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下料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的是线性传动机械手臂
,具体涉及一种上下料机械手。
技术介绍
在线性传动机械手臂领域中,有着三种常用传动方式,一种是滚珠丝杆式、一种是齿轮齿条式、一种是同步轮同步带式。每种传动形式的行程都是根据传动部件来定的,如果需要大行程那么这样体积比行程大,占用空间大,在狭小空间得不到施展。用增程式机械手臂取代传统式手臂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设计一种短小体积并且低成本的方式可以达到超长行程的需求,从而节省了成本和减少占用空间,应用在抓料机器人中具有一定优势。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在台式点胶机的工装上下料,其中的长度行程可以在制定范围内任意设定,并保证精度可靠,加工稳定上下料机械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料机械手,体积小,占用空间少,成本低,以达到超长行程的需求,实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下料机械手,包括主传动模块、第一增程传动模块和第二增程传动模块,所述的主传动模块上设置有主传动模块直线滑块,第一增程传动模块上设置有第一增程传动模块固定板和第一增程传动模块直线 ...
【技术保护点】
1.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动模块(1)、第一增程传动模块(2)和第二增程传动模块(3),所述的主传动模块(1)上设置有主传动模块直线滑块(3‑4),第一增程传动模块(2)上设置有第一增程传动模块固定板(3‑6)和第一增程传动模块直线主滑块(3‑5),第二增程传动模块(3)上设置有第二增程传动模块固定板(3‑7),第一增程传动模块固定板 (3‑6)通过螺丝固定在两个主传动模块直线滑块(3‑4)上,第二增程传动模块固定板(3‑7)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增程传动模块直线主滑块(3‑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动模块(1)、第一增程传动模块(2)和第二增程传动模块(3),所述的主传动模块(1)上设置有主传动模块直线滑块(3-4),第一增程传动模块(2)上设置有第一增程传动模块固定板(3-6)和第一增程传动模块直线主滑块(3-5),第二增程传动模块(3)上设置有第二增程传动模块固定板(3-7),第一增程传动模块固定板(3-6)通过螺丝固定在两个主传动模块直线滑块(3-4)上,第二增程传动模块固定板(3-7)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增程传动模块直线主滑块(3-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传动模块(1)包括第一固定板(4-1)、线性滑块(4-2)、主传动模块直线滑轨(4-3)、主动轮(4-4)、传动同步带(4-5)和第一从动轮(4-6),主传动模块直线滑轨(4-3)、行星减速机(4-7)、第二增程传动模块皮带固定底座(4-9)、第一从动轮固定座(4-11)和钣金防护盖安装座(4-12)均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1)上,伺服电机(4-8)与行星减速机(4-7)通过螺丝相连,主动轮(4-4)固定在行星减速机(4-7)的机轴上,主动轮(4-4)通过传动同步带(4-5)连接第一从动轮(4-6),第一从动轮(4-6)通过等高螺丝固定在第一从动轮固定座(4-11)上,第二增程传动模块皮带夹板(4-10)夹住皮带再通过螺丝与第一从动轮固定座(4-11)相固定,两个线性滑块(4-2)与主传动模块直线滑轨(4-3)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增程传动模块(2)包括第二固定板(5-1)、第一直线导轨(5-2)、第一增程传动模块直线滑块(5-3)、第一防护板(5-4)、第二防护板(5-5)、第二从动轮固定座(5-6)和第三从动轮固定座(5-7),第二固定板(5-1)正面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直线导轨(5-2),两个第一增程传动模块直线滑块(5-3)与第一直线导轨(5-2)滑动配合,第一防护板(5-4)、第二防护板(5-5)通过螺丝分别固定在第二固定板(5-1)两端,第二从动轮固定座(5-6)和第三从动轮固定座(5-7)固定在第二固定板(5-1)的底部,第二从动轮(5-8)、第三从动轮(5-9)分别通过等高螺丝安装在第二从动轮固定座(5-6)和第三从动轮固定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彼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