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20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3:40
一种汽车座椅模具,它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它包含动模板本体,动模板本体为正方体构件,动模板本体四个角设有导柱孔,动模板本体中间位置设有型芯,型芯上侧对称设有与型芯连通的注塑流道,动模板本体内部上下对称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含冷却进口、冷却出口、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冷却进口设在动模板本体上下两侧,冷却出口设在动模板本体左侧,冷却出口与冷却进口之间通过第一冷却管道连接,第一冷却管道从型芯下部穿过,第二冷却管道设在型芯内部并与第一冷却管道垂直连通。它通过动模板内部设置的第一冷却管道与第二冷却管道相互垂直配合对型芯内部进行冷却,使型芯注塑成型时受热均匀,能提高汽车座椅头枕成型品质。

A Mould for Automobile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汽车座椅头枕是骑车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让头部和颈部更舒适,缓解疲劳;另一个是起着安全保护作用,后者尤为重要。在车祸中,颈部扭伤是最为常见的伤害之一。汽车座椅头枕一般通过模具注塑成型,生产简单方便,目前汽车座椅头枕的模具动模板在进行注塑成型时,由于冷却的不均容易出现成型产品不均匀现象,从而导致成型产品的品质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模具,它能解决目前汽车座椅头枕的模具动模板在进行注塑成型时,由于冷却的不均容易出现成型产品不均匀现象,从而导致成型产品的品质较差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动模板本体,所述动模板本体为正方体构件,动模板本体的四个角处设置有导柱孔,动模板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的上侧对称设置有与型芯连通的注塑流道,所述动模板本体的内部上下对称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含冷却进口、冷却出口、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所述冷却进口设置在动模板本体的上下两侧,所述冷却出口设置在动模板本体的左侧,冷却出口与冷却进口之间通过第一冷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从型芯的下部穿过,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设置在型芯的内部并与第一冷却管道垂直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进口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冷却出口设置在动模板本体的左侧且设置有四个,两个冷却出口通过第一冷却管道与上侧的冷却进口连通,另两个冷却出口通过第一冷却管道与下侧的冷却进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与四个第二冷却管道垂直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一端与动模板本体的背面连通,其另一端设置在型芯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型芯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顶针孔,所述注塑流道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顶针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针孔设置有十一个。进一步的,所述导柱孔的内侧设置有回针孔,所述回针孔分布在动模板本体的上下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进口、冷却出口及第一冷却管道的直径为7-9mm,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的直径为11-13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动模板内部设置的第一冷却管道与第二冷却管道相互垂直配合对型芯内部进行冷却,使得型芯注塑成型时受热均匀,能够有效的提高汽车座椅头枕成型的品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动模板本体1、导柱孔2、型芯3、注塑流道4、冷却机构5、第一顶针孔6、第二顶针孔7、回针孔8、冷却进口51、冷却出口52、第一冷却管道53、第二冷却管道54。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动模板本体1,所述动模板本体1为正方体构件,动模板本体1的四个角处设置有导柱孔2,导柱孔2用于与定模板上的导柱相配合实现模具的合模和开模,动模板本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型芯3,型芯3的形状与汽车座椅头枕的形状相匹配,用于与动模板的型腔配合进行汽车座椅头枕的成型,所述型芯3的上侧对称设置有与型芯3连通的注塑流道4,通过注塑流道4对产品浇注成型,所述动模板本体1的内部上下对称设置有冷却机构5,所述冷却机构5包含冷却进口51、冷却出口52、第一冷却管道53、第二冷却管道54,所述冷却进口51设置在动模板本体1的上下两侧,所述冷却出口52设置在动模板本体1的左侧,冷却出口52与冷却进口51之间通过第一冷却管道53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道53从型芯3的下部穿过,冷却液从冷却进口51进入第一冷却管道53内并从冷却出口52流出实现冷却液循环进行冷却,所述第二冷却管道54设置在型芯3的内部并与第一冷却管道53垂直连通,冷却液从第一冷却管道53在型芯3的内部位置流入第二冷却管道54内,通过垂直设置的第二冷却管道54对型芯3进行进一步冷却。所述冷却进口51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冷却出口52设置在动模板本体1的左侧且设置有四个,两个冷却出口52通过第一冷却管道53与上侧的冷却进口51连通,另两个冷却出口52通过第一冷却管道53与下侧的冷却进口51连通,冷却机构5分为上下两个,冷却液分别从动模板本体1上下两侧的冷却进口51进入第一冷却管道53中,上下两个第一冷却管道53分别对型芯3上下部分分别进行冷却,每个部分通过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冷却管道53进行冷却,并分别通过动模板本体1左侧的冷却出口52流出实现对动模板本体1型芯3的冷却循环。所述第一冷却管道53与四个第二冷却管道54垂直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道54一端与动模板本体1的背面连通,其另一端设置在型芯3的内部,第二冷却管道54与型芯3垂直并伸入型芯3内部,能够在注塑成型时,进一步对型芯3进行冷却。所述型芯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顶针孔6,所述注塑流道4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顶针孔7,所述第一顶针孔6设置有十一个,通过顶针分别对型芯3及注塑流道4进行顶出,脱模简单。所述导柱孔2的内侧设置有回针孔8,所述回针孔8分布在动模板本体1的上下两侧。所述冷却进口51、冷却出口52及第一冷却管道53的直径为7-9mm,所述第二冷却管道54的直径为11-13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在动模板本体1内部设置第一冷却管道53、第二冷却管道54,且第一冷却管道53与第二冷却管道54相互垂直配合,第一冷却管道53对型芯3进行循环冷却,第二冷却管道54伸入型芯的内部进行进一步冷却,使得型芯3在注塑成型时能够受热均匀,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汽车座椅头枕成型的品质。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动模板本体,所述动模板本体为正方体构件,动模板本体的四个角处设置有导柱孔,动模板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的上侧对称设置有与型芯连通的注塑流道,所述动模板本体的内部上下对称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含冷却进口、冷却出口、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所述冷却进口设置在动模板本体的上下两侧,所述冷却出口设置在动模板本体的左侧,冷却出口与冷却进口之间通过第一冷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从型芯的下部穿过,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设置在型芯的内部并与第一冷却管道垂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动模板本体,所述动模板本体为正方体构件,动模板本体的四个角处设置有导柱孔,动模板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的上侧对称设置有与型芯连通的注塑流道,所述动模板本体的内部上下对称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含冷却进口、冷却出口、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所述冷却进口设置在动模板本体的上下两侧,所述冷却出口设置在动模板本体的左侧,冷却出口与冷却进口之间通过第一冷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从型芯的下部穿过,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设置在型芯的内部并与第一冷却管道垂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进口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冷却出口设置在动模板本体的左侧且设置有四个,两个冷却出口通过第一冷却管道与上侧的冷却进口连通,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清凡贾狄鹏王盼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永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