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门侧碰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83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门侧碰加强结构,它包括:侧围加强组件,所述侧围加强组件包括侧围内板、端部与所述侧围内板端部相固定且与其围成缓冲空间的侧围外板以及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之间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围内板上的侧围加强板,所述侧围加强板将所述缓冲空间分隔成两部分;车门组件,所述车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围外板一侧且与其相对应的车门内板以及与所述车门内板端部相固定且与所述侧围外板相配合的车门外板;内饰配合件;紧固件。变相的增大了车门组件与侧围加强组件的重叠量,从而在发生侧碰时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门侧碰加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侧碰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后门侧碰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据国外机构统计表明,在汽车碰撞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大约有30%为侧面碰撞引发的交通事故。在公路交通发达的美国,平均每年约8000名驾驶员由于侧面碰撞致死,在24000受重伤的人中约有67%的人是由于汽车对汽车的侧面碰撞。我国道路交通较为复杂,这更容易发生车辆的侧面交叉碰撞。我国由于城市道路交通以平面交叉路口为主,碰撞事故发生概率最高大约有1/3是侧面碰撞交通事故。因此,在汽车设计中提高车门的侧碰安全性为研究的热点。现有技术一般都在车门上采用防撞梁或防撞杆结构并尽可能增大门与侧围的重叠量以此来达到侧碰力传递的作用,减少车门形变和对乘员舱的侵入量,这样达到高性能的前提下是高成本的投入,显然不符合企业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后门侧碰加强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门侧碰加强结构,它包括:侧围加强组件,所述侧围加强组件包括侧围内板、端部与所述侧围内板端部相固定且与其围成缓冲空间的侧围外板以及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之间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围内板上的侧围加强板,所述侧围加强板将所述缓冲空间分隔成两部分;车门组件,所述车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围外板一侧且与其相对应的车门内板以及与所述车门内板端部相固定且与所述侧围外板相配合的车门外板;内饰配合件,所述内饰配合件安装在所述侧围外板上,其上开设有容置孔;侧碰加强板,所述侧碰加强板安装在所述车门内板表面;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连接所述侧围加强组件和所述车门组件,其一端安装在所述容置孔内且另一端贯穿所述侧碰加强板。优化地,所述紧固件包括端部安装在所述容置孔内且延伸至贯穿所述侧碰加强板的螺栓、一体设置于所述螺栓周面上且与所述侧碰加强板相接触的支撑限位环以及安装在所述螺栓上的螺母。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门侧碰加强结构,通过将侧围加强组件、车门组件和侧碰加强板等利用紧固件进行连接固定,这样发生侧面碰撞时,紧固件顶在侧围加强组件处发生限位,能够有效阻止车门组件整体对乘员舱的侵入量,变相的增大了车门组件与侧围加强组件的重叠量,从而在发生侧碰时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后门侧碰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后门侧碰加强结构,主要包括侧围加强组件1、车门组件2、内饰配合件3、侧碰加强板4和紧固件5等。其中,侧围加强组件1(即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内板11、侧围外板12和侧围加强板13等,侧围外板12的端部与侧围内板11的端部相固定(可以是焊接等常规方式),从而使得侧围外板12和侧围内板11之间围成缓冲空间10;侧围加强板13的一端固定在侧围内板11和侧围外板12之间(即固定在侧围外板12和侧围内板11相互固定的端部处),而另一端经缓冲空间10延伸至固定在侧围内板11上(通常是内表面上),这样缓冲空间10被侧围加强板13一分为二而形成两个部分。车门组件2包括设置在侧围外板12一侧且与其相对应的车门内板21以及与车门内板21端部相固定且与侧围外板12相配合的车门外板22(即车门外板22可延伸至与侧围外板12的部分相重叠);车门外板22的端部向内弯折而包在车门内板21的端部;实际上,车门组件2和侧围加强组件1之间是具有一定间隙的。内饰配合件3安装在侧围外板12上,其上开设有容置孔31。侧碰加强板4则安装在车门内板21的表面(背离侧围加强组件1的表面),而与容置孔31位置相对应。紧固件5用于连接侧围加强组件1和车门组件2,它的一端安装在容置孔31内而另一端则贯穿侧碰加强板4。这样发生侧面碰撞时,紧固件5顶在侧围加强组件1处发生限位,能够有效阻止车门组件2整体对乘员舱的侵入量,变相的增大了车门组件2与侧围加强组件1的重叠量,从而在发生侧碰时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5包括端部安装在容置孔31内且延伸至贯穿侧碰加强板4的螺栓51、一体设置在螺栓51周面上且与侧碰加强板4相接触(与侧碰加强板4朝向侧围加强组件1的表面相接触)的支撑限位环52以及安装在螺栓51上的螺母53,螺母53旋至与侧碰加强板4相接触而实现侧围加强组件1和车门组件2的牢固连接。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门侧碰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侧围加强组件(1),所述侧围加强组件(1)包括侧围内板(11)、端部与所述侧围内板(11)端部相固定且与其围成缓冲空间(10)的侧围外板(12)以及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围内板(11)和所述侧围外板(12)之间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围内板(11)上的侧围加强板(13),所述侧围加强板(13)将所述缓冲空间(10)分隔成两部分;车门组件(2),所述车门组件(2)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围外板(12)一侧且与其相对应的车门内板(21)以及与所述车门内板(21)端部相固定且与所述侧围外板(12)相配合的车门外板(22);内饰配合件(3),所述内饰配合件(3)安装在所述侧围外板(12)上,其上开设有容置孔(31);侧碰加强板(4),所述侧碰加强板(4)安装在所述车门内板(21)表面;紧固件(5),所述紧固件(5)用于连接所述侧围加强组件(1)和所述车门组件(2),其一端安装在所述容置孔(31)内且另一端贯穿所述侧碰加强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门侧碰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侧围加强组件(1),所述侧围加强组件(1)包括侧围内板(11)、端部与所述侧围内板(11)端部相固定且与其围成缓冲空间(10)的侧围外板(12)以及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围内板(11)和所述侧围外板(12)之间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围内板(11)上的侧围加强板(13),所述侧围加强板(13)将所述缓冲空间(10)分隔成两部分;车门组件(2),所述车门组件(2)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围外板(12)一侧且与其相对应的车门内板(21)以及与所述车门内板(21)端部相固定且与所述侧围外板(12)相配合的车门外板(22);内饰配合件(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力聂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龙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