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76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包括胎面、胎侧、连接胎面和胎侧的胎肩、连接于胎侧下部的胎圈以及骨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骨架结构由一层钢丝胎体帘布、一层尼龙包布层和气密层构成,尼龙包布层填充在气密层和钢丝胎体帘布之间。所述胎圈包括钢圈复合体,钢圈复合体外表面依次反包钢丝胎体帘布和钢丝子口包布,钢丝胎体帘布反包至钢丝子口包布反包端点外端部形成一定距离的断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胎侧部位的骨架材料的强度问题,减少因超载后轮胎胎侧发生U型爆破的可能性,大幅提高了轮胎的承载能力。

Structure of all-steel radial truck ti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ll-steel radial truck tir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tread, sidewall, shoulder connecting tread and sidewall, bead connected to lower side and skeleton structure. The skeleton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keleton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a layer of steel cord, a layer of nylon cladding layer and an air tight layer, and the nylon cladding layer is filled between the air tight layer and the steel cord. The bead comprises a steel ring complex,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teel ring composite is in turn reverse-clad with the steel cord and the steel wire mouth cladding cloth, and the steel wire matrix cord is reverse-clad to the outer end of the reverse end of the steel wire mouth cladding cloth to form a certain distance of breakag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strength problem of the skeleton material at the side of the tire, reduces the possibility of U-shaped blasting on the side of the tire after overloading,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t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属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应用越来越多,对轮胎的骨架结构及其载重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由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骨架结构单一,无太大的技术革新,载重能力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提升,这使得载重能力提升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同时我国超载现象时有发生,每年因超载后轮胎胎侧发生U型爆破造成安全问题不在少数,这使得开发一款轮胎结构承载能力优于普通载重子午线轮胎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解决了胎侧部位的骨架材料的强度问题,减少因超载后轮胎胎侧发生U型爆破的可能性,大幅提高了轮胎的承载能力。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包括胎面、胎侧、连接胎面和胎侧的胎肩、连接于胎侧下部的胎圈以及骨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骨架结构由一层钢丝胎体帘布、一层尼龙包布层和气密层构成,尼龙包布层填充在气密层和钢丝胎体帘布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胎圈包括钢圈复合体,钢圈复合体外表面依次反包钢丝胎体帘布和钢丝子口包布,钢丝胎体帘布反包至钢丝子口包布反包端点外端部形成一定距离的断差。进一步地,在所述钢丝胎体帘布的反包位置外表面包覆胎圈护胶和护布包胶。进一步地,所述钢圈复合体由钢丝圈、上三角胶和下三角胶构成。进一步地,所述钢丝胎体帘布反包至钢丝子口包布反包端点外约15mm处。进一步地,所述胎面包括依次设置的1#带束层、2#带束层和3#带束层,在1#带束层、2#带束层和3#带束层的两端设置垫胶,在1#带束层、2#带束层和3#带束层表面设置胎面基部胶和胎面冠胶。本技术所述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解决了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成品胎胎里露线或胎里显线等质量问题,解决胎侧U型爆破等问题,提高了轮胎的承载性能及其使用寿命,进一步提升了轮胎的安全性能;同时取代露了过渡层胶料、尼龙子口包布,减少加工过程,减少成型工序贴合步骤,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材料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带束层、2-2#带束层、3-3#带束层、4-胎侧、5-钢丝胎体帘布、6-尼龙包布层、7-气密层、8-垫胶、9-胎面基部胶、10-胎面冠胶、11-上三角胶、12-护布包胶、13-胎圈护胶、14-下三角胶、15-钢丝子口包布、16-钢丝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包括胎面、胎侧4、连接胎面和胎侧4的胎肩、连接于胎侧4下部的胎圈以及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由一层钢丝胎体帘布5、一层尼龙包布层6和气密层7构成,尼龙包布层6填充在气密层7和钢丝胎体帘布5之间;所述胎圈包括钢丝圈16、上三角胶11和下三角胶14构成的钢圈复合体,钢圈复合体外表面依次反包钢丝胎体帘布5和钢丝子口包布15,钢丝胎体帘布5反包至钢丝子口包布15反包端点外约15mm处,形成15mm左右断差,取代原过渡层作用,保护气密层胶料不流动进入钢丝胎体帘布5,同时取代保护钢丝子口包布15反包端点及钢丝胎体帘布5的反包位置的保护胎圈部位;在所述钢丝胎体帘布5的反包位置外表面包覆胎圈护胶13和护布包胶12。所述胎面包括依次设置的1#带束层1、2#带束层2和3#带束层3,在1#带束层1、2#带束层2和3#带束层3的两端设置垫胶8,在1#带束层1、2#带束层2和3#带束层3表面设置胎面基部胶9和胎面冠胶10。本技术所述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由一层钢丝胎体帘线和一层尼龙包布层的骨架结构,取消了气密层与胎体帘布之间的过渡层,转而由新增的尼龙包布层取代,且反包保护胎圈部位。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承载性能的提升对胎侧部位的骨架材料强度要求较高,解决胎侧部位的骨架材料强度问题无非就是提高胎体帘线的强度,一是提高胎体帘线单根钢丝强度,二是提高胎体帘线钢丝密度,前者技术、成本要求极高,后者由于目前压延工艺的局限性,提高单层胎体帘线钢丝密度可行性不大。所以通过一层钢丝胎体帘线加一层尼龙包布层的结构有效解决胎侧部位钢丝帘线强度问题。大幅减少因超载后轮胎胎侧发生U型爆破的可能性,大幅提高了轮胎的承载能力。2、由于气密层含有丁基胶与钢丝粘合性能极差所以在气密层与胎体帘布间往往使用过渡层来防止气密层进入钢丝帘布层,此专利技术用尼龙包布层取代了过渡层充当过度层的作用,且在胶料异常流动或材料分布不足的时候也可以防止气密层胶进入钢丝帘布层,有效防止胎里显线或露线等质量问题。3、由于气密层反包至钢丝子口端点外,可有效保护胎圈部位及钢丝子口、胎体帘布的反包端点部位,同时帘布层覆盖到了钢丝子口正包端点部位,可有效的防止子口内裂。4、由于尼龙包布层使用整体一层,取代了原来的过渡层、保护子口正反包位置的尼龙子口等材料,可减少加工过程,减少成型工序贴合步骤,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包括胎面、胎侧(4)、连接胎面和胎侧(4)的胎肩、连接于胎侧(4)下部的胎圈以及骨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骨架结构由一层钢丝胎体帘布(5)、一层尼龙包布层(6)和气密层(7)构成,尼龙包布层(6)填充在气密层(7)和钢丝胎体帘布(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包括胎面、胎侧(4)、连接胎面和胎侧(4)的胎肩、连接于胎侧(4)下部的胎圈以及骨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骨架结构由一层钢丝胎体帘布(5)、一层尼龙包布层(6)和气密层(7)构成,尼龙包布层(6)填充在气密层(7)和钢丝胎体帘布(5)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胎圈包括钢圈复合体,钢圈复合体外表面依次反包钢丝胎体帘布(5)和钢丝子口包布(15),钢丝胎体帘布(5)反包至钢丝子口包布(15)反包端点外端部形成一定距离的断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钢丝胎体帘布(5)的反包位置外表面包覆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时超陆炯周丽琰杨其振赵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