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模块化线束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296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模块化线束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去六根导线和六个端子,将每根导线的一端都压接端子,端子的拉脱力要达到150N;将上述的导线未压端子的一端穿过护套,并将端子置于护套中;用校直器的卡槽与护套对应后,将密封圈往下推到底;将锁紧盖的凸起部位向内装入护套;焊接前用校直器与护套平面齐平,之后将锁紧盖焊接在护套上;将O型圈套在护套下端的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上;将六根导线理顺,将两两导线靠紧夹在绞线机上进行绞线,绞线的绞距为25‑35mm;将导线上穿耐高温热缩管、吹热缩管,并将导线未压端子的一端压接端子;在热缩管离端子头部5mm处热封;将端子折弯80°,对线束进行整平,利用检测原件对线束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模块化线束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模块化线束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模块化设计,是指将产品的某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将这个子系统作为通用性的模块与其他产品要素进行多种组合,构成新的系统,产生多种不同功能、不同性能的系列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一方面可以缩短产品研发与制造周期,增加产品系列,提高产品质量,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方便重用、升级、维修和产品废弃后的拆卸、回收和处理。如今的汽车线束制造业,汽车线束布线是汽车设计制造的一一个难点,目前,以欧、美、日汽车公司为中心,不断推广使用汽车线束模块化生产方式,模块化生产是将零部件集合成大的总成进行总装的一种方式,现有技术中的模块化线束生产工艺对于线束的个性化适用性不强,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块化线束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模块化线束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去六根导线和六个端子,将每根导线的一端都压接端子,端子的拉脱力要达到150N;(2)将上述的导线未压端子的一端穿过护套,并将端子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模块化线束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去六根导线和六个端子,将每根导线的一端都压接端子,端子的拉脱力要达到150N;(2)将上述的导线未压端子的一端穿过护套,并将端子置于护套中;(3)用校直器的卡槽与护套对应后,将密封圈往下推到底;将锁紧盖的凸起部位向内装入护套;(4)焊接前用校直器与护套平面齐平,之后将锁紧盖焊接在护套上;(5)将O型圈套在护套下端的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上;(6)将六根导线理顺,将两两导线靠紧夹在绞线机上进行绞线,绞线的绞距为25‑35mm;将导线上穿耐高温热缩管、吹热缩管,并将导线未压端子的一端压接端子;(7)在热缩管离端子头部5mm处热封;将端子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模块化线束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去六根导线和六个端子,将每根导线的一端都压接端子,端子的拉脱力要达到150N;(2)将上述的导线未压端子的一端穿过护套,并将端子置于护套中;(3)用校直器的卡槽与护套对应后,将密封圈往下推到底;将锁紧盖的凸起部位向内装入护套;(4)焊接前用校直器与护套平面齐平,之后将锁紧盖焊接在护套上;(5)将O型圈套在护套下端的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上;(6)将六根导线理顺,将两两导线靠紧夹在绞线机上进行绞线,绞线的绞距为25-35mm;将导线上穿耐高温热缩管、吹热缩管,并将导线未压端子的一端压接端子;(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里
申请(专利权)人:比克希汽车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