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10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包括车门框外加强板、车门内蒙皮前段、车门框内加强板和外后视镜加强板;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凹槽;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水平固定于车门内蒙皮前段顶部,所述车门框内加强板和外后视镜加强板安装在车门框外加强板和车门内蒙皮前段相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能够在有限的布置空间里,使用合理的结构,对车门上后视镜安装点的强度进行加强,同时对车门门框的强度进行加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用户对于汽车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后视镜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点强度的高低,对于汽车品质有着一定的影响。现有的车门后视镜安装多采用固定在车门门框上的平板结构,搭配安装简单的加强件对后视镜进行稳定,这种设计会使车门上的后视镜安装的稳定性和车门门框整体的强度较低。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能够在有限的布置空间里,使用合理的结构,对车门上后视镜安装点的强度进行加强,同时对车门门框的强度进行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能够在有限的布置空间里,使用合理的结构,对车门上后视镜安装点的强度进行加强,同时对车门门框的强度进行加强。本技术的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包括车门框外加强板、车门内蒙皮前段、车门框内加强板和外后视镜加强板;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凹槽;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水平固定于车门内蒙皮前段顶部,所述车门框内加强板和外后视镜加强板安装在车门框外加强板和车门内蒙皮前段相连接处。进一步的,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设置有凹槽一端固定在车门内蒙皮前段顶部远离车身一侧。进一步的,所述车门框内加强板一侧安装车门框外加强板与车门内蒙皮前段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外后视镜加强板一侧固定在车门框内加强板上,另一侧固定在车门框外加强板与车门框内加强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外后视镜加强板为两侧带翻边的倒U形结构,与车门框内加强板相连接的翻边上设置有定位孔,车门框内加强板设置有与该定位孔配合的孔。进一步的,所述车门内蒙皮前段和车门框内加强板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的凹槽上、外后视镜加强板的倒U形结构顶部、车门框内加强板中部和车门内蒙皮前段顶部均设置有后视镜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后视镜安装孔至少为3个,呈三角形分布。进一步的,所述车门内蒙皮前段、车门框外加强板和车门内加强板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主体和加强筋上均水平间隔设置有减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通过在车门框外加强板上设置凹槽结构,并在车门框外加强板和车门内蒙皮前段相连接处,设置外后视镜加强板和车门框内加强板,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对外后视镜安装点的强度进行加强,同时对车门框整体的强度进行了加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门框外加强板1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车门内蒙皮前段2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车门框内加强板3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外后视镜加强板40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门框外加强板1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车门内蒙皮前段2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车门框内加强板3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外后视镜加强板4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包括车门框外加强板10、车门内蒙皮前段20、车门框内加强板30和外后视镜加强板40;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凹槽11;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10水平固定于车门内蒙皮前段20顶部,所述车门框内加强板30和外后视镜加强板40安装在车门框外加强板10和车门内蒙皮前段20相连接处。外后视镜的安装在车门框外加强板10上的凹槽11里,这种一体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平板独立安装结构,不仅减少了安装部件,并且有效的提升了安装点的强度,使外后视镜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降低了使用中发生抖动的可能性。同时在车门框外加强板10和车门内蒙皮前段20连接处设置车门框内加强板30和外后视镜加强板40,在有限的布置空间内合理布局,不仅增加了外后视镜安装点的强度,而且提升了整个门框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10设置有凹槽11一端固定在车门内蒙皮前段20顶部远离车身一侧,车门内蒙皮前段20位于前车门的前部,车门框外加强板10和凹槽11设置在车门前部的车身外侧,用于安装后视镜,。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门框内加强板30一侧安装车门框外加强板10与车门内蒙皮前段20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后视镜加强板40一侧固定在车门框内加强板30上,另一侧固定在车门框外加强板10与车门框内加强板30之间,车门框内加强板30和车门框外加强板10通过外后视镜加强板40搭接成一个整体,有效的提升了整个门框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后视镜加强板40为两侧带翻边41的倒U形结构,与车门框内加强板30相连接的翻边上41设置有定位孔1d,车门框内加强板30设置有与该定位孔配合的孔1c,安装时孔1d和孔1c相互配合为孔1。倒U形结构可以有效的提升外后视镜加强板40自身的强度,能使外后视镜加强板40与车门框外加强板10上的凹槽11紧密贴合,提升外后视镜安装点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门内蒙皮前段20和车门框外内强板30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六个定位孔2,车门框内加强板10上的孔为2c,设置在车门框加强板10的右侧、中部上侧以及中部下侧,车门内蒙皮前段20上的孔为2b,设置在车门内蒙皮前段20顶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10的凹槽11上设置有后视镜安装孔3a,外后视镜加强板40的倒U形结构顶部设置有后视镜安装孔3d,车门框内加强板30中部设置有后视镜安装孔3c,车门内蒙皮前段20顶部设置有后视镜安装孔3b,相互配合形成后视镜安装孔3。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视镜安装孔3为3个,呈三角形分布。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门内蒙皮前段20设置有一个定位孔4b,车门框外加强板10设置有一个定位孔4a,车门内加强板30设置有一个定位孔4c,相互配合形成定位孔4。预设的定位孔可以使各组件能精准安装到相应的位置,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10上设置有加强筋12,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10主体和加强筋12上各水平间隔设置有5个减重孔13,该减重孔为条形孔,可以在提升车门框外加强板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框外加强板、车门内蒙皮前段、车门框内加强板和外后视镜加强板;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凹槽;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水平固定于车门内蒙皮前段顶部,所述车门框内加强板和外后视镜加强板安装在车门框外加强板和车门内蒙皮前段相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框外加强板、车门内蒙皮前段、车门框内加强板和外后视镜加强板;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凹槽;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水平固定于车门内蒙皮前段顶部,所述车门框内加强板和外后视镜加强板安装在车门框外加强板和车门内蒙皮前段相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框外加强板设置有凹槽一端固定在车门内蒙皮前段顶部远离车身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框内加强板一侧安装车门框外加强板与车门内蒙皮前段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后视镜加强板一侧固定在车门框内加强板上,另一侧固定在车门框外加强板与车门框内加强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外后视镜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后视镜加强板为两侧带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芹漆银利熊建华朱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