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486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防护装置,包括线束、保护支架、弹簧、水囊、固定套和散热水管,所述线束外围套接有多个保护支架,所述保护支架两端轴心位置对应线束处开设有线孔,所述线孔两侧的保护支架上均开设有散热管孔,所述保护支架之间通过相邻的套环与第一硅胶套进行连接,所述保护支架相邻端的散热水管之间均黏贴有水囊;通过在保护支架内开设有散热管孔,散热管孔内套接有散热水管,散热水管之间通过水囊进行连接,水囊至今通过连通管进行贯通,从而使得在使用时经过散热水管与水囊来吸收线束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其内部进行降温的效果,避免了高温而熔断线束的情况发生,并且经过固定套与保护支架的作用来实现其线束的保护。

A wiring harness prote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re harness prot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ire harness, a protective bracket, a spring, a water bag, a fixing sleeve and a heat dissipation pipe. The wire harness is peripherally sleeved with a plurality of protective brackets. Wire holes are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wire harness at the axle centers of the two ends of the protective bracket, and the protective brackets on both sides of the wire holes are provided with heat dissipation pipe holes. The protective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ilica gel sleeve through an adjacent sleeve ring, and the water sac is pasted between the radiation pipe of the adjacent end of the protective bracket; by opening a radiation pipe hole in the protective bracket, a radiation pipe is sleeved in the radiation pipe hole, and the radia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ilica gel sleeve, and the water sack is so far communicated. Connecting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pe makes it possible to absorb the heat generated i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wiring harness through the heat dissipating pipe and the water bag when in use, thus realizing the cooling effect inside the wiring harness, avoiding the occurrence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fusing the wiring harness, and realiz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iring harness by the fixed sleeve and the protective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保护设施
,具体为一种线束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交流越来越广泛,而机械设备以及计算机中信息交流一般都是采用电信号的交流,而电信号传输必然离不开线束,但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线束保护措施不够完善,从而出现各种缺陷例如:。1.现有技术中的线束保护装置,一般都是采用软管来实现对线束的保护,但是其中保护效果不够完成,当线束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进行工作是其中软管保护时很难做到有效的散热,从而造成其线束的熔断甚至发生触电等危险情况发生,故而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2.现有技术中的线束保护装置有些采用可拼接的保护设施进行保护,其中在安装时过于麻烦,而繁琐的案子过程使得其大量的影响工作效率,故而我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防护装置,包括线束、保护支架、弹簧、水囊、固定套和散热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外围套接有多个保护支架,所述保护支架两端轴心位置对应线束处开设有线孔,所述线孔两侧的保护支架上均开设有散热管孔,所述散热管孔内均黏贴有散热水管,所述保护支架外围两端均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相邻端均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相邻端外围套接有弹簧,所述支架对应弹簧的端点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板,所述保护支架之间通过相邻的套环与第一硅胶套进行连接,所述保护支架相邻端的散热水管之间均黏贴有水囊。所述线束端点处均套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一侧均螺纹连接有夹持螺母,且线束通过夹持螺母固定安装在固定套上,所述固定套两端轴心位置开设有套孔,所述固定套相邻的保护支架内的散热水管一端套接在固定套两侧,所述固定套与相邻的保护支架之间通过套环与第二硅胶套进行连接,所述固定套两侧的散热水管端点处均套接有皮塞。优选的,所述保护支架之间的水囊通过六根连通管进行相互贯通,所述连通管与水囊连接处通过玻璃进行密封处理。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内圈直径与散热水管内圈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保护支架与套环接触面均黏贴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套环与第一硅胶套之间通过手板胶黏贴,所述套环与第二硅胶套之间通过手板胶黏贴,所述第二硅胶套与固定套之间通过手板胶黏贴。优选的,所述散热水管与水囊内圈直径比例为1:3,所述散热水管外圈直径与散热管孔直径比例为1:1.2。优选的,所述第一硅胶套与第二硅胶套厚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弹簧丝半径为0.2厘米,所述弹簧正常状态下长度为1.2厘米,所述套环之间对应弹簧处的最远距离为2.4厘米。优选的,所述第一硅胶套的宽度与水囊的长度相同。优选的,所述散热水管与固定套之间通过手板胶进行黏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保护支架内开设有散热管孔,散热管孔内套接有散热水管,散热水管之间通过水囊进行连接,水囊至今通过连通管进行贯通,从而使得在使用时经过散热水管与水囊来吸收线束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其内部进行降温的效果,避免了高温而熔断线束的情况发生,并且经过固定套与保护支架的作用来实现其线束的保护。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保护支架外套接有套环,套环之间通过第一硅胶套进行连接,并且经过第二硅胶套连接固定套,通过拉升固定套与保护支架之间的间距来控制其保护线束的范围,拉伸是经过弹簧与第一硅胶套的伸缩来实现其对线束保护范围的控制,而后经过夹持螺母将线束进行内,使得在使用时直接将线束插入到固定套与固定套内,并且经过夹持螺母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得在使用时更加有效方便的进行安装,避免了其复杂的案子过程,加快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囊3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线束;2-保护支架;21-散热管孔;22-线孔;23-套环;24-支架;25-限位板;26-弹簧;27-橡胶垫;3-水囊;31-连通管;32-第一硅胶套;4-固定套;41-第二硅胶套;42-散热水管;43-皮塞;44-加持螺母;45-套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束防护装置,包括线束1、保护支架2、弹簧26、水囊3、固定套4和散热水管4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1外围套接有多个保护支架2,所述保护支架2两端轴心位置对应线束1处开设有线孔22,所述线孔22两侧的保护支架2上均开设有散热管孔21,所述散热管孔21内均黏贴有散热水管42,所述保护支架2外围两端均套接有套环23,所述套环23相邻端均焊接有支架24,所述支架24相邻端外围套接有弹簧26,所述支架24对应弹簧26的端点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板25,所述保护支架2之间通过相邻的套环23与第一硅胶套32进行连接,所述保护支架2相邻端的散热水管42之间均黏贴有水囊3。所述线束1端点处均套接有固定套4,所述固定套4一侧均螺纹连接有夹持螺母44,且线束1通过夹持螺母44固定安装在固定套4上,所述固定套4两端轴心位置开设有套孔45,所述固定套4相邻的保护支架2内的散热水管42一端套接在固定套4两侧,所述固定套4与相邻的保护支架2之间通过套环23与第二硅胶套41进行连接,所述固定套4两侧的散热水管42端点处均套接有皮塞43。所述保护支架2之间的水囊3通过六根连通管31进行相互贯通,所述连通管31与水囊3连接处通过玻璃进行密封处理,所述连通管31内圈直径与散热水管42内圈直径相同,增加水囊3之间的水循环。所述保护支架2与套环23接触面均黏贴有橡胶垫27,加强其使用时的密封性。所述套环23与第一硅胶套32之间通过手板胶黏贴,所述套环23与第二硅胶套41之间通过手板胶黏贴,所述第二硅胶套41与固定套4之间通过手板胶黏贴,加强其密封性与牢固程度。所述散热水管42与水囊3内圈直径比例为1:3,所述散热水管42外圈直径与散热管孔21直径比例为1:1.2,方便使用加强水囊3的蓄水能力,加大其内部水含量加强其降温效果。所述第一硅胶套32与第二硅胶套41厚度相同,方便生产时进行选材,避免了选材过程中的繁琐。所述弹簧26的弹簧丝半径为0.2厘米,所述弹簧26正常状态下长度为1.2厘米,所述套环23之间对应弹簧处的最远距离为2.4厘米,使得弹簧26在工作时效果更好。所述第一硅胶套32的宽度与水囊3的长度相同,使得其在拉伸时避免了其出现影响水囊3工作的情况发生。所述散热水管42与固定套4之间通过手板胶进行黏贴,优先手板胶使得其使用时更加牢固防止其出现脱落的情况发生。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线束1插入到固定套4内,并且一次插入到多个保护支架2内,最终从另一端的固定套4内抽出,通过拉升固定套4与保护支架2之间的间距来控制其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防护装置,包括线束(1)、保护支架(2)、弹簧(26)、水囊(3)、固定套(4)和散热水管(4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1)外围套接有多个保护支架(2),所述保护支架(2)两端轴心位置对应线束(1)处开设有线孔(22),所述线孔(22)两侧的保护支架(2)上均开设有散热管孔(21),所述散热管孔(21)内均黏贴有散热水管(42),所述保护支架(2)外围两端均套接有套环(23),所述套环(23)相邻端均焊接有支架(24),所述支架(24)相邻端外围套接有弹簧(26),所述支架(24)对应弹簧(26)的端点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板(25),所述保护支架(2)之间通过相邻的套环(23)与第一硅胶套(32)进行连接,所述保护支架(2)相邻端的散热水管(42)之间均黏贴有水囊(3)。所述线束(1)端点处均套接有固定套(4),所述固定套(4)一侧均螺纹连接有夹持螺母(44),且线束(1)通过夹持螺母(44)固定安装在固定套(4)上,所述固定套(4)两端轴心位置开设有套孔(45),所述固定套(4)相邻的保护支架(2)内的散热水管(42)一端套接在固定套(4)两侧,所述固定套(4)与相邻的保护支架(2)之间通过套环(23)与第二硅胶套(41)进行连接,所述固定套(4)两侧的散热水管(42)端点处均套接有皮塞(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防护装置,包括线束(1)、保护支架(2)、弹簧(26)、水囊(3)、固定套(4)和散热水管(4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1)外围套接有多个保护支架(2),所述保护支架(2)两端轴心位置对应线束(1)处开设有线孔(22),所述线孔(22)两侧的保护支架(2)上均开设有散热管孔(21),所述散热管孔(21)内均黏贴有散热水管(42),所述保护支架(2)外围两端均套接有套环(23),所述套环(23)相邻端均焊接有支架(24),所述支架(24)相邻端外围套接有弹簧(26),所述支架(24)对应弹簧(26)的端点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板(25),所述保护支架(2)之间通过相邻的套环(23)与第一硅胶套(32)进行连接,所述保护支架(2)相邻端的散热水管(42)之间均黏贴有水囊(3)。所述线束(1)端点处均套接有固定套(4),所述固定套(4)一侧均螺纹连接有夹持螺母(44),且线束(1)通过夹持螺母(44)固定安装在固定套(4)上,所述固定套(4)两端轴心位置开设有套孔(45),所述固定套(4)相邻的保护支架(2)内的散热水管(42)一端套接在固定套(4)两侧,所述固定套(4)与相邻的保护支架(2)之间通过套环(23)与第二硅胶套(41)进行连接,所述固定套(4)两侧的散热水管(42)端点处均套接有皮塞(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支架(2)之间的水囊(3)通过六根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奎丰商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