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的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01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2:34
一种车身的骨架,包括顶部总成1、前端总成2、下车身分总成3和下车身后防撞分总成4。顶部总成包括侧上围主梁12、支撑梁14、后围管梁16和后围加强管梁18。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侧上围主梁,后围管梁与支撑梁平行设置,后围管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各侧上围主梁一端。前端总成包括前端主横梁22、前端主支撑梁24。下车身分总成包括前纵梁32、后纵梁34、中间横梁36、侧围主梁37,中间横梁分别与前纵梁和后纵梁相交,侧围主梁分别设置于后纵梁一侧。下车身后防撞分总成包括后围主横梁42和后围主梁4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简单且稳定,能够达到优化的减震效果,便于实现车身轻量化。

Body skeleton

The frame of a car body includes a top assembly 1, a front assembly 2, a disembarkation assembly 3 and a rear anti-collision assembly 4. The top assembly includes the side-up girder 12, the supporting girder 14, the back-up girder 16 and the back-up girder 18.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ing beam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side-up girder, and the back-up girder is parallel to the supporting beam. The two ends of the back-up girder are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side-up girder respectively. The front end assembly includes a front end main cross beam 22 and a front end main support beam 24. The alighting assembly consists of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32, rear longitudinal beam 34, middle cross beam 36 and side girder 37. The middle cross beam intersects the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respectively, and the side main beam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The rear anti-collision sub-assembly includes the rear main beam 42 and the rear main beam 44. The car body skeleton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and stable structure, can achieve optimized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and is convenient for realizing the lightweight of the ca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的骨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的骨架,尤其涉及电动汽车领域。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在已有的电池技术条件下,只能通过车身轻量化处理实现增加续航里程。而目前电动汽车车身采用承载型或非承载型这两种,非承载型车身的骨架强度较差,车身发生碰撞后,碰撞能量无法有效传递,减震效果不佳,且大部分能量被车身前段吸收,导致车身前段变形严重,无法保证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承载型车身的骨架减震性能良好,但多数结构复杂,使车身重量增加,不利于车身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的骨架,既能达到优化的减震效果,同时实现了车身轻量化。本技术提供的车身的骨架,包括一种用于电动汽车车身的骨架,车身具有一个长度方向、一个宽度方向和一个高度方向。长度方向为车身的纵向方向,宽度方向为车身的横向方向,且垂直于长度方向。车身的骨架包括一个位于车身顶部的顶部总成、一个位于车身前端的前端总成、一个位于车身下部的下车身分总成和一个位于车身后端的下车身后防撞分总成。顶部总成包括两根侧上围主梁、一根支撑梁、一根后围管梁和两根后围加强管梁。两根侧上围主梁分别位于车身顶部的两侧,其均沿长度方向设置且沿着车身的顶部轮廓延伸。侧上围主梁具有靠近车身前端的侧上围主梁第一端和靠近车身后端的侧上围主梁第二端。支撑梁沿宽度方向延伸,且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根侧上围主梁上。后围管梁沿宽度方向延伸,后围管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各侧上围主梁第二端,两根后围加强管梁沿着车身高度方向延伸,且具有后围加强管梁第一端和后围加强管梁第二端,后围加强管梁第一端设置于后围管梁远离车身顶部的一侧。前端总成包括一根前端主横梁和两根前端主支撑梁。前端主横梁沿着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前端主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各侧上围主梁第一端。两根前端主支撑梁均沿着车身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每一根前端主支撑梁具有前端主支撑梁第一端和前端主支撑梁第二端,前端主支撑梁第一端分别与前端主横梁相连。下车身分总成包括两根互相平行的前纵梁、两根互相平行后纵梁和两根平行设置的中间横梁。两根前纵梁均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两根互相平行后纵梁与前纵梁位于同一平面上沿着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后纵梁的间距比前纵梁的间距大,每根后纵梁靠近车身前端一侧上设置有前端主支撑梁第二端。两根平行设置的中间横梁分别沿着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每根中间横梁分别与前纵梁和后纵梁相交。两根侧围主梁分别沿着车身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每根侧围主梁分别设置于后纵梁靠近顶部总成的一侧,与两根弯折形状的主侧围主梁分别设置于后纵梁靠近顶部总成的一侧,且分别连接后纵梁和侧围主梁。下车身后防撞分总成包括一个后围主横梁和一个后围主梁。后围主横梁两端分别连接两根侧围主梁,后围加强管梁靠近车身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后围加强管梁第二端,后围主梁包括一个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端的两个弯折部,各弯折部的一端分别连接主体部,另一端分别连接后围主横梁的两端。在车身的骨架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前端总成还包括一个前大灯安装支撑梁,其为一个闭合框架形状且设置于前端主支撑梁上,将冲撞后的能量通过闭合框架传递给下车身总成和顶端总成,达到更优化的减震吸能效果。在车身的骨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前端总成还包括两根后防撞竖梁和一个支撑横梁,后防撞竖梁沿车身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设置于前端主支撑梁上,后防撞竖梁与前端主支撑梁之间形成倾斜角度,支撑横梁与前端主横梁互相平行,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后防撞竖梁,加强梁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于前端主支撑梁与后防撞竖梁之间,加固前端主支撑梁与后防撞竖梁之间的支撑结构。在车身的骨架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下车身后防撞分总成进一步包括两根防后撞竖梁和后横梁,防后撞竖梁位于主体部远离车身顶端的一侧且沿着高度方向延伸,后横梁与防后撞竖梁相连,加固下车身防撞总成的结构,并扩大辅助吸能结构。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所述后防撞竖梁,加强梁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于前端主支撑梁与后防撞竖梁之间。本技术提供的车身的骨架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提高了整车安全性能,避免了车身受到撞击时发生严重变形。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车身轻量化,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特别适用于电动汽车。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车身的骨架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为车身的骨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车身的骨架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一种分解结构图;图3为车身的骨架中的顶部总成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车身的骨架中的前端总成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车身的骨架中的下车身分总成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车身的骨架中的下车身后防撞分总成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顶部总成12侧上围主梁121侧上围主梁第一端122侧上围主梁第二端14支撑梁16后围管梁18后围加强管梁181后围加强管梁第一端182后围加强管梁第二端2前端总成22前端主横梁24前端主支撑梁241前端主支撑梁第一端242前端主支撑梁第二端26支撑横梁28后防撞竖梁210加强梁212前大灯安装支撑梁3下车身分总成32前纵梁34后纵梁36中间横梁37侧围主梁38主侧围主梁4下车身后防撞分总成44后纵梁42后围主横梁44后围主梁441主体部442弯折部46防后撞竖梁48后横梁X长度方向Y宽度方向Z高度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图1是用于说明车身的骨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车身的骨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一种分解结构图。参照图1和图2,车身具有一个长度方向X,一个宽度方向Y和一个高度方向Z。车身的骨架包括一个位于所述车身顶部的顶部总成1、一个位于车身前端的前端总成2、一个位于车身下部的下车身分总成3、和一个位于车身后端的下车身后防撞分总成4。可以理解,长度方向X沿着车身前端到车身后端的方向,即沿着车身的纵向。宽度方向Y为车身的横向方向。高度方向Z为沿着车身下部到车身顶部的方向。如图3所示,顶部总成1包括两根侧上围主梁12、一根支撑梁14、一根后围管梁16和两根后围加强管梁18。在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侧上围主梁12、支撑梁14、后围管梁16和后围加强管梁18采用中空的管材以便于焊接。中空的管材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形状。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横截面是正方形的管材。两根侧上围主梁12分别位于车身顶部的两侧且沿长度方向X设置并沿着车身的顶部轮廓延伸。在一种车身的骨架的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车身的顶部呈拱形,因此每根侧上围主梁12呈弧形。每根侧上围主梁12具有靠近车身前端的侧上围主梁第一端121和靠近车身后端的侧上围主梁第二端122。支撑梁14沿宽度方向Y延伸且沿着车身顶部的轮廓延伸。由于车身顶部呈拱形,因此支撑梁14呈弧形。支撑梁14的两端可以通过焊接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的骨架,用于电动汽车,所述车身具有一个长度方向(X),一个宽度方向(Y)和一个高度方向(Z),所述骨架包括:一个位于所述车身顶部的顶部总成(1)、一个 位于所述车身前端的前端总成(2)、一个位于所述车身下部的下车身分总成(3)、和一个位于所述车身后端的下车身后防撞分总成(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总成(1)包括:两根侧上围主梁(12),其分别位于所述车身顶部的两侧,所述侧上围主梁(12)沿所述长度方向(X)设置并沿着所述车身的顶部轮廓延伸,每根所述侧上围主梁(12)具有靠近所述车身前端的侧上围主梁第一端(121)和靠近所述车身后端的侧上围主梁第二端(122),一根支撑梁(14),其沿所述宽度方向(Y)延伸,且所述支撑梁(1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侧上围主梁(12)上,一根后围管梁(16),其沿所述宽度方向(Y)延伸,所述后围管梁(16)的两端分别连接各所述侧上围主梁第二端(122),和两根后围加强管梁(18),其均沿着所述车身高度方向(Z)延伸,且具有后围加强管梁第一端(181)和后围加强管梁第二端(182),所述后围加强管梁第一端(181)设置于所述后围管梁(16)远离所述车身顶部的一侧;所述前端总成(2)包括:一根前端主横梁(22),其沿着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Y)延伸,所述前端主横梁(22)的两端分别连接各所述侧上围主梁第一端(121),和两根前端主支撑梁(24),其均沿着所述车身的高度方向(Z)延伸,且每一根前端主支撑梁(24)具有前端主支撑梁第一端(241)和前端主支撑梁第二端(242),所述前端主支撑梁第一端(241)分别与所述前端主横梁(22)相连;所述下车身分总成(3)包括:两根互相平行的前纵梁(32),其均沿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X)延伸,两根互相平行后纵梁(34),其与所述前纵梁(32)位于同一平面上沿着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X)延伸,所述后纵梁(34)的间距比所述前纵梁的间距大,每根所述后纵梁(34)靠近所述车身前端一侧连接所述前端主支撑梁第二端(242),两根平行设置的中间横梁(36),其分别沿着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Y)延伸,并且每根中间横梁(36)分别与所述前纵梁(32)和所述后纵梁(34)相交,两根所述侧围主梁(37),其分别沿着所述车身的高度方向(Z)延伸,且每根侧围主梁(37)分别设置于所述后纵梁(34)靠近所述顶部总成(1)的一侧,和两根弯折形状的主侧围主梁(38),其分别设置所述后纵梁(34)靠近所述顶部总成(1)的一侧,且每根所述主侧围主梁(38)分别连接所述后纵梁(34)和所述侧围主梁(37);所述下车身后防撞分总成(4)包括:一个后围主横梁(42),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根侧围主梁(37),所述后围加强管梁(18)靠近所述车身顶端的一侧连接所述后围加强管梁第二端(182),和一个后围主梁(44),其包括一个主体部和(441)和位于所述主体部(441)两端的两个弯折部(442),所述各弯折部(442)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部(441),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后围主横梁(42)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的骨架,用于电动汽车,所述车身具有一个长度方向(X),一个宽度方向(Y)和一个高度方向(Z),所述骨架包括:一个位于所述车身顶部的顶部总成(1)、一个位于所述车身前端的前端总成(2)、一个位于所述车身下部的下车身分总成(3)、和一个位于所述车身后端的下车身后防撞分总成(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总成(1)包括:两根侧上围主梁(12),其分别位于所述车身顶部的两侧,所述侧上围主梁(12)沿所述长度方向(X)设置并沿着所述车身的顶部轮廓延伸,每根所述侧上围主梁(12)具有靠近所述车身前端的侧上围主梁第一端(121)和靠近所述车身后端的侧上围主梁第二端(122),一根支撑梁(14),其沿所述宽度方向(Y)延伸,且所述支撑梁(1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侧上围主梁(12)上,一根后围管梁(16),其沿所述宽度方向(Y)延伸,所述后围管梁(16)的两端分别连接各所述侧上围主梁第二端(122),和两根后围加强管梁(18),其均沿着所述车身高度方向(Z)延伸,且具有后围加强管梁第一端(181)和后围加强管梁第二端(182),所述后围加强管梁第一端(181)设置于所述后围管梁(16)远离所述车身顶部的一侧;所述前端总成(2)包括:一根前端主横梁(22),其沿着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Y)延伸,所述前端主横梁(22)的两端分别连接各所述侧上围主梁第一端(121),和两根前端主支撑梁(24),其均沿着所述车身的高度方向(Z)延伸,且每一根前端主支撑梁(24)具有前端主支撑梁第一端(241)和前端主支撑梁第二端(242),所述前端主支撑梁第一端(241)分别与所述前端主横梁(22)相连;所述下车身分总成(3)包括:两根互相平行的前纵梁(32),其均沿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X)延伸,两根互相平行后纵梁(34),其与所述前纵梁(32)位于同一平面上沿着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X)延伸,所述后纵梁(34)的间距比所述前纵梁的间距大,每根所述后纵梁(34)靠近所述车身前端一侧连接所述前端主支撑梁第二端(242),两根平行设置的中间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翰许丽丽丁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翼莱新能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