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精确的车道连接之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162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造位置准确地连接轨道车辆车道的方法,特别是磁悬浮轨道,在一个横梁(1)和至少一个直接或凭藉托架(2)固定在横梁(1)上基本穿行并且沿横梁(1)纵向经过的悬挂式部件(40)之间引导车辆,该悬挂式部件(40)具有导向元件和/或驱动元件,其中,悬挂式部件(40)或托架(2)与一个水平扭转和/或垂直扭转的预应力元件(11~18)固定在横梁(1)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描述了一个相应的车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磁悬浮轨道,在一个横梁和至少一个直接或凭藉托架固定在横梁上基本穿行并且沿横梁纵向经过的悬挂式部件之间引导车辆,该悬挂式部件具有导向元件和/或驱动元件。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个相应的车道。
技术介绍
德国专利文献DE4115936A1公开了一种用于磁悬车辆车道的横梁,称之为功能模件的悬挂式部件,全面对于车道横梁校准,并且难免符合预应力和铸模,固定在此横梁上,或者固定在与混凝土横梁紧密结合的悬挂式部件上,或者凭藉预应力钢筋,固紧在车道横梁上,预应力钢筋按横截方向纵向延伸,并且可以通过车道横梁上盖板固紧。预应力钢筋在这方面可以适合于固紧两个彼此并行,而且相应地配置在横梁盖板一端的功能模件。这方面的缺点是预应力钢筋终端很难接触,该终端突入功能模件内,而且由于位置狭窄,很难进行机械拉紧之施工操作。另外,当车道交通繁忙时,由于尚有足够的预应力存在,几乎不可能进行检验,因为预应力钢筋的固定情况几乎不能洞察。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就是提供一个车道及其制造方法,使悬挂式部件能简单地固定在车道横梁上,并能进行监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车道及其制造方法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把一个悬挂式部件直接或凭藉托架固定在一个横梁上,悬挂式部件的走向是沿着横梁纵向进行的,悬挂式部件具有导向元件和/或驱动元件,导向元件主要的应该是侧导轨和滑动板,磁驱动装置的定子就是驱动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悬挂式部件是直接或间接地凭藉托架与一个水平扭转的和/或垂直扭转的预应力元件固定在横梁上。通过水平扭转和垂直扭转的预应力元件可以把预应力元件引导入一个横梁范围内;在这个横梁范围内可以很简单地进行安装,此外,这个范围可以设置得,通过简单的目视检查就可以对它进行检验,因此就能确定,是否可能还有足够的预应力。而且用施加预应力装置安装,在这种地方与悬挂式部件或托架之内的范围相比较,大大地简化了。悬挂式部件和托架不必特别为预应力留有空间,使其自身的功能受到约束,基本上横向朝着横梁纵轴,并且大多数情况处于横梁上翼缘范围内的预应力元件,把托架和悬挂式部件拉紧得特别可靠,这种情况,当每个预应力元件用于只固定一个托架或者一个悬挂式部件时,特别是这样的,预应力元件的预应力单独导入一个托架或一个悬挂式部件内完全受这个范围支配。如果预应力松弛或失灵,则仅仅涉及一个托架或悬挂式部件,而不像传统的建筑方式那样涉及两个彼此对立的托架/悬挂式部件。如果一个托架受多个预应力元件拉紧,则当这些预应力至少在一个平面内基本对称地彼此相对扭转时很有利,因此预应力引导作用再次受到有利的影响。因为安装迅速,操作可靠,如果预应力元件受张力楔拉紧,就显示出特别有利,特别是如果预应力元件由绞合线或单绞合线或复合绞合线构成,则受张力楔张拉,是一种很迅速可靠的安装方式。在这方面可以使用传统的张力楔和施加预应力装置。有利的方式是把预应力元件固紧在与悬挂式部件反向的预应力元件终端,这样就可以按特别简单的方式配置施加预应力装置,在托架范围或悬挂式部件范围内只需要简单地拉紧预应力元件。基本的拉紧过程和拉紧的预应力元件的固定,在易于接触的横梁范围中进行。在一些应用场合中,如果预应力元件固紧在朝向悬挂式部件的终端,也就可能是有利的,这一点,当托架首先固紧在横梁上,接着把悬挂式部件安装到托架上时,就特别是这样的情况。预应力元件的固定轴承在这个时候处于与悬挂式部件或托架反向的预应力元件终端,预应力元件在建立横梁时就牢固地固定在横梁中,对于预应力元件以后需要调换时,如果预应力元件以及其固定轴承终止在横梁的接触点上并且能够由这个接触点出发进行调换的话,也具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轨道车辆车道,特别是磁悬浮轨道,具有一个横梁和至少一个或凭藉托架固定在横梁上的悬挂式部件,悬挂式部件用于引导车辆;所以在悬挂式部件上沿着其纵截方向配置有导向元件和/或驱动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悬挂式部件或托架与一个水平扭转和/或垂直扭转的预应力元件固定在横梁上。通过预应力元件的扭转,预应力元件至少有一个终端处于一个可以很简便地固紧预应力元件并且以后可以进行检验的范围中。按照技术水平,在横梁上把两个彼此对立的托架或悬挂式部件与一个预应力元件连接,通过预应力元件的扭转,一个预应力元件只配置给一个托架或一个悬挂式部件,当预应力元件的一个终端使托架或悬挂式元件固定在横梁上时,预应力元件的另一个终端在预应力元件允许的曲率范围内,安置到一个能够很好接触预应力元件的横梁范围中。如果横梁是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那就特别有利。在混凝土预制构件中设置预应力元件,可以通过在横梁浇铸时置入的包壳管来进行。预应力元件的一端可以有选择地在浇铸时固定在混凝土预制构件中,并且从混凝土预制构件中出来以便以后固紧托架或悬挂式部件。预应力元件最好是预应力钢丝、预应力钢筋,或预应力绞合线,特别是预应力绞合线很有效地适用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应力元件,预应力绞合线可以相当无问题地使之弯曲,并且水平扭转地和/或垂直扭转地安置到横梁中。预应力绞合线可以作为单绞合线或复合绞合线使用,一根单绞合线一般有七根钢丝,有多根单绞合线的钢丝束称之为复合绞合线,在个别应用场合,最好使用多根单绞合线,以便达到应力均匀,并且当预应力元件发生故障时,通过剩余的预应力元件以保证托架或悬挂式部件的应急承载能力。如果预应力元件在对悬挂式部件反向的终端有一个预应力锚栓,就可以把预应力元件固紧在横梁的一个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对施加预应力装置留有足够的位置;而且在托架上或在悬挂式部件上配置有固定锚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应用实施例就是在对悬挂式部件相向的终端设置预应力元件,以便能够装配一个预应力锚栓。在这种情况下,托架或悬挂式部件的应力作用,在托架上或在悬挂式部件上自动进行。如果使用一个公开的托架,以便能够在此装配施加预应力装置,这种情况就特别适宜,在应力作用之后才有效地把悬挂式部件安装到托架上。最好是预应力锚栓由张力楔构成。张力楔连同一个锥形机件共同作用,并且特别在施加有预应力的情况下夹紧预应力绞合线。如果预应力元件终止在面向悬挂式部件的横梁外边,那未从横梁外边出发就能很简单地固定预应力元件,并且在必要时给预应力元件施加预应力,另外,还很容易检验预应力元件,因为常常只要一看就能判定,是否预应力元件施加有预应力还是消失了应力。在一个特别的结构设计中,预应力元件终止在横梁的一个间隙中,此处可以简明地设计预应力元件。最好是从间隙侧面来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元件终端在此处防止了腐蚀和损害。为了面对横梁更好地固定预应力元件,有效地配置了一个壁柱,预应力元件就在这个壁柱上终止。在个别的应用场合,如果预应力元件用纤维增强型塑料制造的话,则具有优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预应力元件曲率能够很容易地实现。为了能够从悬挂式部件或托架的侧面出发给预应力元件施加预应力,如果悬挂式部件,特别是侧导元件有孔口的话,就很有利。通过这个孔口可以把施加预应力装置装配在预应力元件上。如果从预应力元件另一终端侧面出发施加预应力,这种孔口也是有利的。这样就特别容易通过侧导元件的孔口来引导并在必要时调换预应力元件。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有说明。附图说明图1表示带有托架的横梁俯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带有悬挂式部件的横梁俯视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制造位置准确地连接轨道车辆车道的方法,特别是一个磁悬浮轨道,在一个横梁(1)和至少一个直接或凭籍托架(2)固定在横梁(1)上基本穿行并且沿着横梁(1)纵向经过的悬挂式部件(40)之间引导车辆,悬挂式部件(40)具有导向元件和/或驱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悬挂式部件(40)或托架(2)与一个水平扭转和/或垂直扭转的预应力元件(11~18)固定在横梁(1)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迪特尔赖歇尔拉尔夫魏德霍森
申请(专利权)人:马克斯博革建筑两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