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逆检测线粒体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线粒体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线粒体是一种双层膜结构包被的细胞器,存在于几乎所有种类的真核细胞中。线粒体通过氧化呼吸作用产生三磷酸腺苷(ATP)为细胞提供绝大部分能量。此外,线粒体还与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细胞分化的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直接相关。线粒体形态具有多变性,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代谢状态和细胞状态均会影响线粒体的形态。因此观察线粒体形态和动态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价值。目前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是观察线粒体的重要工具。其中,荧光显微镜和荧光成像法可用于动态、原位、实时的观测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变化,具有独特优势。因此,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此外,红发射分子可以有效避开动物细胞的自发荧光,更能够与单光子成像相辅相成。因此,开发单光子红光发射的可逆靶向线粒体荧光探针具有重要价值。而到目前为止,此类分子的报导依然较少,有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缺乏红光发射线粒体靶向荧光探针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光发射靶向线粒体的可逆荧光探针,响应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光发射靶向线粒体的可逆荧光探针,化学名称为7‑(二乙基氨基‑11H‑茚并[1,2‑b]吡喃‑5‑鎓,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光发射靶向线粒体的可逆荧光探针,化学名称为7-(二乙基氨基-11H-茚并[1,2-b]吡喃-5-鎓,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式(I)。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二乙氨基水杨醛与1-茚酮在三氟乙酸中加热反应,反应完毕后,旋蒸出溶剂,提纯得到7-(二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英,郭丁一,田明刚,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