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55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中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气垫悬置层、通气件和液压悬置层等,当发动机处于低频,高振幅工作状态时,由于晃动使液压油通过惯性通道在上液室和下液室之间流动,液压油通过螺旋下液通道和倾斜上液通道分别向下和向上流动,单向通液阀用于保证液压油沿倾斜上液通道单向通过,由于重力作用液压油易下难上,因此采用螺旋下液通道延缓液压油下移,从而保证液压油均匀的经过惯性通道在上液室和下液室之间流动,使液压悬置层刚度和阻尼衰减振动作用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垫悬置层和液压悬置层交替工作,使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具有较好的隔离振动效果同时具有足够悬置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领域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是由一个多个质量体、弹性体和阻尼组成的多质量系统,发动机是汽车上的一个主要振动源,其振动由动力总成经悬置系统传递给车架或车身,发动机悬置装置是安装在发动机与汽车底盘之间,用于支撑动力总成和隔离发动机振动能量向底盘及车身传递,良好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汽车整车振动和噪声水平,有效改善汽车乘坐舒适性,并且可以延长发动机与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现有发动机悬置装置一般具有较好的隔离振动效果,但悬置刚度小导致限位能力不足,这就导致汽车发生大幅度颠簸时,发动机悬置装置不能有效减小发动机由于惯性作用而发生的较大位移,最终动力总成本身和周围机件相碰撞发生损坏,同时悬置装置也容易因此而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气垫悬置层,所述气垫悬置层包括底层气垫,所述底层气垫的左右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左护翼气垫和右护翼气垫,所述底层气垫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有弧形支撑气垫,所述弧形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气垫悬置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悬置层(1)包括底层气垫(101),所述底层气垫(101)的左右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左护翼气垫(102)和右护翼气垫(103),所述底层气垫(101)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有弧形支撑气垫(104),所述弧形支撑气垫(104)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有承载气垫(105),所述承载气垫(105)的左右侧壁上端分别粘接固定有左斜向气垫(106)和右斜向气垫(107)的一端,所述左斜向气垫(106)的左端和所述右斜向气垫(107)的右端分别与所述左护翼气垫(102)和所述右护翼气垫(103)的内侧壁上端粘接固定,所述左斜向气垫(106)的下表面右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气垫悬置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悬置层(1)包括底层气垫(101),所述底层气垫(101)的左右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左护翼气垫(102)和右护翼气垫(103),所述底层气垫(101)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有弧形支撑气垫(104),所述弧形支撑气垫(104)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有承载气垫(105),所述承载气垫(105)的左右侧壁上端分别粘接固定有左斜向气垫(106)和右斜向气垫(107)的一端,所述左斜向气垫(106)的左端和所述右斜向气垫(107)的右端分别与所述左护翼气垫(102)和所述右护翼气垫(103)的内侧壁上端粘接固定,所述左斜向气垫(106)的下表面右端和所述右斜向气垫(107)的下表面左端分别粘接固定有左斜向支撑气垫(108)和右斜向支撑气垫(109)的一端,所述左斜向支撑气垫(108)和右斜向支撑气垫(10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护翼气垫(102)和所述右护翼气垫(103)的内侧壁下端粘接固定,所述左斜向支撑气垫(108)和所述右斜向支撑气垫(109)的中部均设有通气件(2),所述弧形支撑气垫(104)上均匀设有所述通气件(2);所述通气件(2)包括通气管(201),所述通气管(2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圆环(202);所述气垫悬置层(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悬置层(3),所述液压悬置层(3)包括主液室(301),所述主液室(301)的上部设有附加膜板(302),所述主液室(301)的中部设有惯性通道(303),所述附加膜板(302)和所述惯性通道(303)将所述主液室(301)的内部分割为上液室(304)和下液室(305),所述主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芮忠南孙兰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世界村汽车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