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真空吸塑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11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缝纫真空吸塑鞍座,涉及自行车、摩托车或电动车领域,具体涉及缝纫真空吸塑鞍座,设置有用于与骑行者直接接触的皮革层,所述皮革层通过真空吸塑方式与鞍座的发泡层吸合;所述皮革层包括第一皮层和第二皮层,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相衔接位置的内侧面设置有真空修复层,在所述真空修复层外侧,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缝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缝纫真空吸塑鞍座,能够改善整皮拉伸过大导致皮面变薄容易损坏的问题,利于鞍座整体结构的连接紧密性。

Sewing vacuum suction sadd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wing vacuum suction saddl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icycles, motorcycles or electric vehicles, in particular to a sewing vacuum suction saddl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leather layer for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rider. The leather layer is sucked with the foaming layer of the saddle by a vacuum suction method. The leather layer comprises the first and second skin layers, the first skin layer and the second skin layer. A vacuum repair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connecting position.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vacuum repair layer, the first skin layer is sutur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kin layer. The sewing vacuum suction saddl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problem of skin thinning and easy damage caused by excessive stretching of the whole leather,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tightness of the connection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sad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纫真空吸塑鞍座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摩托车或电动车领域,尤其是涉及缝纫真空吸塑鞍座。
技术介绍
我国人口众多,由于经济因素、交通状况以及其他各项因素的制约,大多数的人们在出行中选择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自行车也由于它的轻便、价格低廉等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我国也因此被称为自行车大国。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粤语通常都这么称呼);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自行车是人类专利技术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它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自行车类产品的研发及技术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鞍座是安装在自行车座管上,用来提供坐姿支撑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然而目前,在自行车、摩托车或电动车领域内,鞍座采用现有的结构时,鞍座表层结构较为单一,并且鞍座表皮与发泡层之间粘接不牢固,容易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出现脱胶的现象,另外,鞍座不易被区分。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设计一款新型鞍座,能够确保鞍座表皮不会产生脱胶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真空吸塑鞍座,能够改善整皮拉伸过大导致皮面变薄容易损坏的问题,利于鞍座整体结构的连接紧密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缝纫真空吸塑鞍座,设置有用于与骑行者直接接触的皮革层,所述皮革层通过真空吸塑方式与鞍座的发泡层吸合;所述皮革层包括第一皮层和第二皮层,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相衔接位置的内侧面设置有真空修复层,在所述真空修复层外侧,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缝合连接。在上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之间设置有缝纫线结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所述缝纫线结构位于鞍座表面。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所述缝纫线结构分布在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之间、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真空修复层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皮层与所述真空修复层之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皮层上设置有图案层和/或色彩层;和/或,所述第二皮层上设置有图案层和/或色彩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所述缝纫真空吸塑鞍座还包括底板层和护边层,所述底板层位于所述发泡层的底部,所述护边层用于包裹鞍座底部边缘,以防止所述皮革层、所述发泡层及所述底板层的边缘外露。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所述护边层与所述底板层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所述缝纫真空吸塑鞍座还包括鞍梁,所述鞍梁位于所述底板层的底部,所述鞍梁与所述底板层固定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层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鞍梁固定连接的闷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所述闷头与所述底板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闷头与所述底板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本技术提供的缝纫真空吸塑鞍座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本技术的缝纫真空吸塑鞍座,设置有用于与骑行者直接接触的皮革层,所述皮革层通过真空吸塑方式与鞍座的发泡层吸合;所述皮革层包括第一皮层和第二皮层,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相衔接位置的内侧面设置有真空修复层,在所述真空修复层外侧,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缝合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的鞍座,将原有皮革层与发泡层直接粘接的技术进行精进,将皮革层设计为两块皮层,并且在两块皮层衔接位置的下方设置真空修复层,该真空修复层能够真空吸附在发泡层上,并且将第一皮层与第二皮层通过缝合的方式连接,真空修复层与缝合处共同利于鞍座的透气性,保证第一皮层和第二皮层之间保持密闭状态,以使生产中的发泡不会外露,提高成品率;另外,第一皮层与第二皮层之间缝合,缝合处的线条较为美观,还可以在第一皮层和/或第二皮层上绘制相应的图案,利于美观,改善单一皮色色彩单调问题;真空修复层保证加工所需真空条件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原料不泄露;同时,整体结构更加新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缝纫真空吸塑鞍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缝纫真空吸塑鞍座的沿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缝纫真空吸塑鞍座的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鞍座;101-皮革层;102-发泡层;103-底板层;104-鞍梁;105-缓冲弹簧;106-闷头;107-真空修复层;108-缝纫线结构;1011-第一皮层;1012-第二皮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缝纫真空吸塑鞍座100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缝纫真空吸塑鞍座100,设置有用于与骑行者直接接触的皮革层101,皮革层101通过真空吸塑方式与鞍座100的发泡层102吸合;皮革层101包括第一皮层1011和第二皮层1012,第一皮层1011与第二皮层1012相衔接位置的内侧面设置有真空修复层107,在真空修复层107外侧,第一皮层1011与第二皮层1012缝合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缝纫真空吸塑鞍座100,将皮革层101分割为第一皮层1011和第二皮层1012,并且在第一皮层1011、第二皮层1012的衔接处下方设置有真空修复层107,该真空修复层107通过真空吸附在发泡层102上,能够确保真空修复层107与发泡层102之间的连接稳固,另外,第一皮层1011与第二皮层1012之间通过缝合技术实现鞍座100表皮的完整性,缝合严密,防止第一皮层1011与第二皮层1012之间发生撕扯开裂,并且,采用第一皮层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真空吸塑鞍座,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与骑行者直接接触的皮革层,所述皮革层通过真空吸塑方式与鞍座的发泡层吸合;所述皮革层包括第一皮层和第二皮层,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相衔接位置的内侧面设置有真空修复层,在所述真空修复层外侧,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缝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真空吸塑鞍座,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与骑行者直接接触的皮革层,所述皮革层通过真空吸塑方式与鞍座的发泡层吸合;所述皮革层包括第一皮层和第二皮层,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相衔接位置的内侧面设置有真空修复层,在所述真空修复层外侧,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缝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真空吸塑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之间设置有缝纫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真空吸塑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线结构位于鞍座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真空吸塑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线结构分布在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第二皮层之间、所述第一皮层与所述真空修复层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皮层与所述真空修复层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真空吸塑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层上设置有图案层和/或色彩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征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嘉思特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