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40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板及内板、设于外板上端与内板固定连接的上框架,内板靠近外板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加强组件及第二加强组件,第一加强组件包括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组件包括第三加强板及第四加强板,上框架靠近内板的一侧设有一第五加强板,第五加强板包括一平板部,以及分别设于平板部上表面及一侧表面的固定部及凸起部,平板部及凸起部上均设有若干第一避让孔及第一加强纹,平板部远离所述凸起部的一侧设有一延长部,延长部上设有若干第二避让孔,延长部靠近所述第二避让孔的边缘处设有朝所述凸起部延伸的第一加强筋,该汽车车门强度及NVH性能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含该汽车车门的汽车。

Automobile doors and car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door, which comprises two relatively arranged outer panels and inner panels, an upper frame fixed at the end of the outer panels and an inner panels. On one side of the inner panels near the outer panels, there is a first reinforcing component and a second reinforcing component. The first reinforc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reinforcing plate and a second reinforc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reinforc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third reinforcing plate and a fourth reinforcing plate, and the A fifth reinforc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near the inner plate, and the fifth reinforcing plate includes a flat plate part, a fixed part and a protrusion part on the upper surface and one side surface of the flat plate respectively. The flat plate part and the protrusion part are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avoidance holes and first reinforcing lines. An extension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far from the protrusion part, and a number of second avoidance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extension part. A first reinforcing rib extending toward the protrusion is arranged near the edge of the second avoidance hole, and the door of the automobile has high strength and NVH performanc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relates to a car containing the car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门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车门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日常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私家车的保有量在连年上升,汽车消费者不仅对汽车有使用性的要求,对其NVH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地要求,提高车身系统的可靠性对提高整车的NVH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的,汽车车门作为车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出入车辆的重要通道,对驾驶员和乘员的安全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保护作用,是汽车被动安全性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对汽车车门进行合理的设计,尽可能避免汽车车门的结构破坏和功能失效对提高整车的可靠性及NVH性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目前常用的汽车车门,强度低,因此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会由于汽车车门的变形而出现晃动与噪音,从而使整车的NVH性能降低,同时给用户带了较差的感知。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种NVH性能及强度高的汽车车门及汽车,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车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板及内板,还包括设于所述外板上端与所述内板固定连接的上框架,所述上框架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外板及所述内板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内板靠近所述外板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加强组件及第二加强组件,所述第一加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内板相对两侧的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相对两侧的第三加强板及第四加强板,所述上框架靠近所述内板的一侧设有一第五加强板,所述第五加强板包括一平板部,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平板部上表面及一侧表面的固定部及凸起部,所述平板部及所述凸起部上均设有若干第一避让孔及第一加强纹,所述平板部远离所述凸起部的一侧设有一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上设有若干第二避让孔,所述延长部靠近所述第二避让孔的边缘处设有朝所述凸起部延伸的第一加强筋。本技术提出的汽车车门,由于所述第一加强组件、所述第二加强组件及所述内板配合作用,以使所述汽车车门的整体的强度及可靠性得以提升;通过所述第五加强板、所述内板及所述外板配合作用,以使所述上框架的整体强度及装配可靠性得以提升;由于所述第五加强板中的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第一加强筋配合作用,以使所述外夹条与所述第五加强板的装配可靠性得以提升,防止所述外夹条在玻璃上升过程中向外翻转而造成汽车车门由于装配间隙出现晃动与噪音,从而使整车的NVH性能得以提升;此外由于设于所述第五加强板上的所述第一避让孔与所述第一加强纹配合作用,在降低所述第五加强板质量的同时能够使所述第五加强板的强度得以提升,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进一步地,所述汽车车门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板与所述第五加强板的外夹条,所述外夹条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板及卡合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卡合板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槽配合作用的卡爪。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加强板靠近所述上框架的一侧设有一第六加强板,所述第六加强板包括一板体、分别设于所述板体中部及边缘处的凸台及延长板,所述凸台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孔,所述延长板朝远离所述凸台的方向延伸,所述板体与所述延长板的连接处设有若干第二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内板包括一内板本体及设于所述内板本体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一底板及一开口,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减重槽及第二加强纹,所述凹槽的内壁上由所述底板朝靠近所述开口的方向上依序设有一第一安装台及第二安装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若干交错设置的第一横板及第一纵板,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一纵板两两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别包括若干交错设置的第二横板及第二纵板,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第二纵板两两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加强板包括一连接杆,以及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杆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架。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加强板包括一连接板,以及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板相对两侧的第二支架,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若干第三加强纹及第二减重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相对的一侧表面还设有一对铰链,所述铰链包括几字形支架,通过转轴与所述几字形支架转动连接的V形安装架。进一步地,所述上框架上设有若干第四加强纹及第三减重槽,所述上框架靠近所述外夹条的一侧还设有一与所述第六加强板配合作用的避让缺口。一种汽车,其中,包括上述的汽车车门,所述汽车车门门固设于车身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汽车车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汽车车门的爆炸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汽车车门中内板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图3中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第一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第二加强板中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中的第三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中的第四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2中的第五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2中的外夹条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汽车车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1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汽车车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板10及内板20,以及设于所述外板10上端与所述内板20固定连接的上框架30,所述上框架30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外板10及所述内板20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内板20靠近所述外板10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加强组件40及第二加强组件50,所述上框架30靠近所述内板20的一侧设有一第五加强板60。所述外板10及所述内板20均由冷轧低碳钢板冲压成形,所述内板20包括一内板本体21及设于所述内板本体21上的凹槽22.。所述凹槽22包括一底板23及一开口24,所述底板23上设有若干第一减重槽231及第二加强纹232,所述第一减重槽231与所述第二加强纹232配合作用,以使所述内板20的质量减轻的同时使所述内板20的强度也得以提升。所述凹槽22的内壁上由所述底板23朝靠近所述开口24的方向上依序设有一第一安装台25及第二安装台26。所述第一安装台25与所述第二安装台26配和作用,以提高所述内板20与所需装配零件的装配精度。本实施例中,所需装配零件为第一加强组件40及第二加强组件50。所述第一加强组件40包括设于所述内板20相对两侧的第一加强板41及第二加强板42。所述第一加强板41包括若干交错设置的第一横板411及第一纵板412,所述第一横板411与所述第一纵板412为一体化成型结构,且两两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42包括若干交错设置的第二横板421及第二纵板422,所述第二横板421与所述第二纵板422为一体化成型结构,且两两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板41及所述第二加强板42配合作用,以提高所述汽车车门两侧边的强度,避免了由于汽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板及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外板上端与所述内板固定连接的上框架,所述上框架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外板及所述内板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内板靠近所述外板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加强组件及第二加强组件,所述第一加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内板相对两侧的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相对两侧的第三加强板及第四加强板,所述上框架靠近所述内板的一侧设有一第五加强板,所述第五加强板包括一平板部,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平板部上表面及一侧表面的固定部及凸起部,所述平板部及所述凸起部上均设有若干第一避让孔及第一加强纹,所述平板部远离所述凸起部的一侧设有一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上设有若干第二避让孔,所述延长部靠近所述第二避让孔的边缘处设有朝所述凸起部延伸的第一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板及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外板上端与所述内板固定连接的上框架,所述上框架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外板及所述内板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内板靠近所述外板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加强组件及第二加强组件,所述第一加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内板相对两侧的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相对两侧的第三加强板及第四加强板,所述上框架靠近所述内板的一侧设有一第五加强板,所述第五加强板包括一平板部,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平板部上表面及一侧表面的固定部及凸起部,所述平板部及所述凸起部上均设有若干第一避让孔及第一加强纹,所述平板部远离所述凸起部的一侧设有一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上设有若干第二避让孔,所述延长部靠近所述第二避让孔的边缘处设有朝所述凸起部延伸的第一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门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板与所述第五加强板的外夹条,所述外夹条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板及卡合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卡合板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槽配合作用的卡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加强板靠近所述上框架的一侧设有一第六加强板,所述第六加强板包括一板体、分别设于所述板体中部及边缘处的凸台及延长板,所述凸台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孔,所述延长板朝远离所述凸台的方向延伸,所述板体与所述延长板的连接处设有若干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桂林邬云峰王亮何伟力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