针对每种制品的模具所需的开模位置,只需一次调好行程,生产中就不 用调节了,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油缸行程可调结构的生产效率较高。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如所述等高套4的个数 还可以有其他变化,如三、五、六个等,只要其平均分布在和螺杆5同轴线的圆周上并能协调控制螺杆的导向,则其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又如所述调节杆6与油 缸后盖8之间的密封联接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密封方式,如橡胶圈等。总之,只 要在独立权利要求范围内所作的变化,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油缸行程可调结构,包括调节手轮(17)、调节杆(6)、螺杆(5)、油缸后盖(8)、移模油缸(9),其中,螺杆(5)的一端和调节杆(6)通过螺杆(5)的外螺纹和调节杆(6)的内螺纹相配合联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调节杆螺母(7)、压盖(3)、等高套(4)、拉杆(1),所述调节杆螺母(7)和调节杆(6)通过螺纹联接,所述螺杆(5)的另一端通过压盖(3)中心孔定位,所述等高套(4)通过拉杆(1)、穿过调节杆螺母(7)沿轴向固定在油缸后盖(8)和压盖(3)之间,所述调节杆(6)与油缸后盖(8)进行密封联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行程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与油 缸后盖(8)进行密封联接是指调节杆(6)沿油缸轴向依次通过导向环(10)、油封(11)、 防尘圈(12)和油缸后盖(8)进行密封联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行程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另一端 通过压盖(3)中心孔定位是指螺杆(5)通过压盖(3)中心孔,压入自润铜套(13)后, 用垫圈(2)和轴用挡圈(14)定位。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行程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高套(4)个数 为四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缸行程可调结构,包括调节手轮(17)、调节杆(6)、螺杆(5)、油缸后盖(8)、移模油缸(9),其中,螺杆(5)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缸行程可调结构,包括调节手轮(17)、调节杆(6)、螺杆(5)、油缸后盖(8)、移模油缸(9),其中,螺杆(5)的一端和调节杆(6)通过螺杆(5)的外螺纹和调节杆(6)的内螺纹相配合联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调节杆螺母(7)、压盖(3)、等高套(4)、拉杆(1),所述调节杆螺母(7)和调节杆(6)通过螺纹联接,所述螺杆(5)的另一端通过压盖(3)中心孔定位,所述等高套(4)通过拉杆(1)、穿过调节杆螺母(7)沿轴向固定在油缸后盖(8)和压盖(3)之间,所述调节杆(6)与油缸后盖(8)进行密封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善海宋祖勇童哲王
申请(专利权)人:夏善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