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上支撑座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52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4:14
本公开涉及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座和车辆,其中,减震器上支撑座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用于连接减震器的钣金支架(10)和附着在所述钣金支架(10)上的阻尼垫片(20)。在钣金支架上设置阻尼垫片,利用阻尼垫片的吸震降噪作用,降低此区域从路面传递过来的细碎震动,避免产生震动异响,从而降低噪音或消除噪音,提升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Support seat and vehicle on shock absorber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shock absorber upper support seat and a vehicle, wherein the shock absorber upper support seat comprises a sheet metal bracket (10) fixed on the body of the vehicle for connecting the shock absorber and a damper gasket (20) attached to the sheet metal bracket (10). Damping gaskets are installed on the sheet metal bracket to reduce the fine vibration transmitted from the road surface by using the shock absorp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function of the damping gaskets, so as to avoid the abnormal vibration and noise, so as to reduce the noise or eliminate the noise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of drivers and passen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器上支撑座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生产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座和车辆。
技术介绍
为提高乘客的乘车舒适性,车轮和车身之间设置有减震器,减震器在安装时,通常一端连接在车轮上,另一端与车身上的钣金结构件匹配连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的震动通过减震器以及悬架上的弹簧被减弱消耗。但是震动仍旧可以传递到车身钣金结构件,容易产生震动异响,尤其是在道路环境较差时,这种异响会更加明显,容易使乘客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座,以解决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来自车轮处的震动传递至车身钣金结构件,导致产生震动异响,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的问题。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本公开提供的减震器上支撑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座,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用于连接减震器的钣金支架和附着在所述钣金支架上的阻尼垫片。可选地,所述阻尼垫片包括用于吸收震动的减震层和用于抵抗变形的束缚层。可选地,所述束缚层包括铝箔、注塑件和钣金件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束缚层为平板状的铝箔,所述铝箔粘贴在所述减震层。可选地,所述束缚层为与所述钣金支架的安装面形状匹配的注塑件或钣金件,所述减震层与所述束缚层形状相同。可选地,所述减震层和所述束缚层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能够依次穿过二者的卡扣卡接在所述钣金支架上。可选地,所述减震层为贴合于所述束缚层的橡胶。可选地,所述钣金支架包括固定为一体的通风罩下板、前轮罩和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形成有向上凸出的凸台,所述减震器伸入到所述凸台的内侧。可选地,所述阻尼垫片套设在所述凸台的外侧。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轮,连接在所述车轮上的减震器和能够将所述减震器安装在车身上的减震器上支撑座,所述减震器上支撑座为根据以上所述的减震器上支撑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钣金支架上设置阻尼垫片,利用阻尼垫片的吸震降噪作用,降低此区域从路面传递过来的细碎震动,避免产生震动异响,从而降低噪音或消除噪音,提升驾乘人员的舒适性。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减震器上支撑座应用在车辆后车辆的局部视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剖切后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减震器上支撑座的阻尼垫片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减震器上支撑座的阻尼垫片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0钣金支架11通风罩下板12前轮罩13加强板20阻尼垫片21减震层22束缚层23卡扣30减震器40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是指相应零部件在正常使用状态的方向,具体可参考图1的图面方向,“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的减震器上支撑座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用于连接减震器30的钣金支架10和附着在钣金支架10上的阻尼垫片20。具体安装时,减震器30安装在车轮40上并且向上延伸,减震器30的顶部固定在钣金支架10上,阻尼垫片20可以设置在钣金支架10的上部。这样,在钣金支架10上设置阻尼垫片20,利用阻尼垫片20的吸震降噪作用,降低此区域从路面传递过来的细碎震动,避免产生震动异响,从而降低噪音或消除噪音,提升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参照图3和图4,本公开提供的阻尼垫片20可以包括用于吸收震动的减震层21和用于抵抗变形的束缚层22。其中减震层21选用为减震材料,当来自地面的震动传递至钣金支架10时,减震层21可以通过例如弹性变形的方式吸收该震动。而为了避免减震层21过于柔软,容易发生震颤,在减震层21上连接束缚层22,可以避免减震层21过度震动。在具体装配时,减震层21固定于钣金支架10上,束缚层22贴附于减震层21的上方。本公开提供的阻尼垫片20是对经过了减震器30减震后的震动的进一步处理,该部分震动较小,即为上述的细碎震动,因此,减震层21可以吸收该细碎震动,而束缚层22可以避免减震层21本身产生的震动产生噪音。下面结合附图分别介绍减震层21和束缚层22的具体结构,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吸震降噪的效果,减震层21和束缚层22之间相接触的表面紧密贴合,能够避免二者的配合不紧密导致产生不必要的震动。如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减震层21选用为减震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减震材料为橡胶,橡胶的可塑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强度,既能够具有减震作用,也能够避免过度变形。例如,该橡胶可以为丁基胶,丁基胶具有耐热、耐老化、吸震能力强等优点,且材料容易从市面获得。束缚层22的材料可以为多种形式,例如可以包括铝箔、注塑件和钣金件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注塑件可以为塑料件。另外,束缚层22本身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为多层结构,例如可以为铝箔和注塑件叠置而成的分层结构。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束缚层22可以为平板状的铝箔,铝箔粘贴在减震层21,在这种情况下,减震层21也为平板状,尤其适用于钣金支架10的安装面平整度较高的情况。铝箔材料成本较低,且成型容易,平板状的减震层21和平板状的束缚层22组装简单,在组装时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将铝箔固定在减震层21上。当减震层21为例如丁基胶等橡胶材质时,可以利用胶体本身的粘性与铝箔粘接。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束缚层22可以为与钣金支架10的安装面形状匹配的注塑件或钣金件,在这种情况下,减震层21也被设计为相同的形状,尤其适用于钣金支架10的安装面平整度较低的情况。注塑件或钣金件按照钣金支架10的配合面开模成型,使得钣金支架10、减震层21和束缚层22依次贴合设置,以达到贴合度高、安装牢固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钣金支架10的安装面指的是其用于安装阻尼垫片20的表面,在图4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减震层21和束缚层22的安装平面形成为弯曲形状,且侧边形成有翻边,这些结构均为了匹配钣金支架10的安装面而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减震器上支撑座还包括卡扣23,由注塑件或钣金件构成的束缚层22与减震层21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能够依次穿过二者的卡扣23卡接在钣金支架10上,安装过程便捷方便,且对钣金支架的结构无特殊形状要求,只需开孔使卡扣23穿过即可。此外,这种情况下,在减震器上支撑座需要维修保养时,可以很方便地将卡扣23、减震层21和束缚层22拆卸。如图1和图2所示,钣金支架10可以包括固定为一体的通风罩下板11、前轮罩12和加强板13,三者可以通过焊接的形式紧固连接。参照图2,加强板13形成有向上凸出的凸台,减震器30伸入到凸台的内侧,即,凸台可以形成为对减震器30安装定位的容纳区域,可以确保减震器30安装精度。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阻尼垫片20套设在凸台的外侧,可以通过凸台对阻尼垫片20限位。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阻尼垫片20低于凸台的顶面,其不会占据减震器上支撑座的高度上的空间。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用于连接减震器(30)的钣金支架(10)和附着在所述钣金支架(10)上的阻尼垫片(20),其中,所述减震器(30)安装在车轮(40)上并向上延伸,所述减震器(30)的顶部固定在所述钣金支架(10)上,所述阻尼垫片(20)固定在所述钣金支架(10)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用于连接减震器(30)的钣金支架(10)和附着在所述钣金支架(10)上的阻尼垫片(20),其中,所述减震器(30)安装在车轮(40)上并向上延伸,所述减震器(30)的顶部固定在所述钣金支架(10)上,所述阻尼垫片(20)固定在所述钣金支架(10)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上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垫片(20)包括用于吸收震动的减震层(21)和用于抵抗变形的束缚层(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上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层(22)包括铝箔、注塑件和钣金件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上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层(22)为平板状的铝箔,所述铝箔粘贴在所述减震层(2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上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层(22)为与所述钣金支架(10)的安装面形状匹配的注塑件或钣金件,所述减震层(21)与所述束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连坡娄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