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宗梁专利>正文

一种无间隙联接的铁路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093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间隙联接的铁路轨道,其特征是在钢轨联接处增设一独物的可滑移的联接装置,与改形轨头相匹配,从而消除了为适应轨长及轨温度变化而予留在轨顶工作面上的轨缝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受力合理,环境适应性强,且造价低廉、实施方便、工作可靠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现有轨线改造及新线轨道铺设,是铁路上部建筑技术中的一大创新。(*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间隙联接的铁路轨道,属于铁路上部建筑。铁路轨道至今沿用各段钢轨对接留有轨缝间隙的联接结构,所称之为“无缝路轨”也未能消除间隙。US1335606号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十”字轨缝的联接结构,就其而言,不仅结构与制造复杂,而且仍属有间隙对接,所以仍然难以消除运行列车车轮通过间隙处产生的撞击和震动,也有失行车的平稳及旅客乘坐的舒适感,无法免除车轮,车体和轨道等的损伤,又导致行车阻力大,耗能高等诸多缺陷在所难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向社会提供一种以一滑移联接装置衔接间隙对置的两根钢轨之变形轨头,构成轨顶工作面呈无间隙联接的单元轨段,且多段依次联接成无间隙的铁路轨道。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依照如下技术方案完成的这种无间隙联接的铁路轨道是两根钢轨轨道端间隙对置,通过一个滑移联接装置衔接成轨顶工作面呈无间隙的单元轨段,且多段依次相接成无间隙的轨道。用以构成轨道的钢轨之轨端面均是由与轨身呈垂直的和倾斜的且相交之两个平面构成改形轨头,从而使顺序对置的钢轨间形成一个在轨顶面和轨底面均为正四边形下接等腰梯形状之缺口而构成的对置空间。所采用的滑移联接装置之组成结构是滑移件是一个可嵌入等腰梯形状之缺口构成的对置空间的、又与钢轨轨顶工作面呈无间隙对合及位移的滑移轨段;外鱼尾板在其贴附钢轨及滑移件侧的板面上设有含装涨力限位弹簧的横向内沟槽,其纵向及上板面和下板面又分别设有与滑移件的位移量呈相匹配的凹槽;外鱼尾板与内鱼尾板通过横穿板身的螺栓组对将两钢轨轨头和滑移件居中紧固夹持成一体;垫板是一块板面上设有沿钢轨走向及外鱼尾板与滑移件的极限位移行程之轮廓的一或两条彷形限位凸台的长方形坡面板,该板依托轨忱承载。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无间隙联接的铁路轨道之单元轨段的组装结构图;附图2是外鱼尾板之结构图。本专利技术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这种无间隙联接的铁路轨道是将顺序摆布的两根钢轨(1)轨端间隙对置,其间隙量在20-30mm之间,通过一个滑移联接装置而将其衔接成轨顶工作面呈无间隙的单元轨段,再依照铁路线路距离将若干个单元轨段联接成无间隙的铁路轨道,用以构成轨道的钢轨(1)具有同一变形轨头,即轨端面均系由与轨身呈垂直的平面和斜率相同的平面两平面相交所构成,从而使间隙对置的钢轨(1)形成一个在轨顶面和轨底面均为正四边形的一边作公用边下接等腰梯形之两个相似形的缺口构成的对置空间。采用的滑移联接装置的组成结构是一个可匹配嵌入钢轨(1)对置的等腰梯形状之缺口构成的对置空间的,又与钢轨(1)轨顶工作面呈无间隙对合或外移的滑移轨段。外鱼尾板(3)是现有技术中的鱼尾板的改制,在其贴附钢轨(1)及滑移件(2)侧的板面上横向设有一条含装板式涨力限位弹簧的内沟槽(4),其纵向及上板面和下板面又分别设有与滑移件(2)的位移量相匹配的三个凹槽(6)。外鱼尾板(3)和内鱼尾板(7)的板孔对称重合,通过横穿的4或6个螺栓组对(8)将两钢轨(1)轨头和滑移件(2)居中紧固夹持成一体。垫板(9)是一块板面上设有沿钢轨(1)走向及外鱼尾板(3)与滑移件(2)的极限位移行程之轮廓的两条彷形的限位凸台之长方形坡面板,该板被其下轨忱(11)居中承托。本专利技术之无间隙联接的铁路轨道是这样实现轨顶工作面始终处于无间隙的调节动作的当滑移件(2)嵌入钢轨(1)对置的等腰梯形状之缺口构成之对置空间,通过紧固的外鱼尾板(3)上内沟槽(4)含装的板式涨力限位弹簧(5)与对置的钢轨(1)推顶成一线;当外界温度导致轨温升高、钢轨(1)受热伸长,其伸长值在线性涨力的作用下,克服纵向的摩擦力传递给滑移件(2),使之在力的作用下沿设计的斜面角度向轨外移动。如轨端斜面坡度为45°时,两轨端间距缩小10mm,则滑移件(2)横向外移行程为5mm。若钢轨(1)受冷收缩,轨端间隙扩大,则涨力限位弹簧(5)又将滑移件(2)反向压回。滑移件(2)的位移始终保持与钢轨(1)轨顶工作面呈无间隙对合,使通行列车车轮的运行轨迹总是在一个平面上直线运动。本专利技术之无间隙联接的铁路轨道,同现有技术之轨道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优点可以有效地减弱以至消除列车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和震动,使行车平稳、旅客舒适、载物安全,也减轻了车轮、车体及轨道的损伤,成为铁路上部建筑的一大创新。其结构与制造和实施方便,不仅可用于现有铁路的轨道改造而且也适于新线铁路的铺设,并且可拓广至电车、行车等轨道上应用。权利要求1.一种无间隙联接的铁路轨道,其特征是两钢轨(1)间隙对置,通过滑移联接装置衔接成轨顶工作面呈无间隙的单元轨段,又多个依次联接成轨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轨道,其特征是所说的钢轨(1)之端面均系由与轨身呈垂直和倾斜的两个平面相交所构成,对置的钢轨(1)形成一个在轨顶面和轨底面均为正四边形下接等腰梯形状之缺口构成的对置空间。3.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铁路轨道,其特征是所说的滑移联接装置之组成结构为3.1、滑移件(2)是一个可嵌入等腰梯形之缺口所在对置空间的、与钢轨(1)之轨顶工作面呈无间隙对合与位移的轨段;3.2、外鱼尾板(3)于贴附钢轨(1)及滑移件(2)侧之板面上横向开设的内沟槽(4)含装有涨力限位弹簧(5)、其纵向及上板面和下板面又分别设有与滑移件(2)之位移量相匹配的凹槽(6)。3.3、外鱼尾板(3)与内鱼尾板(7)通过横穿板身的螺栓组对(8)将钢轨(1)之轨头和滑移件(2)居中紧固夹持;3.4、垫板(9)为一块板面上分别设有沿钢轨(1)走向及外鱼尾板(3)与滑移件(2)的极限位移行程之轮廓的彷形限位凸台(10)的长方形坡面板、被下设的轨枕(11)整体承托。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间隙联接的铁路轨道,其特征是在钢轨联接处增设一独特的可滑移的联接装置,与改形轨头相匹配,从而消除了为适应轨长及轨温度变化而预留在轨顶工作面上的轨缝间隙。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受力合理,环境适应性强,且造价低廉、实施方便、工作可靠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现有轨线改造及新线轨道铺设,是铁路上部建筑技术中的一大创新。文档编号E01B11/08GK1066309SQ9110265公开日1992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杨宗梁 申请人:杨宗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间隙联接的铁路轨道,其特征是两钢轨(1)间隙对置,通过滑移联接装置衔接成轨顶工作面呈无间隙的单元轨段,又多个依次联接成轨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梁
申请(专利权)人:杨宗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