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891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换挡过程中的缓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包括连接杆、外套管、内套管和设置于该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的柔性缓冲件,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外套管顶端;所述柔性缓冲件包括两个连接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的线性缓冲部,两所述线性缓冲部间隔设置将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的空隙分隔出第一缓冲安装槽和第二缓冲安装槽;所述第一缓冲安装槽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安装槽;所述第一缓冲安装槽上安装有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安装槽上安装有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通过所述柔性缓冲件的合理布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后悬置总成需要的布置空间较大等技术问题。

Reduced rear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shifting impac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buffering technology field in the process of automobile shift, in particular to a rear mounting assembly for reducing shift impact, comprising a connecting rod, an outer sleeve, an inner sleeve and a flexible buffer between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inner sleeve,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flexible buff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inner sleeve. There are two linear buffers connecting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inner sleeve. The gap between the inner sleeve and the outer sleeve is separated from the first buffer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second buffer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first buffer installation groove is larger than the second buffer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first buffer installation groove is larger than the second buffer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forward gear buffer is mounted o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backward gear buffer is mounted on the second buffer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flexible buffer is adopted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large layout space required by the rear mount assembly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换挡过程中的缓冲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小发动机的振动对车体的影响,发动机通常采用悬置的安装方法,后悬置总成为连接发动机与车身的一个主要悬置连接件,驾驶室对汽车挡位的控制使动力总车产生的振动就是通过后悬置总成的连接杆传动到整车的;安装时后悬置总成的一端与动力总成连接另一端通过后悬置衬套与车体副车架连接;在换挡过程中后悬置总成的连接杆会发生上、下运动,该连接杆的运动会传递到副车架上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整车的平稳性,为了减轻连接杆运动时对副车架的影响,通常在连接杆尾端设置后悬置衬套,连接杆通过该后悬置衬套与副车架连接;现有后悬置总成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与连接杆11连接的外套管12,与副车架连接的内套管13和连接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的柔性缓冲件14;该柔性缓冲件包括线性限位部141和对称设置于所述内套管上、下两侧的软限位部142,该软限位部柔性大于线性限位部且软限位部中部还设有软限位间隙143,所述线性限位部保证了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间的连接,所述软限位部和所述软限位间隙增加了所述后悬置总成的柔性和所述内套管上、下移动的范围,增大了所述后悬置总成对运动的缓冲能力;但是此种衬套的软限位部形状相同,所述内套管向上或向下的可运动距离相同,所以缓冲能力相同,为满足前进挡位时需要较大的缓冲能力,则需要较大的布置空间;且缓冲时软限位部的初始刚度即为所述线性限位部的刚度,所述软限位间隙的壁接触后立即添加上了所述软限位部对形变的抵抗,冲击较大!同时,此类缓冲结构中,与所述内套管连接的所述软限位部较薄,不利于加工。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急需提供一种新的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通过所述柔性缓冲件的合理布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后悬置总成需要的布置空间较大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包括连接杆、外套管、内套管和设置于该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的柔性缓冲件,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外套管顶端;所述柔性缓冲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的线性缓冲部,各所述线性缓冲部间隔设置将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的空隙分隔出第一缓冲安装槽和第二缓冲安装槽;所述第一缓冲安装槽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安装槽;所述第一缓冲安装槽上安装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前进挡位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安装槽上安装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后退挡位缓冲部;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的中点和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的中点间的连线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朝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包括与所述外套管内壁连接的前软限位段和连接于该前软限位段前端的前初始限位段;所述前软限位段的厚度大于所述前初始限位段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包括与所述外套管内壁连接的后软限位段和连接于该后软限位段下端的后初始限位段;所述后软限位段的厚度大于所述后初始限位段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缓冲件包括两个所述线性缓冲部,两所述线性缓冲部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的外壁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线性连接壁面,两所述线性连接壁面均为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的外壁还包括前进挡位间隔壁面,所述前进挡位间隔壁面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线性连接壁面,所述前进挡位间隔壁面为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的外壁还包括与所述前进挡位间隔壁面相对设置的后退挡位间隔壁面,所述后退挡位间隔壁面的外壁面为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前进挡位间隔壁面与两所述线性连接壁面间平滑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外套管一体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的内壁的横截面为圆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1、本技术采用包括包括连接杆、外套管、内套管和设置于该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的柔性缓冲件,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外套管顶端;所述柔性缓冲件包括两个连接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的线性缓冲部,两所述线性缓冲部间隔设置将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的空隙分隔出第一缓冲安装槽和第二缓冲安装槽;所述第一缓冲安装槽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安装槽;所述第一缓冲安装槽上安装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前进挡位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安装槽上安装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后退挡位缓冲部;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的中点和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的中点间的连线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朝向相同的设计;将所述内套管的在所述外套管中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的高度,使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的可移动距离大于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的可移动距离,减小了后悬置总成在车发动机仓内需要的布置空间,节约了资源。且鉴于汽车使用过程中挂前进挡位的次数远远高于后退挡位的次数,本技术放弃部分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的可移动距离,换来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的可移动距离增加,增加的可移动距离便于在不减弱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的总缓冲能力前提下降低单位距离的缓冲能力,以提高缓冲时的稳定性,提高驾驶体验。2、本技术采用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包括与所述外套管内壁连接的前软限位段和连接于该前软限位段前端的前初始限位段;所述前软限位段的厚度大于所述前初始限位段的厚度的设计;所述前初始限位段变形需要的力小于所述前软限位段变形需要的力,减小了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刚开始变形时作用到所述内套管上的力,使调整到前进挡位时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的作用力逐渐加到所述内套管上,减小对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副车架的冲击;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的分段设计实现了前进换挡过程中动力总成转动时,所述线性缓冲部向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的平滑过渡,有效改善换挡时的冲击感。3、本技术采用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包括与所述外套管内壁连接的后软限位段和连接于该后软限位段下端的后初始限位段;所述后软限位段的厚度大于所述后初始限位段的厚度的设计;所述后初始限位段变形需要的力小于所述后软限位段变形需要的力,减小了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刚开始变形时作用到所述内套管上的力,使调整到后退挡位时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的作用力逐渐加到所述内套管上,减小对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副车架的冲击;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的分段设计实现了换挡过程中动力总成转动时,所述线性缓冲部向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的平滑过渡,有效改善换挡时的冲击感。4、本技术采用所述内套管的外壁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线性连接壁面,两所述线性连接壁面均为平面的设计,使所述线性缓冲部与所述内套管更好的连接,方便加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所述后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所述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所述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视图(图2中A-A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外套管、内套管和设置于该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的柔性缓冲件,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外套管顶端;所述柔性缓冲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的线性缓冲部,各所述线性缓冲部间隔设置将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的空隙分隔出第一缓冲安装槽和第二缓冲安装槽;所述第一缓冲安装槽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安装槽;所述第一缓冲安装槽上安装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前进挡位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安装槽上安装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后退挡位缓冲部;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的中点和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的中点间的连线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朝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外套管、内套管和设置于该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的柔性缓冲件,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外套管顶端;所述柔性缓冲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的线性缓冲部,各所述线性缓冲部间隔设置将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的空隙分隔出第一缓冲安装槽和第二缓冲安装槽;所述第一缓冲安装槽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安装槽;所述第一缓冲安装槽上安装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前进挡位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安装槽上安装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后退挡位缓冲部;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的中点和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的中点间的连线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朝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进挡位缓冲部包括与所述外套管内壁连接的前软限位段和连接于该前软限位段前端的前初始限位段;所述前软限位段的厚度大于所述前初始限位段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减弱换挡冲击的后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退挡位缓冲部包括与所述外套管内壁连接的后软限位段和连接于该后软限位段下端的后初始限位段;所述后软限位段的厚度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