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河段反虹涵沉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8406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沉管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跨河段反虹涵沉管施工方法,其中,包括水下沟槽的开挖、碎石垫层施工、钢管的准备、钢管沉放、钢管水压试验和回填中粗砂及块石,通过采用钢管在陆地上整体焊接成型,其有接口质量高、对位精准、施工速度快及焊缝质量检测有保障的特点,然后在水中整体下沉,工艺比较简单,施工效率高,更有质量保障,而且大幅缩短工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满足下游急切用水的需求,同时不受特殊天气制约,防洪度汛风险小,不用担心河水上涨,不影响通航,大大增加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河段反虹涵沉管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管工程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跨河段反虹涵沉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沉管法是预制管段沉放法的简称,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其施工顺序是先在船台上或干坞中制作隧道管段(用钢板和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段两端用临时封墙密封后滑移下水(或在坞内放水),使其浮在水中,再拖运到隧道设计位置。定位后,向管段内加载,使其下沉至预先挖好的水底沟槽内。管段逐节沉放,并用水力压接法将相邻管段连接。最后拆除封墙,使各节管段连通成为整体的隧道。在其顶部和外侧用块石覆盖,以保安全。水底隧道的水下段,采用沉管法施工具有较多的优点。50年代起,由于水下连接等关键性技术的突破而普遍采用,现已成为水底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用这种方法建成的隧道称为沉管隧道。但是现有的沉管法需要在水下进行管道的焊接,这样大大提高了出错率和施工难度,而进行整条钢管沉入又无法很好把控调整钢管的同步性,容易导致钢管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河段反虹涵沉管施工方法,其钢管整体焊接沉放,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和施工周期,并且通过分步控制下沉,大大保证了钢管的沉放准确性。为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河段反虹涵沉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沉管施工实现跨河段反虹涵,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水下沟槽的开挖;通过测量水深和考虑历史水位涨幅,选择长臂钩机进行水下沟槽开挖施工。第二步:碎石垫层施工;包括以下步骤:S21:水下沟槽开挖完工后,采用运泥船将级配碎石运至划分好的施工段,先用运泥船自带的卸载装置卸至水下沟槽,直至卸完设计量的90%;S22:待各工区段均完成设计量的90%后,采用长臂挖掘机对级配碎石进行整平;S23:整平完成后,采用测深仪对水下沟槽高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计算需补填的碎石量,然后进行补填及整平。第三步:钢管的准备;当水下沟槽整平后在进行试验和验收时进行钢管的准备,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河段反虹涵沉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沉管施工实现跨河段反虹涵,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水下沟槽的开挖;通过测量水深和考虑历史水位涨幅,选择长臂钩机进行水下沟槽开挖施工。第二步:碎石垫层施工;包括以下步骤:S21:水下沟槽开挖完工后,采用运泥船将级配碎石运至划分好的施工段,先用运泥船自带的卸载装置卸至水下沟槽,直至卸完设计量的90%;S22:待各工区段均完成设计量的90%后,采用长臂挖掘机对级配碎石进行整平;S23:整平完成后,采用测深仪对水下沟槽高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计算需补填的碎石量,然后进行补填及整平。第三步:钢管的准备;当水下沟槽整平后在进行试验和验收时进行钢管的准备,包括以下步骤:S31:将定制钢管运至施工现场,对每节钢管接口打磨除锈后进行钢管焊接;S32:焊接完成后,对钢管进行外观检测和无损检测;S33:检测完成后,在钢管两端封焊盲板,所述盲板上预留有进水口、排水口和排气口,并在陆地上模拟进行水压试验;S34:水压模拟实验合格后,在钢管的焊缝处进行防腐处理。第四步:钢管沉放;钢管准备就绪后,进行钢管的沉放,包括以下步骤:S41:采用吊车在河两岸进行钢管接吊,将钢管吊起至河面上方;S42:采用吊船吊点对钢管进行河面吊放,将钢管吊放到水下沟槽正上方的水面上,使钢管自浮;S43:打开钢管预留的进水口和排气口,往钢管内开始注水;S44:吊船缓缓放松钢索,使钢管缓缓下沉,钢管每下沉200mm,停止放松钢索2min,对钢管、钢索和吊船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钢索继续放松;S45:当钢管管底距离水下沟槽0.2m时,对钢管位置进行检测纠偏,纠偏后将钢管沉放入水下沟槽中。第五步:钢管水压试验;包括以下步骤:S51:对钢管内进行升压,升压速度均匀缓慢,直至1.0Mpa后停止升压,检查钢管焊接口和管身有无破损及漏水现象,且稳定压力10~20min;S52:确定无泄漏无降压后,将钢管内压力下降至0.02MPa,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玮璇詹浩明蔡积翔詹钦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