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轨磁浮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常导电磁悬浮和直线感应电机驱动的磁浮交通模式中轨道的F形铁磁性钢轨(以下简称F轨)的 接缝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F轨接缝结构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应用常导电磁悬浮技术设计的低速磁浮交通系统采用了车载悬浮电 磁铁与轨道(F轨)吸引,利用直线感应电机驱动实现以100km/h上下的 运行速度。磁浮车辆的悬浮磁铁与F轨之间保持着8. Omrn的间隙(悬浮状 态),而导向则依靠悬浮磁铁的偏心恢复力使车体回到原来的位置,称之 为被动导向。如图1所示,车载悬浮电磁铁3相对于F轨7的磁极8,而 车载制动器6与F轨7的磁极8仅留有很小的间隙。这样的车辆与轨道的 几何位置设计决定了 F轨须处于良好的安装位置,否则必然产生车辆与轨 道的碰撞现象。F轨的安装是通过横向轨枕2以高强度螺栓固定的方式形成轨排,然 后与轨道梁螺栓固定。这样的安装方式就存在着F轨对中调整问题,不但 要在竖向(Z向)和横向(Y向)使每根F轨对中,而且要兼顾到F轨在 纵向(X向)的温差伸縮调整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日本专利JP4-153401、 JP2003-184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常导电磁悬浮技术设计的低速磁浮系统F轨接缝结构,包括:在F轨端部铣出的镶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镶嵌面是指在F轨的一端形成凸出衔接部,该凸出衔接部的端部为圆弧端面或平面,并且在该凸出衔接部与F轨本体上下两端形成的台阶处形成圆弧端面或平面;在所述F轨的另一端的端面形成与所述凸出衔接部及台阶处的圆弧端面或平面相适配的凹部及圆弧形端面或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