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式反馈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33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夹持式反馈杆,主要解决改善制作工艺和改善伺服阀性能等技术问题,其采用技术方案是,在阀芯的轴向设置有螺孔,反馈杆的一端穿伸阀芯并垂直贯穿于螺孔,在螺孔中分别旋设有夹持螺钉,二夹持螺钉端部分别顶持于反馈杆两侧的外表面,适用于各式电液伺服阀。(*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液伺服阀,特别是一种电液伺服阀的组件。技术背景电液伺服阀是液压工程中的伺服控制元件,其反馈力矩的传递结构, 通常是在阀芯上设置有容置孔,其反馈杆的端部是插设在该容置孔内,反 馈杆的一端固定,当阀芯移动时,阀芯推移反馈杆端部,使反馈杆产生弹 性变形,从而形成有一反馈力矩,针对此特点,现有电液伺服阀的反馈杆 端部均制作成呈小球状插置在阀芯内,其构造特点有球体和杆体呈一体加 工成型,也有一成型小球焊接于杆端的结构,上述的现有结构具有如下缺 点1. 小球的尺寸较小,小球和阀芯容置孔配合间隙小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因而机械加工难度大,制作成本随之大增;2. 在工作过程中,小球和阀芯间产生滑动而形成磨损,而磨损形成小球 和阀芯容置孔产生间隙,该间隙的增大将影响伺服阀的运行性能。3. 小球磨损后维修困难,通常均需重新加工,增加维护成本;4. 当反馈杆和小球为焊接结构时,存在脱落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夹持式反馈杆, 它能保持反馈杆应有的功能,又能简化和改善反馈杆的制作工艺和维护条 件、减少由于磨损给伺服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构件工作可靠性、并同 时降低制作和维护成本。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夹持式反馈杆包括 有阀芯和反馈杆,,其特点是在阀芯的轴向中心设置有螺孔,反馈杆杆身的 一端穿伸阀芯并垂直贯穿于螺孔,在该螺孔中分别旋设有夹持螺钉,二夹 持螺钉端部分别顶持于反馈杆端部两侧的外表面。当阀芯移动时,经二夹 持螺钉驱动反馈杆,使反馈杆产生弹性变形建立反馈力矩。本技术以夹持结构代替现有的反馈杆端球形构造,能保持反馈杆 应有功能,而夹持结构中反馈杆和夹持螺钉的配合要求不高,大大降低了 加工难度和相应的加工成本,夹持螺钉安装后不易松动产生间隙,即使有 松动也能方便旋动螺钉保持夹紧,从而消除其对阀性能的负面影响,该结 构的维护极为方便,并能从根本上消除小球脱落的恶劣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夹持式反馈杆纵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夹持式反馈杆包括有阀芯1、反馈杆2和二夹持螺钉3、 3'。阀芯1,其外部结构和现有结构相同或相似,本技术的特点是在阀 芯1的阀芯体11轴向中心线上设置有一通孔12,在通孔12中段部分直径 略小处设置有螺孔13,该螺孔13也可为对称的段,两段中间连接有一直径 略大或相同于螺孔13螺纹根径的通孔,在通孔12的中部,设置有容置孔 14,容置孔14的中心线垂直于通孔12的中心线并相交,容置孔14穿过通 孔12并在其内壁上钻设有锥孔。反馈杆2,是一弹性杆件,包括有固定端21、杆身22、圆柱体23、锥 形端24—体成型,其中固定端22和杆身22的结构和现有结构相同或相似;在杆身22的自由 端设置有圆柱体23,圆柱体23的直径略小于阀芯1的容置孔14的孔径,圆柱体23的长度应能穿伸于容置孔14贯穿于通孔12;圆柱体23的前端是 一锥形端24,该锥形端24恰和容置孔14的锥孔对应。二夹持螺钉3、 3'的结构完全相同,包括有支持段3K 31'、螺纹段 32、 32'和旋接槽33、 33'呈一体,支持段31、 31'呈圆柱体,其直径是 略小于螺纹段32、 32'的螺纹根径和对应该段的阀芯1通孔12的直径;二 夹持螺钉3、 3,支持段31、 31'对应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旋接槽33、 33,, 用以借螺丝刀安装或调节夹持螺钉3、 3'。安装时,将反馈杆2的圆柱体23插入阀芯1的容置孔14,并穿过通孔 12,再以锥形端24定位在阀芯1内腔壁部的锥孔中,随后自通孔12的两 端分别旋入夹持螺钉3、 3',直至夹持螺钉3、 3'夹持段31、 31'顶持在 反馈杆2圆柱体23的外表面,夹紧反馈杆2;当阀芯移动时,通过二夹持 螺钉3、 3,可驱动反馈杆2,从而使反馈杆2产生弹性变形达到建立反馈 力矩的功能;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均能方便地旋转二夹持螺钉3、 3',使 反馈杆2和二夹持螺钉3、 3'的接触端面不会松动而产生间隙,消除其对 阀性能的负面影响;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工艺要求不高,安装和维 护也比较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夹持式反馈杆,包括阀芯和反馈杆,其特征在于a.在阀芯(1)的轴向中心设置有螺孔(13);b.反馈杆(2)杆身(22)的一端穿伸阀芯(1)并垂直贯穿于螺孔(13);c.在螺孔(13)中分别旋设有夹持螺钉(3、3’),二夹持螺钉(3、3’)端部分别顶持于反馈杆(2)端部两侧的外表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式反馈杆,其特征是阀芯(1)轴向中心 设置有通孔(12),通孔(12)的中段部分形成有螺孔(1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式反馈杆,其特征是反馈杆(2)的端部 为一直径略大于杆身(22)的圆柱体(23), 二夹持螺钉(3、 3')分别顶持 于圆柱体(23)的圆柱外表面。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夹持式反馈杆,其特征是反馈杆(2)的 圆柱体(23)的前端是一锥形端(24),锥形端(24)顶持在阀芯(1)容置 孔(14)的锥孔中。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式反馈杆,其特征是二夹持螺钉(3、 3') 一端设置有安装或调节用的旋接槽(33、 33'),另一端设置有圆柱形夹持段(31、 31,)。专利摘要一种夹持式反馈杆,主要解决改善制作工艺和改善伺服阀性能等技术问题,其采用技术方案是,在阀芯的轴向设置有螺孔,反馈杆的一端穿伸阀芯并垂直贯穿于螺孔,在螺孔中分别旋设有夹持螺钉,二夹持螺钉端部分别顶持于反馈杆两侧的外表面,适用于各式电液伺服阀。文档编号F15B13/044GK201007296SQ20072006731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3日专利技术者群 方, 王学星, 增 黄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持式反馈杆,包括阀芯和反馈杆,其特征在于:    a.在阀芯(1)的轴向中心设置有螺孔(13);    b.反馈杆(2)杆身(22)的一端穿伸阀芯(1)并垂直贯穿于螺孔(13);    c.在螺孔(13)中分别旋设有夹持螺钉(3、3’),二夹持螺钉(3、3’)端部分别顶持于反馈杆(2)端部两侧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增方群王学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四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