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升水翼的全承载式水翼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4080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02:30
可提升水翼的全承载式水翼车,包括车体,车体左侧前部的外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左支柱,车体右侧前部的外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右支柱,左、右支柱结构相同,对称布置,其中右支柱的顶端套装在右前蜗轮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右支柱的底端通过右铰接轴与右前水翼顶端的中部铰接相连,右支柱外侧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右升降油缸,右升降油缸的缸体的底部与右连接座铰接相连,右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右支柱外侧,右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的顶端与右前水翼的中部铰接相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水翼提供的升力能够将车体托出水面,有效的减小波浪造成的不利影响,而在陆上行驶时,可让水翼以及水上推进装置不会与路面发生干涉的可提升水翼的全承载式水翼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提升水翼的全承载式水翼车
技术介绍
两栖车辆当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其水上航行能力是区别于陆上车辆的主要特征,但由于车长相对波浪波长较小,且水上航行原理局限于排水型(类似于驳船)和滑行型(类似于滑行快艇),因此两栖车辆在波浪中的适航性普遍较差。究其根源在于,水上航行时,车辆的车体一直与水面接触,必然会受到波浪的影响。因此,如何使车辆在水上航行时离开水面,是提升其适航性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水翼艇的航行原理,使得车辆在航行时,其水翼提供的升力能够将车体托出水面,有效的减小波浪造成的不利影响,而在陆上行驶时,可让水翼以及水上推进装置不会与路面发生干涉的可提升水翼的全承载式水翼车。本专利技术的可提升水翼的全承载式水翼车,包括车体,车体的二侧分别设有车轮,车体左侧前部的外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左支柱,车体右侧前部的外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右支柱,右支柱和左支柱的底端位于所述车轮的下方;所述右支柱的顶端套装在右前蜗轮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右前蜗轮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右前蜗轮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与右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相连,右前蜗轮减速器的箱体安装在所述车体内右侧的前部,所述右支柱的底端沿前后水平方向设有右铰接轴,右支柱的底端通过右铰接轴与右前水翼顶端的中部铰接相连,右前水翼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右支柱外侧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右升降油缸,右升降油缸的缸体的底部与右连接座铰接相连,右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右支柱外侧,所述右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右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的顶端与右前水翼的中部铰接相连,右前水翼的上表面为前后二端低、中部向上凸起的弧形面,右前水翼的下表面为一水平面;所述左支柱的顶端套装在左前蜗轮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左前蜗轮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左前蜗轮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与左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相连,左前蜗轮减速器的箱体安装在所述车体内左侧的前部,所述左支柱的底端沿前后水平方向设有左铰接轴,左支柱的底端通过左铰接轴与左前水翼顶端的中部铰接相连,左前水翼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左支柱外侧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左升降油缸,左升降油缸的缸体的底部与左连接座铰接相连,左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左支柱外侧,所述左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左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的顶端与左前水翼的中部铰接相连,左前水翼的上表面为前后二端低、中部向上凸起的弧形面,左前水翼的下表面为一水平面;所述车体内位于后部的右侧安装有右后蜗轮减速器,右后蜗轮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与右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相连,所述车体后端位于右后蜗轮减速器的左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右后支柱安装槽,右后蜗轮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自右向左穿过右后支柱安装槽的右侧壁并伸入右后支柱安装槽内,右后蜗轮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与右后支柱的上部安装相连,右后支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车体内位于后部的左侧安装有左后蜗轮减速器,左后蜗轮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与左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相连,所述车体后端位于左后蜗轮减速器的右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左后支柱安装槽,左后蜗轮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自左向右穿过左后支柱安装槽的右侧壁并伸入左后支柱安装槽内,左后蜗轮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与左后支柱的上部安装相连,左后支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右后支柱为中空的立柱,其内具有空腔,右后支柱的空腔内沿竖直方向可转动地设有右驱动立轴,右驱动立轴的顶端套装有右上从动伞齿轮,右上从动伞齿轮与右上主动伞齿轮相啮合,右上主动伞齿轮套装在右后驱动轴的右端,右后驱动轴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右后驱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右后支柱上部的左侧壁上,右后驱动轴的左端与水翼车的水中驱动系统的动力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右驱动立轴的底端套装有右下主动伞齿轮,右下主动伞齿轮与右下从动伞齿轮相啮合,右下从动伞齿轮套装在右后螺旋桨驱动轴的前端,右后螺旋桨驱动轴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右后螺旋桨驱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右后支柱下部的后侧壁上,右后螺旋桨驱动轴的后端设有右后螺旋桨;所述左后支柱为中空的立柱,其内具有空腔,左后支柱的空腔内沿竖直方向可转动地设有左驱动立轴,左驱动立轴的顶端套装有左上从动伞齿轮,左上从动伞齿轮与左上主动伞齿轮相啮合,左上主动伞齿轮套装在左后驱动轴的左端,左后驱动轴的左端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左后驱动轴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左后支柱上部的右侧壁上,左后驱动轴的右端与水翼车的水中驱动系统的动力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左驱动立轴的底端套装有左下主动伞齿轮,左下主动伞齿轮与左下从动伞齿轮相啮合,左下从动伞齿轮套装在左后螺旋桨驱动轴的前端,左后螺旋桨驱动轴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左后螺旋桨驱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左后支柱下部的后侧壁上,左后螺旋桨驱动轴的后端设有左后螺旋桨;所述右后支柱和所述左后支柱的底端位于所述车轮的下方,右后支柱和左后支柱的底端设有后水翼,后水翼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右后支柱的底端与后水翼顶端的右侧固定相连,所述左后支柱的底端与后水翼顶端的左侧固定相连,后水翼的上表面为前后二端低、中部向上凸起的弧形面,后水翼的下表面为一水平面。本专利技术的可提升水翼的全承载式水翼车,其中所述右支柱和所述左支柱分别为中空的立柱,右支柱、左支柱、所述右后支柱和所述左后支柱分别采用钢材或铝合金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可提升水翼的全承载式水翼车,其中所述右前水翼、与所述左前水翼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后水翼所在的水平面位于右前水翼和左前水翼所在的水平面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可提升水翼的全承载式水翼车,其中设坐标轴的原点0位于所述右支柱沿水平方向横截面的中部,X轴位于前后水平方向,Y轴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则右支柱的侧壁外表面坐标在X轴上的范围为,X轴上的坐标点-500为右支柱的前点,X轴上的坐标点500为右支柱的后点,右支柱的侧壁外表面坐标在Y轴上的范围为,其中右支柱的侧壁外表面坐标在Y轴上的范围为内分为三段,由三种线形构成,分别为:第一段的范围为:xe 第一段的线形为:y= 0.376x+143第二段的范围为:X G 第二段的线形为:x2+y2= 1502第三段的范围为:x e 第三段的线形为:y= -0.0008x2+0.lx+150所述右支柱的侧壁外表面坐标在Y轴上的范围为内分也为三段,由三种线形构成,其线形与右支柱的侧壁外表面坐标在Υ轴上的范围为的线形以X轴为对称轴对称相同;所述左支柱、所述右后支柱和所述左后支柱沿水平方向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右支柱沿水平方向横截面的形状相同。本专利技术的可提升水翼的全承载式水翼车,利用水翼艇的航行原理,使得车辆在航行时,水翼提供的升力能够完全抵消车辆重量,将车体托出水面,并借助水翼支柱的长度远离水面,只有水翼支柱与水面发生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小波浪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波浪阻力等,从而提升车辆在波浪中的适航性。本专利技术的可提升水翼的全承载式水翼车,还可同时满足车辆的陆上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提升水翼的全承载式水翼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车体(1)的二侧分别设有车轮(11),车体(1)左侧前部的外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左支柱(12),车体(1)右侧前部的外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右支柱(2),右支柱(2)和左支柱(12)的底端位于所述车轮(11)的下方;所述右支柱(2)的顶端套装在右前蜗轮减速器(3)的动力输出轴上,右前蜗轮减速器(3)的动力输出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右前蜗轮减速器(3)的动力输入轴与右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相连,右前蜗轮减速器(3)的箱体安装在所述车体(1)内右侧的前部,所述右支柱(2)的底端沿前后水平方向设有右铰接轴(4),右支柱(2)的底端通过右铰接轴(4)与右前水翼(5)顶端的中部铰接相连,右前水翼(5)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右支柱(2)外侧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右升降油缸(6),右升降油缸(6)的缸体的底部与右连接座(7)铰接相连,右连接座(7)固定在所述右支柱(2)外侧,所述右升降油缸(6)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右升降油缸(6)的活塞杆的顶端与右前水翼(5)的中部铰接相连,右前水翼(5)的上表面为前后二端低、中部向上凸起的弧形面,右前水翼(5)的下表面为一水平面;所述左支柱(12)的顶端套装在左前蜗轮减速器(13)的动力输出轴上,左前蜗轮减速器(13)的动力输出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左前蜗轮减速器(13)的动力输入轴与左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相连,左前蜗轮减速器(13)的箱体安装在所述车体(1)内左侧的前部,所述左支柱(12)的底端沿前后水平方向设有左铰接轴(14),左支柱(12)的底端通过左铰接轴(14)与左前水翼(15)顶端的中部铰接相连,左前水翼(15)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左支柱(12)外侧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左升降油缸(16),左升降油缸(16)的缸体的底部与左连接座(17)铰接相连,左连接座(17)固定在所述左支柱(12)外侧,所述左升降油缸(16)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左升降油缸(16)的活塞杆的顶端与左前水翼(15)的中部铰接相连,左前水翼(15)的上表面为前后二端低、中部向上凸起的弧形面,左前水翼(15)的下表面为一水平面;所述车体(1)内位于后部的右侧安装有右后蜗轮减速器(8),右后蜗轮减速器(8)的动力输入轴与右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相连,所述车体(1)后端位于右后蜗轮减速器(8)的左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右后支柱安装槽(9),右后蜗轮减速器(8)的动力输出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自右向左穿过右后支柱安装槽(9)的右侧壁并伸入右后支柱安装槽(9)内,右后蜗轮减速器(8)的动力输出轴与右后支柱(10)的上部安装相连,右后支柱(10)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车体(1)内位于后部的左侧安装有左后蜗轮减速器(18),左后蜗轮减速器(18)的动力输入轴与左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相连,所述车体(1)后端位于左后蜗轮减速器(18)的右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左后支柱安装槽(19),左后蜗轮减速器(18)的动力输出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自左向右穿过左后支柱安装槽(19)的右侧壁并伸入左后支柱安装槽(19)内,左后蜗轮减速器(18)的动力输出轴与左后支柱(20)的上部安装相连,左后支柱(20)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右后支柱(10)为中空的立柱,其内具有空腔,右后支柱(10)的空腔内沿竖直方向可转动地设有右驱动立轴(21),右驱动立轴(21)的顶端套装有右上从动伞齿轮(22),右上从动伞齿轮(22)与右上主动伞齿轮(23)相啮合,右上主动伞齿轮(23)套装在右后驱动轴(24)的右端,右后驱动轴(24)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右后驱动轴(24)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右后支柱(10)上部的左侧壁上,右后驱动轴(24)的左端与水翼车的水中驱动系统的动力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右驱动立轴(21)的底端套装有右下主动伞齿轮(25),右下主动伞齿轮(25)与右下从动伞齿轮(26)相啮合,右下从动伞齿轮(26)套装在右后螺旋桨驱动轴(27)的前端,右后螺旋桨驱动轴(27)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右后螺旋桨驱动轴(27)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右后支柱(10)下部的后侧壁上,右后螺旋桨驱动轴(27)的后端设有右后螺旋桨(28);所述左后支柱(20)为中空的立柱,其内具有空腔,左后支柱(20)的空腔内沿竖直方向可转动地设有左驱动立轴(31),左驱动立轴(31)的顶端套装有左上从动伞齿轮(32),左上从动伞齿轮(32)与左上主动伞齿轮(33)相啮合,左上主动伞齿轮(33)套装在左后驱动轴(34)的左端,左后驱动轴(34)的左端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左后驱动轴(34)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左后支柱(20)上部的右侧壁上,左后驱动轴(34)的右端与水翼车的水中驱动系统的动力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左驱动立轴(31)的底端套装有左下主动伞齿轮(35),左下主动伞齿轮(35)与左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姚新民金毅徐国英李宏马瑾王闯袁磊谭永营石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