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机器人机械手升降旋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
,特别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机械手升降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消防”即消除防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然狭义的意思在人们认识初期是:(扑灭)火灾的意思。Firecontrol;Firefighting;Fireprotection灭火与防火。亦指灭火、防火人员。郭孝成《浙江光复记》:“卫队及巡警消防,见势已烈,均袖缀白布,以表输诚。”如:必须抓好消防工作。例如:消防车、消防技术。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消防历史,“消防”一词是二十世纪从日本引进的,是一个外来语。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就开始传入日本。“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现代意义的消防可以更深层的理解为消除危险和防止灾难。目前火灾一旦发生,便难以控制,将给受害人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如果仅仅靠消防人员来抢救伤员与控制火势,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人员伤亡。现代生活中火灾的控制迫切需要一种消防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应该具有灵活的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机器人机械手升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1)、右齿条(2)、左齿条(3)、左立板(4)、右立板(5)、齿轮(6)、升降板(7)、第一电机(8)、第一皮带(9)、第二电机(10)、第二皮带(11)、第一转轴(12)、皮带轮(13)、小齿轮(14)、凹字架(15)、第二转轴(16)、轴承(17)和大齿轮(18);所述第一底板(1)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左齿条(3);所述第一底板(1)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右齿条(2);所述右齿条(2)顶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右立板(5);所述左齿条(3)顶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左立板(4);所述右齿条(2)和左齿条(3)上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机器人机械手升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1)、右齿条(2)、左齿条(3)、左立板(4)、右立板(5)、齿轮(6)、升降板(7)、第一电机(8)、第一皮带(9)、第二电机(10)、第二皮带(11)、第一转轴(12)、皮带轮(13)、小齿轮(14)、凹字架(15)、第二转轴(16)、轴承(17)和大齿轮(18);所述第一底板(1)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左齿条(3);所述第一底板(1)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右齿条(2);所述右齿条(2)顶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右立板(5);所述左齿条(3)顶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左立板(4);所述右齿条(2)和左齿条(3)上均啮合连接有一个齿轮(6);所述齿轮(6)之间连接有一个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上均通过第一皮带(9)与对应的齿轮(6)输入轴相连接在一起;所述升降板(7)的下表面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电机(10);所述升降板(7)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凹字架(15);所述凹字架(15)中通过轴承(17)活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转轴(16);所述第二转轴(16)的末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大齿轮(18);所述升降板(7)中活动连接有一个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小齿轮(14),所述小齿轮(14)与大齿轮(18)相互啮合在一起;所述第一转轴(12)的末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皮带轮(13),所述皮带轮(13)通过第二皮带(11)与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相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机器人机械手升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底板(19)、第一滑轮架(20)、第二滑轮架(21)、滑轮(22)、电机座(23)、第三电机(24)、第一伞齿(25)、第二伞齿(26)、第三转轴(27)、第三底板(28)、液压缸(29)和第四底板(30);所述第二转轴(16)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底板(19);所述第二底板(19)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间隔的第一滑轮架(20)和第二滑轮架(21);所述第一滑轮架(20)和第二滑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