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用换向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8737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压用换向阀装置,包含一阀体、一第一、二阀杆、一下阀座、一上阀盖及一电磁单元。该阀体具有一第一、二通道、一第一、二内流道、第一、二输气孔,及一排气孔,该第一通道具有相连通的第一上段与第一下段,该第二通道也具有相连通的第二上段与第二下段,该第二内流道连通该第一下段与第二上段。该第一、二阀杆分别穿伸于该第一、二通道中,该下阀座形成有第一、二连通孔及下内流道。该上阀盖形成有容置槽、通孔及上内流道。该电磁单元具有一对应该容置槽的壳体、电磁线圈、塞杆及弹性件,透过该第一、二内流道与上、下内流道导引部分气体以切换第一、二阀杆的位置,具有流量大及反应快的特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压用换向阀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 具有大流量且反应迅速的气压用换向阀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l、图2所示,现有的气压用换向阀装置l,包含一阀体 11、 一滑动阀杆12、 一电磁线圈13、多个密封环14,及一介于 该阀体11与滑动阀杆12之间的弹簧15。该阀体ll形成有一中央通道110、依序环i殳连通该中夹通道 110的一第一环槽至第四环槽111 114、依序连通该第一环槽至 第四环槽111 114与外界的第一通孔至第四通孔115 118,及一 内流道119。该滑动阀杆12是穿伸于该阀体11的中央通道110中,并具有 一杆体120,及间隔地自该杆体120径向向外延伸的一第一挡环 至第四挡环121 124。该电磁线圏13是设置于该阀体11的一侧端,用于控制该滑 动阀杆12的移动。所述的密封环14是分别设置于该第 一 挡环至 第四挡环121 124的外周面上。当该电磁线圏13未通电时,利用该弹簧15的弹力,可将该 滑动阀杆12往远离该电磁线圏13的方向推移,因此可让该第二 挡环122是位于该第一环槽111、第二环槽112之间,且该第三挡 环123是位于该第三环槽113、第四环槽114之间。使得该第一通 孔115、第四通孔118是相连通,且第二通孔116、第三通孔117 也是相连通。若该电磁线圈13通电时,则会吸移该滑动阀杆12,而使得该第二挡环122是位于该第二环槽112、第三环槽113之间,而该 第一挡环121、第三挡环123是位于该第一环槽111、第四环槽114 外侧旁。此时,该第一通孔115、第二通孔116是相连通,且该 第三通孔117、第四通孔118也是相连通的,借此达到气体换向 流通的目的。然而,由于气体于该气压用换向阀装置l中流通时,必须通 过该第一通孔至第四通孔115 118,并于该第一环槽至第四环槽 111 114环绕流动,其流量受到该第一通孔至第四通孔115-118 的孔径,且气体的流动曲线弯折较大(几近回转)等限制,致使 流量大减,降低反应速度。若要增加气体流量,则必须大幅加 大该阀体ll的体积,然此举将会造成组装上的困扰,以及使用 上的不便。因此,如何能在不大幅变动体积上,就可提高流量, 以加快反应速度,成为业界所亟欲突破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大流量、反应迅速 及体积小的气压用换向阀装置,于安装与使用上均较为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气压用换向阀装置,包含 一阀体、 一第一阀杆、 一第二阀杆、 一下阀座、 一上阀盖,以 及一电磁单元。该阀体具有相对的一顶面与一底面,并形成有 自该顶面朝该底面延伸且相间隔的 一 第 一通道、 一 第二通道与 一第一内流道、 一第二内流道、 一第一输气孔、 一第二输气孔, 及一排气孔,该第一通道具有一第一上段,及一直径大于该第 一上段且与之连通的第一下段,该第二通道具有一第二上段,及一直径大于该第二上段且与之连通的第二下段,该第一输气 孔、第二输气孔是分别与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第一下段、 第二下段相连通,该排气孔是同时与该第一上段、第二上段相连通,该第二内流道是连通该第一下段与第二上段。该第一阀杆、第二阀杆是分别穿伸于该阀体的第一通道、 第二通道中,并均具有一杆体、分别套设于该杆体两相反端部 的一活塞与一阀片,及一环设于该活塞上的气密环,该二活塞 是分别位于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第一上段、第二上段内, 而该二阀片则是分别位于该第一下段、第二下段内且直径大于 该第一上段、第二上段的直径。该下阀座是设置在该阀体的底面,并形成有分别对应连通 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一第一连通孔与第二连通孔、 一连通 该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与外界的进气通道,及一连通该阀 体的第一内流道与进气通道的下内流道。该上阀盖是盖设于该阀体的顶面,并形成有一容置槽、一 连通该容置槽与该第一通道的第一上段的通孔,及一连通该容 置槽与阀体的第一内流道的上内流道。所述的密封环是设置于 该阀体与上阀盖之间、该阀体与下阀座之间并分别环绕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第一上段、第二上段与该下阀座的第一连通 孔、第二连通孔。该电磁单元具有一固设在该上阀盖上并形成有一对应该容 置槽的凹槽的壳体、 一容置于该壳体内并对应该凹槽的电磁线 圈、 一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凹槽中的塞杆,及一恒使该塞杆向外 突出并塞抵该上内流道的弹性件,当该电磁线圏通电时,会吸 移该塞杆,使其不再塞抵该上内流道。本技术所述的气压用换向阀装置,还包含一环座单元, 该环座单元具有分别设置在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第一下段、 第二下段中的一第一上环座与一第二上环座,及分别设置在该下阀座的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中的一第一下环座与一第二 下环座,该第一上环座、第二上环座与第一下环座、第二下环 座的口径均小于该第一阀杆、第二阀杆的阀片外径。本技术所述的气压用换向阀装置,还包含多个密封环, 所述的密封环是分别设置于该阀体与上阀盖之间并分另lj环绕该 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第一上段、第二上段。本技术的有益的功效是透过该第一、二内流道与上、 下内流道来导引小部分气体,以切换该第一、二阀杆的位置, 使气体可由从该进气通道经过该第一、二连通孔,就可从该第 一输气孔或第二输气孔输出,达到换向的目的,整体体积小、 流通的孔径因较不受到限制,所以可以开设大一点,因此具有 大流量以及反应迅速的特点,进而在安装与使用上均为方便。附图说明图l是一剖面示意图,说明现有的气压用换向阀装置, 一电 磁线圏未动作的态样。图2是一剖面示意图,说明现有的气压用换向阀装置,该电 磁线圏已动作的态样。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气压用换向阀装置的 较佳实施例。图4是一剖面侧视图,用以辅助说明图3。图5是一剖面前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电磁单元未通电 时,其第一阀杆会被往上推移且第二阀杆会往下推移。图6是一剖面前3见图,说明当该电》兹单元通电时,该第一阀 杆会被往下推移且第二阀杆会往上推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气压用换向阀装置的较佳 实施例,包含一阀体2、 一第一阀杆3、 一第二阀杆4、 一下阀座 5、 一上阀盖6、 二密封环7、 一电磁单元8,及一环座单元9。该阀体2相克呈长方体,并具有相对的一顶面21与 一底面22。 该阔体2上形成有一第一通道23、 一第二通道24、 一第一内流道 25、 一第二内流道26、 一第一输气孔27、 一第二输气孔28,及 一排气孔29。该第一通道23、第二通道24是相间隔设置且是自该顶面21 朝该底面22延伸贯通。该第一通道23具有一连通该顶面21的第 一上段231,及一连通该第一上段231与底面22的第一下段232。 该第一下段232的直径是大于该第一上段231的直径。类似地, 该第二通道24具有一连通该顶面21的第二上l殳241,及一连通该 第二上段241与底面22的第二下段242,且该第二下段242的直径 也是大于该第二上段241的直径。该第一内流道25是笔直地自该顶面21延伸至该底面22,并 与该第一通道23、第二通道24相间隔。该第二内流道26则是连 通该第 一通道23的第 一下段232与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用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气压用换向阀装置包含一阀体、一第一阀杆、一第二阀杆、一下阀座、一上阀盖,以及一电磁单元,该阀体具有相对的一顶面与一底面,并形成有自该顶面朝该底面延伸且相间隔的一第一通道、一第二通道与一第一内流道、一第二内流道、一第一输气孔、一第二输气孔,及一排气孔,该第一通道具有一第一上段,及一直径大于该第一上段且与之连通的第一下段,该第二通道具有一第二上段,及一直径大于该第二上段且与之连通的第二下段,该第一输气孔、第二输气孔是分别与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第一下段、第二下段相连通,该排气孔是同时与该第一上段、第二上段相连通,该第二内流道是连通该第一下段与第二上段,该第一阀杆、第二阀杆是分别穿伸于该阀体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中,并均具有一杆体、分别套设于该杆体两相反端部的一活塞与一阀片,及一环设于该活塞上的气密环,该二活塞是分别位于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第一上段、第二上段内,而该二阀片分别位于该第一下段、第二下段内且直径大于该第一上段、第二上段的直径,该下阀座是设置在该阀体的底面,并形成有分别对应连通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一第一连通孔与第二连通孔、一连通该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与外界的进气通道,及一连通该阀体的第一内流道与进气通道的下内流道,该上阀盖是盖设于该阀体的顶面,并形成有一容置槽、一连通该容置槽与该第一通道的第一上段的通孔,及一连通该容置槽与阀体的第一内流道的上内流道,该电磁单元具有一固设在该上阀盖上并形成有一对应该凹槽的壳体、一容置于该壳体内并对应该凹槽的电磁线圈、一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凹槽中的塞杆,及一恒使该塞杆向外突出并塞抵该上内流道的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新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日流体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