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电气阀门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046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定位器,特别涉及一种与气动执行机构配套使用的智能型电气阀门定位器。它包括分别与含有微处理器MCU的主板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气控阀组、反馈模块及报警模块,所述的气控阀组包括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并在上壳体与中壳体之间设有膜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实现电气阀门定位器国产化,从复杂的内部电路入手,重新设计了定位器内部的反馈电路,在主板控制电路上选用与进口定位器具有同样功能的微处理器MCV,同时改进了加工膜片这个容易磨损部件的材料,因此具有成本低、耐用度高等特点,从而满足国内市场对电气阀门定位器低价位高质量的需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定位器,特别涉及一种与气动执行机构配套使用的智能型电气阀门 定位器。技术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与气动执行机构配套 使用的阀门定位器逐渐由现在的电气阀门定位器取代传统的机械阀门定位器,然而,电气阀 门定位器一般为进口 ,这种进口的电气阀门定位器普遍存在由于内部电路复杂导致成本较高 的问题,因此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对低成本高质量的电气阀门定位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实现电气阀门定位器国产化,从复杂的内部电路入手,重新设计了 定位器内部的反馈电路,在主板控制电路上选用与进口定位器具有同样功能的微处理器 MCV,同时改进了加工膜片这个容易磨损部件的材料,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低, 耐用度高等特点。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型电气阀门定位器;包括分 别与含有微处理器MCU的主板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气控阀组、反馈模块及报警模块,所述的 气控阀组包括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并在上壳体与中壳体之间设有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反馈模块由接插件的1脚XI通过电阻Rl与运放集成块V1B的5脚相连;电阻R4和 电容C2的一端并联后与运放集成块V1B的5脚相连;电阻R4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运 放集成块V1B的6脚通过电容C3接地;运放集成块V1B的7脚通过电阻R3与运放集成块 V1A的3脚相连;电阻R16和R17的一端与运放集成块V1A的3脚相连,电阻R17的另一 端与电阻Rll相连;稳压集成块Dl的8脚通过电阻R2、 R8与运放集成块VIA的8脚相连; 运放集成块V1A的2脚通过电阻R5接地,其4脚直接接地,其8脚通过电容C5接地,其l 脚与三极管V8的1端相连,同时又通过电阻R9和R7与三极管V8的2端相连,三极管V8 的3端通过电阻R10接地;三极管V8的3端通过电阻R7、电容C4与稳压管V4和V5及电 阻R6的一端相连,稳压管V4和V5的另一端与稳压管V6和V7的一端相连,稳压管V6和 V7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ll稳压管VI与电容C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稳压管VI、 二极管V2的一端相连,稳压管V2、 二极管V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相连,电容C6的两 端分别与电感L3的1、 2端相连,电感L3的3、 4端分别通过电感Ll和L2与接插件X2相 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电气阔门定位器的国产化,并具有成本低、耐 用度高等特点,从而满足国内市场对电气阀门定位器低价位高质量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控制原理框图并作为摘要附图。 图2是图1中反馈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技术气控阀组外形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l、 2,本技术包括分别与含有微处理器MCU的主板控制电路1相连接的气 控阀组2、反馈模块3及报警模块4,所述的气控阀组2包括上壳体5、中壳体6和下壳体7, 并在上壳体5与中壳体6之间设有膜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馈模块3由接插件的1脚 XI通过电阻Rl与运放集成块V1B的5脚相连;电阻R4和电容C2的一端并联后与运放集 成块V1B的5脚相连;电阻R4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运放集成块V1B的6脚通过电容 C3接地;运放集成块V1B的7脚通过电阻R3与运放集成块VIA的3脚相连;电阻R16和R17的一端与运放集成块VIA的3脚相连,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电阻Rll相连;稳压集成 块Dl的8脚通过电阻R2、 R8与运放集成块VIA的8脚相连;运放集成块VIA的2脚通过 电阻R5接地,其4脚直接接地,其8脚通过电容C5接地,其1脚与三极管V8的1端相连, 同时又通过电阻R9和R7与三极管V8的2端相连,三极管V8的3端通过电阻R10接地; 三极管V8的3端通过电阻R7、电容C4与稳压管V4和V5及电阻R6的一端相连,稳压管 V4和V5的另一端与稳压管V6和V7的一端相连,稳压管V6和V7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ll 稳压管Vl与电容C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稳压管VI、 二极管V2的一端相连, 稳压管V1、 二极管V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相连,电容C6的两端分别与电感L3的1、 2 端相连,电感L3的3、 4端分别通过电感L1和L2与接插件X2相连接。微处理器MCU是定位器主板控制电路1中的主要器件,在本技术中采用主板电路 中采用的微处理器MCU的型号是MSP430F169。反馈电压信号(D/A信号)首先由微处理器MCU流出,由主板上面的接插件X3 (排针) 经排线流入到反馈模块的接插件X1 (排针)上,然后通过反馈模块上面的U/I部分的稳压集 成块Dl为运放电路提供工作电压,稳压集成块采用的是MAX285芯片,运放集成块Ul (U1A、 U1B)采用MAX4163芯片。首先,电压信号经前期的一级运放部分U1B的管脚5 进入,从管脚7流出,电容C2、 C3起滤波作用;然后进入电压电流转换部分。即从U1A的 管腿3进入,从管腿1流出。三极管V8进行U/I信号转换,三极管V8采用BSP88管。其中 电容C1、 C5起滤波作用,稳压管V4、 V5、 V6、 V7在电路中起到稳压作用,防止大电流反 向流入到V8中使三极管击穿,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最后反馈电流信号经过电感L3流至 接插件X2 (2点),为远端的接受系统提供反馈电流信号(输出电流4一20mA),与此同时, 在接插件X2上接入24V直流电压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定位器主板控制电路接收现场4—20mA电流信号,根据信号将阀门开度分为0—100% (需通过现场程序初始化)后控制定位器中气控阀组的开启。参见图3,由于气控阀组2中的上壳体5与中壳体6之间设有防漏气的膜片8是易磨损 部件,该膜片因气控阀组内的压力大或在装配过程中损坏,而容易压裂。因此本技术的 上壳体5与中壳体6之间设有的膜片8由丁晴胶+衬布制成。该膜片成本低,结实耐用。权利要求1、 一种智能型电气阀门定位器;包括分别与含有微处理器MCU的主板控制电路(1)相连 接的气控阀组(2)、反馈模块(3)及报警模块(4),所述的气控阀组(2)包括上壳体(5)、 中壳体(6)和下壳体(7),并在上壳体(5)与中壳体(6)之间设有膜片(8),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反馈模块(3)由接插件的1脚X1通过电阻R1与运放集成块V1B的5脚相连; 电阻R4和电容C2的一端并联后与运放集成块V1B的5脚相连;电阻R4和电容C2的另 一端接地;运放集成块V1B的6脚通过电容C3接地;运放集成块V1B的7脚通过电阻 R3与运放集成块VIA的3脚相连;电阻R16和R17的一端与运放集成块VIA的3脚相连, 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电阻Rll相连;稳压集成块Dl的8脚通过电阻R2、 R8与运放集成 块V1A的8脚相连;运放集成块V1A的2脚通过电阻R5接地,其4脚直接接地,其8 脚通过电容C5接地,其1脚与三极管V8的1端相连,同时又通过电阻R9和R7与三极 管V8的2端相连,三极管V8的3端通过电阻R10接地;三极管V8的3端通过电阻R7、 电容C4与稳压管V4和V5及电阻R6的一端相连,稳压管V4和V5的另一端与稳压管 V6和V7的一端相连,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电气阀门定位器;包括分别与含有微处理器MCU的主板控制电路(1)相连接的气控阀组(2)、反馈模块(3)及报警模块(4),所述的气控阀组(2)包括上壳体(5)、中壳体(6)和下壳体(7),并在上壳体(5)与中壳体(6)之间设有膜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馈模块(3)由接插件的1脚X1通过电阻R1与运放集成块V1B的5脚相连;电阻R4和电容C2的一端并联后与运放集成块V1B的5脚相连;电阻R4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运放集成块V1B的6脚通过电容C3接地;运放集成块V1B的7脚通过电阻R3与运放集成块V1A的3脚相连;电阻R16和R17的一端与运放集成块V1A的3脚相连,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电阻R11相连;稳压集成块D1的8脚通过电阻R2、R8与运放集成块V1A的8脚相连;运放集成块V1A的2脚通过电阻R5接地,其4脚直接接地,其8脚通过电容C5接地,其1脚与三极管V8的1端相连,同时又通过电阻R9和R7与三极管V8的2端相连,三极管V8的3端通过电阻R10接地;三极管V8的3端通过电阻R7、电容C4与稳压管V4和V5及电阻R6的一端相连,稳压管V4和V5的另一端与稳压管V6和V7的一端相连,稳压管V6和V7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1、稳压管V1与电容C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稳压管V1、二极管V2的一端相连,稳压管V1、二极管V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相连,电容C6的两端分别与电感L3的1、2端相连,电感L3的3、4端分别通过电感L1和L2与接插件X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森王群增赵阳王克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精通控制仪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