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2160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2:22
变速装置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经由扭矩传递机构被从第一轴传递扭矩;筒状的驱动齿轮,安装于第二轴;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齿轮具有:多个外齿,分别与从动齿轮的对应的齿轮齿啮合;嵌合部,形成于驱动齿轮的内周面,并且与该第二轴嵌合,以使该驱动齿轮与第二轴一体地旋转,从驱动齿轮的径向观察,嵌合部的至少从驱动齿轮的轴向上的中央部到与多个外齿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为止的范围,在轴向上与多个外齿不重叠,嵌合部在轴向上相比多个外齿更远离扭矩传递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变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第一轴和经由扭矩传递机构被从第一轴传递扭矩的第二轴的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搭载于车辆的变速装置,已知具有如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带式无级变速器包括:主轴(第一轴),具有主带轮;副轴(第二轴),具有副带轮;传动带,卷挂于主带轮和副带轮。在该无级变速器中,副轴的两端部分别被由外壳支撑的轴承支撑为能够围绕第二轴心旋转。另外,在副轴上安装有构成减速齿轮装置的筒状的驱动齿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50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近年来,车辆的省燃料消耗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该需求,要求将变速装置进一步小型化。为了实现变速装置的小型化,可以考虑通过进一步缩短上述那样的无级变速器的副带轮和驱动齿轮之间的距离,来缩短副轴,从而实现装置整体的紧凑化。然而,在该情况下,因副轴缩短而引起动态刚性提高,从而因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所引起的起振力(啮合力)变大,因此,在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产生的齿轮噪声有可能增大。另一方面,为了降低该齿轮噪声,需要使副轴的质量增加,或者使无级变速器的壳体的刚性变大。然而,若使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装置,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经由扭矩传递机构被从所述第一轴传递扭矩;筒状的驱动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其中,所述驱动齿轮具有:多个外齿,分别与所述从动齿轮的对应的齿轮齿啮合;嵌合部,形成于所述驱动齿轮的内周面,并且与该第二轴嵌合,以使该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轴一体地旋转,从所述驱动齿轮的径向观察,所述嵌合部的至少从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向上的中央部到与多个所述外齿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为止的范围,在所述轴向上与多个所述外齿不重叠,所述嵌合部在所述轴向上相比多个所述外齿更远离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从所述第一轴经由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传递至所述第二轴的扭矩,从该第二轴经由所述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07 JP 2016-1137271.一种变速装置,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经由扭矩传递机构被从所述第一轴传递扭矩;筒状的驱动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其中,所述驱动齿轮具有:多个外齿,分别与所述从动齿轮的对应的齿轮齿啮合;嵌合部,形成于所述驱动齿轮的内周面,并且与该第二轴嵌合,以使该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轴一体地旋转,从所述驱动齿轮的径向观察,所述嵌合部的至少从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向上的中央部到与多个所述外齿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为止的范围,在所述轴向上与多个所述外齿不重叠,所述嵌合部在所述轴向上相比多个所述外齿更远离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从所述第一轴经由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传递至所述第二轴的扭矩,从该第二轴经由所述驱动齿轮的所述嵌合部向多个所述外齿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中,所述驱动齿轮的所述嵌合部以从所述径向观察,所述驱动齿轮的所述嵌合部整体在所述轴向上与多个所述外齿不重叠的方式,形成于该驱动齿轮的内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中,所述驱动齿轮的所述嵌合部是嵌合花键,所述嵌合花键与形成于所述第二轴的外周面的花键以在周向上具有间隙的方式嵌合。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装置,其中,所述变速装置还具有:第一轴承,支撑所述第二轴的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侧的端部;第二轴承,相对于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位于与所述第一轴承相反一侧,支撑与所述第二轴嵌合的所述驱动齿轮的相比多个所述外齿更远离所述扭矩传递机构的部分,所述嵌合部以在所述轴向上相比所述第二轴承更远离所述扭矩传递机构的方式,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田昌希铃木优辅铃木圭介上野雄司安藤隆志木村刚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