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轴承径向游隙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131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8:33
一种全自动轴承径向游隙检测仪,包括立架,所述立架上方固定有检测座;所述检测座上表面设有一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顶进口、顶出口,顶进口与顶出口皆与检测槽相贯通;所述检测槽底面中部位置设有一V型嵌口;所述检测槽槽口位置固定有一位于V型嵌口正上方的测量传感器;所述检测座后侧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检测座后侧侧板上固定有一与检测槽相贯通的导向管,导向管位置与V型嵌口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一与导向管相匹配的顶柱;所述顶柱前端设有一与其同轴的定位凸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自动轴承径向游隙检测仪能够自动检测出轴承游隙,检测效率极高,且能够对轴承进行多角度检测,从而保证轴承游隙的检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轴承径向游隙检测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轴承径向游隙检测仪。
技术介绍
轴承径向游隙是轴承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壳体之间的间隙,运转时的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皆有影响,一般在检测轴承径向游隙时主要通过手动检测,其中一种方法是工作人员一手握住轴承的内圈,另一手拨动轴承的外圈,感觉是否有卡涩现象,但这种根本无法检测出准确的数值,另一种方法则是通过手握住测量传感器进行检测,当测量传感器每一次得出一个数值后,工作人员便手动记录一个数值,当测出多个数值后,再取平均值,与标准值对比,查看是否及格,由此可知,整个检测流程依靠人工输出,而人工操作不可避免会出现失误,每一次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存在较大的隐患,且工作人员的体力是有限的,随着检测时间的推移,当工作人员开始疲惫后,工作人员的出错率便会逐渐上升,严重影响检测质量,无法保证整体的检测结果,随着工作人员开始疲惫,检测效率也会逐渐降低,导致检测效率无法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轴承径向游隙检测仪,它能够自动检测出轴承径向游隙,检测效率极高,且能够对轴承进行多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轴承径向游隙检测仪,包括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上方固定有检测座;所述检测座上表面设有一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顶进口、顶出口,顶进口与顶出口皆与检测槽相贯通;所述检测槽底面中部位置设有一V型嵌口;所述检测槽槽口位置固定有一位于V型嵌口正上方的测量传感器;所述检测座后侧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检测座后侧侧板上固定有一与检测槽相贯通的导向管,导向管位置与V型嵌口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一与导向管相匹配的顶柱;所述顶柱前端设有一与其同轴的定位凸台;所述检测座下表面设有一V型嵌口相贯通的活动孔;所述检测座下方设有与活动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轴承径向游隙检测仪,包括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上方固定有检测座;所述检测座上表面设有一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顶进口、顶出口,顶进口与顶出口皆与检测槽相贯通;所述检测槽底面中部位置设有一V型嵌口;所述检测槽槽口位置固定有一位于V型嵌口正上方的测量传感器;所述检测座后侧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检测座后侧侧板上固定有一与检测槽相贯通的导向管,导向管位置与V型嵌口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一与导向管相匹配的顶柱;所述顶柱前端设有一与其同轴的定位凸台;所述检测座下表面设有一V型嵌口相贯通的活动孔;所述检测座下方设有与活动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王超郑博文钟育德朱玲飞朱莉罗邦宁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台州市德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