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流道微型单头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7413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热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流道微型单头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一种热流道微型单头加热管结构,包括电阻丝;还包括氧化镁棒,氧化镁棒中间沿径向开有两根相互平行的通孔,电阻丝穿过通孔,形成一个U形的回路;电阻丝两端通过引棒引出,引棒通过法兰固定并与导线连接,氧化镁棒外套设有管状的不锈钢外壳。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造上述加热管结构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过程不需要加氧化镁粉,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电热管内部密度均匀性好,发热均匀、电热管长度一致性好、电热管柔软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流道微型单头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热元件
,尤其涉及一种热流道微型单头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热流道电热元件种类很多,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一款产品普遍存在以下缺点:耗时:制造过程需要加氧化镁粉,因为产品很细很长,导致加氧化镁粉工序花费时间很长,有些特别长的产品甚至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加好氧化镁粉,非常浪费时间。污染:长时间的加氧化镁粉,而且加粉过程中需要震动,导致部分氧化镁粉已粉尘的形式挥发到空气中,造成车间工作环境粉尘过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电热发热不均:因为产品内部空间很小很长,导致氧化镁粉很难均匀的填充到每个缝隙,长时间加粉后导致氧化镁粉粗细颗粒不能很好的均匀分布,从而导致电热管发热不均匀。电热管长度不均:氧化镁粉的不均匀导致缩管之后电热管个体之间的长度不一致,有长有短。电热管折弯性能不好:内部氧化镁粉不均匀导致局部密度过大,折弯的时候局部容易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流道微型单头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热流道微型单头加热管结构,包括电阻丝;还包括氧化镁棒,氧化镁棒中间沿径向开有两根相互平行的通孔,电阻丝穿过通孔,形成一个U形的回路;电阻丝两端通过引棒引出,引棒通过法兰固定并与导线连接,氧化镁棒外套设有管状的不锈钢外壳。作为一种改进,不锈钢外壳内远离引棒端设有绝缘片和底盖。作为一种改进,引出棒后端设有第一塞子。作为一种改进,法兰与引棒间填充有封口材料,起到防潮的作用。作为一种改进,法兰末端设有第二塞子,用于防止封口材料外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造上述加热管结构的方法,步骤为:(1)将两根引棒分别连接于电阻丝的两端,连接好的引棒和电阻丝穿入氧化镁棒的两个孔形成一个U字形的回路;(2)在氧化镁棒末端装入一个紧配的第一塞子,用来固定穿好的电阻丝和引棒,使之不与氧化镁棒相对位移;(3)把穿好的氧化镁棒、电阻丝、引棒、第一塞子装入不锈钢外壳里面;(4)不锈钢外壳有引棒的一端管口压紧,使得塞子在不锈钢外壳里面固定;底部装入绝缘片和不锈钢管底盖;用焊接的方式把不锈钢底盖和不锈钢外壳焊接在一起;(5)缩管机上进行缩管,通过缩管的方式让氧化镁棒粉碎,粉碎的氧化镁粉填充到氧化镁棒的孔中,让电阻丝四周均匀布满氧化镁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制造过程不需要加氧化镁粉,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电热管内部密度均匀性好,发热均匀、电热管长度一致性好、电热管柔软性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成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氧化镁棒的截面图;附图标记:1-底盖,2-绝缘片,3-不锈钢外壳,4-氧化镁棒;5-电阻丝,6-引棒,7-第一塞子,8-法兰;9第二塞子;10-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热流道微型单头加热管结构,包括电阻丝5;还包括氧化镁棒4,氧化镁棒4中间沿径向开有两根相互平行的通孔,电阻丝5穿过通孔,形成一个U形的回路;电阻丝5两端通过引棒6引出,引棒6通过法兰固定并与导线连接,氧化镁棒4外套设有管状的不锈钢外壳3。不锈钢外壳3内远离引棒6端设有绝缘片2和底盖1。引出棒后端设有第一塞子7。法兰与引棒6间填充有封口材料,起到防潮的作用。法兰末端设有第二塞子,用于防止封口材料外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造上述加热管结构的方法,步骤为:(1)将两根引棒6分别连接于电阻丝5的两端,连接好的引棒6和电阻丝5穿入氧化镁棒4的两个孔形成一个U字形的回路;(2)在氧化镁棒4末端装入一个紧配的第一塞子7,用来固定穿好的电阻丝5和引棒6,使之不与氧化镁棒4相对位移;(3)把穿好的氧化镁棒4、电阻丝5、引棒6、第一塞子7装入不锈钢外壳3里面;(4)不锈钢外壳3有引棒6的一端管口压紧,使得塞子在不锈钢外壳3里面固定;底部装入绝缘片2和不锈钢管底盖1;用焊接的方式把不锈钢底盖1和不锈钢外壳3焊接在一起;(5)缩管机上进行缩管,通过缩管的方式让氧化镁棒4粉碎,粉碎的氧化镁粉填充到氧化镁棒4的孔中,让电阻丝5四周均匀布满氧化镁粉。氧化镁棒4的中间两个孔为对称圆形的通孔;氧化镁棒4的横截面为椭圆形,该电阻丝5通过氧化镁棒4的两个孔把若干只氧化镁棒4串联在一起,使得电阻丝5居中性和对称性都很好。引棒6和导线10直接焊接;塞子7与引棒6为过盈配合,目的在于塞子安装好之后不能随便移动;把穿好的氧化镁棒4、电阻丝5、引棒6、塞子7装入不锈钢外壳3里面的时候,不锈钢3的一端套在一个小凸台上,用于确保底部冷端的长度一致性。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流道微型单头加热管结构,包括电阻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化镁棒,氧化镁棒中间沿径向开有两根相互平行的通孔,电阻丝穿过所述通孔,形成一个U形的回路;所述电阻丝两端通过引棒引出,引棒通过法兰固定并与导线连接,氧化镁棒外套设有管状的不锈钢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流道微型单头加热管结构,包括电阻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化镁棒,氧化镁棒中间沿径向开有两根相互平行的通孔,电阻丝穿过所述通孔,形成一个U形的回路;所述电阻丝两端通过引棒引出,引棒通过法兰固定并与导线连接,氧化镁棒外套设有管状的不锈钢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外壳内远离引棒端设有绝缘片和底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棒后端设有第一塞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与引棒间填充有封口材料,起到防潮的作用。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末端设有第二塞子,用于防止封口材料外溢。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永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佐帕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