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全表面接触球轴承,涉及滚动轴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球轴承。
技术介绍
通过观测发现滚动体表面磨损区域相对集中,磨损区内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疲劳磨损,同一轴承内的滚动体表面都具有该特征。轴承滚道的结构直接影响滚动体在轴承内部的状态,目前球轴承滚动体在滚道间的旋滚形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表面接触点受高频次的接触应力,造成磨损区域相对固定,降低了滚动体及滚道的使用寿命,影响整个轴承使用性能;此外,球轴承的径向承载能力较小,若出现复杂重载状况,容易导致润滑油膜破裂,润滑失效,直接降低滚动体寿命,影响整个轴承寿命。专利号为CN104956105A和CN105209773A的专利技术专利分别公开了一种新型球轴承。前者利用多点接触能确保当作用大的径向负载使得球的滚动面与内圈滚道底部接触的情况下,能防止球的滚动面的损伤;后者改善了轴承运动过程中的润滑环境,提高了轴承工作的润滑效果。这两种轴承都没有解决滚动体在转动过程中接触磨损轨迹集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非对称锥面的滚道设计,实现轴承工作过程中,滚道能够与滚动体全表面进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表面接触球轴承,其组成包括外圈1、保持架2、滚动体3、内圈4;其特征是:所述外圈1内周面滚道为非对称锥面;所述内圈4外周面滚道为圆弧面;所述内圈4设置于外圈1内;所述润滑油槽5设置于外圈1内周面滚道和滚动体3之间;所述滚动体3设置于外圈1锥面滚道与内圈4圆弧面滚道之间,并在其内自由滚动,各滚动体的滚动面分别与所述外圈滚道以两点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表面接触球轴承,其组成包括外圈1、保持架2、滚动体3、内圈4;其特征是:所述外圈1内周面滚道为非对称锥面;所述内圈4外周面滚道为圆弧面;所述内圈4设置于外圈1内;所述润滑油槽5设置于外圈1内周面滚道和滚动体3之间;所述滚动体3设置于外圈1锥面滚道与内圈4圆弧面滚道之间,并在其内自由滚动,各滚动体的滚动面分别与所述外圈滚道以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思海,李海龙,潘承怡,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