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处理特种动物绒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5326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蛋白酶处理特种动物绒毛的方法,其主要是将特种动物绒毛直接浸泡在含蛋白酶的媒染液中进行处理,然后采用常规脱色方法脱色,即可得到乳白色特种动物绒毛,经过处理的特种动物绒毛纤维损伤小,白度符合要求,不易泛黄,该方法明显降低脱色温度和脱色浓度,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同时该方法适用于有色羊毛,毛织物的脱色加工处理。(*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蛋白酶在特种动物绒毛变色过程中的应用特种动物绒毛光泽较好,手感柔软,可以织成高档织物而拓宽毛纺织品种。当前新品种更新换代的周期日益缩短,这就对毛纺织的原料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特种动物绒毛织物以其轻、暖、手感柔软等特点受到人们普遍欢迎,但由于特种动物绒毛白色极为稀少,多为浅棕色、深棕色、黑色,从而限制了其织物的颜色范围,造成花色品种单一。特种动物绒毛来源广阔,价格低廉,其织物宜为消费者接受。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扩大特种动物绒毛的应用范围,本专利技术根据现状研制出一种将蛋白酶应用到特种动物粗绒毛的脱色过程中,采用该方法所得特种动物绒毛即保存绒毛的鳞片,使其可纺性不受到影响,同时又保证了较好的强度,其脱色后的白度符合要求,并不易泛黄,同时采用该方法明显降低脱色温度和脱色浓度,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主要是将特种动物绒毛按1∶1-1∶50的液比直接浸泡在含0.6-6%蛋白酶的常规媒染液中,其媒染液温度为25-80℃,时间为1-24小时,媒染后按常规方法脱色,再加入柔顺剂,烘干即可得到浅色特种动物绒毛;所采用的蛋白酶为丝氨酸蛋白酶,巯基蛋白酶金属蛋白酶、酸性蛋白酶。采用该方法制出的浅色特种动物绒毛与传统工艺相比损伤程度小,生产周期短,该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有色羊毛绒的脱色。实施例1将特种动物绒毛按1∶1的液比浸泡在含6%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巯基蛋白酶、金属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的常规媒染液中,在25℃保温24小时,然后洗净绒毛进行常规脱色即可,即得产品乳白色。实施例2将特种动物绒毛按1∶25的液比浸泡在含0.6%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巯基蛋白酶、金属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的常规媒染液中,在45℃保温16小时,然后洗净绒毛进行常规脱色即可,所得产品乳白色。实施例3将特种动物绒毛按1∶50的液比浸泡在含3%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巯基蛋白酶、金属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的常规媒染液中,在80℃保温1小时,然后洗净绒毛进行常规脱色即可,所得产品白色。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将特种动物绒毛按1∶1-1∶50的液比直接浸泡在含0.6-6%蛋白酶的常规媒染液中,其媒染液温度为25-80℃,时间为1-24小时,媒染后按常规方法脱色,再加入柔顺剂,烘干即可得到浅色特种动物绒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蛋白酶为丝氨酸蛋白酶,巯基蛋白酶、金属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主要是将特种动物绒毛直接浸泡在含蛋白酶的媒染液中进行处理,然后采用常规脱色方法脱色,即可得到乳白色特种动物绒毛,经过处理的特种动物绒毛纤维损伤小,白度符合要求,不易泛黄,该方法明显降低脱色温度和脱色浓度,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同时该方法适用于有色羊毛,毛织物的脱色加工处理。文档编号D06M16/00GK1186137SQ9611734公开日1998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陈卫, 信学雷, 李维琪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蛋白酶处理特种动物绒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特种动物绒毛按1∶1-1∶50的液比直接浸泡在含0.6-6%蛋白酶的常规媒染液中,其媒染液温度为25-80℃,时间为1-24小时,媒染后按常规方法脱色,再加入柔顺剂,烘干即可得到浅色特种动物绒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信学雷李维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