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为学专利>正文

织物用抗微生物的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532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物用抗微生物(细菌和病毒)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聚氧乙烯烷基羧酸酯、烷基苯磺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磷酸脂钠盐作为乳化剂,10号矿物油为助溶剂,对2,3,5-三甲基-4-氯苯酚、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进行乳化而得到的稳定性能良好的抗微生物整理剂。它可与多种其它整理剂同浴对织物进行整理,且操作简便。整理后的织物具有显著的抗菌和抗病毒效果,耐洗性佳,对人体皮肤无腐蚀、刺激和过敏作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物用抗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对织物进行动能性化学整理的领域。中国专利公报在一九九0年四月四日公开了一种“织物用抗菌整理剂的制备与应用,公开号CN1041018A,它是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作为乳化剂,氯化石蜡为助剂,对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进行乳化而得到的稳定性较好的抗菌整理剂。它可与织物的其它整理剂同浴进行整理,该整理剂处理后的织物只具备抗菌效果,而不具备抗病毒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于采用聚氧乙烯烷基羧酸酯、烷基苯磺酸钠[ ,n=4~18]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钠盐[ ,n=8~20,m=2~8]作为乳化剂,10号矿物油作为助溶剂,对含有2,3,5-三甲基-4-氯苯酚(简称PC)、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简称DP30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简称EDTA)的体系进行乳化,得到了稳定性能良好的抗微生物整理剂。整理剂各成份的配比是PC∶DP300∶EDTA∶聚氧乙烯烷基羧酸酯∶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钠盐∶10号矿物油∶水=1∶∶∶∶∶∶∶。一种织物用抗微生物的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将30~40℃的2,3,5-三甲基-4-氯苯酚、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三种组份按比例混合、搅拌,逐渐升温至55~65℃时,将聚氧乙烯烷基羧酸脂、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钠盐和10号矿物油,按比例顺次加入后,升温至70~80℃时高速搅拌,并缓慢加水至规定量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微生物整理剂贮存稳定性好,耐酸碱影响范围宽,易于与其它整理剂进行同浴加工处理。2.本抗微生物整理剂制备简便,整理工艺简单,可在常规的印染设备上对织物进行整理。3.加工对象范围广,对各类型的织物均能进行处理,并且整理后的织物原有的物化性能基本保持不变。4.经该整理剂处理后的织物具有非常显著的抗菌效果和抗病毒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耐洗性,整理后的织物皂洗50次以后,按照美国AATCC-90标准测试,仍具有抗菌性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仍有抑制病毒的功能。按照日本JISL0217-103法,减菌率差在36%以上,减病毒率差在26%以上。5.整理后的织物对人体无腐蚀、刺激和过敏作用,可供人体安全使用。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一①织物用抗微生物的整理剂配制;PC 1kgDP300 1kgEDTA 0.5kg聚氧乙烯烷基羧酸脂 0.5kg烷基苯磺酸钠 0.5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钠盐 0.5kg10号矿物油 0.5kg水 40.5kg将30℃的PC、DP300、EDTA混合、搅拌,并逐渐升温到60℃时,将聚氧以烯烷基羧酸脂、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钠盐、10号矿物油顺次加入,并升温至70~80℃时,高度搅拌,再缓慢加水即成含微生物活性组份5.6%的抗微生物整理剂45kg。②涤棉梭织物的抗微生物整理取上述整理剂10kg,加水60kg后得整理液70kg,将织物进行整理处理二浸二轧(带液率为70%)-→烘干(90℃,2min)-→焙烘(180℃,0.5min)③全棉针织物的抗微生物整理取上述整理剂10kg、加水70kg,得整理液80kg,对全棉针织物进行整理处理浸渍针织物品-→离心脱水(带液率为80%)-→烘干(80℃、3min)-→焙烘(120℃、3min)④效果经整理的织物,按日本JISL0217-103法测试经50次皂洗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2.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 89、99%对流感病毒的灭活作用为63.3%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破坏作用达42.5%。实施例二①织物用抗微生物整理剂的配制PC1kgDP300 3.8kgEDTA 1.7kg聚氧乙烯烷基羧酸脂1.7kg烷基苯磺酸钠 0.9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钠盐2.6kg10号矿物油1.7kg水76.6kg将35℃的PC、DP300、EDTA混合、搅拌,逐渐升温至60℃时,将聚氧以烯烷基羧酸脂、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钠盐、10号矿物油顺次加入,升温至70~80℃时,高度搅拌,并缓慢加水即制成含微生物活性组份8.3%的抗微生物整理剂90kg。②涤棉梭织物的抗微生物整理取上述整理剂10kg,加水60kg后得整理液70kg,将织物进行整理处理二浸二轧(带液率为70%)-→烘干(90℃,2min)-→焙烘(185℃,0.5min)③全棉针织物的抗微生物整理取上述整理剂10kg、加水70kg,得整理液80kg,对织物进行整理处理浸渍针织物品-→离心脱水(带液率为80%)-→烘干(80℃、3min)-→焙烘(120℃、3min)④效果经上述整理的织物,按日本JISL0217-103法测试经50次皂洗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 89.7%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85.4%对流感病毒的灭活作用为 66.4%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破坏作用达到 46.3%。实施例三①织物用抗微生物整理剂的配制PC 1kgDP3002kgEDTA 0.8kg聚氧乙烯烷基羧酸脂 0.8kg烷基苯磺酸钠 0.3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钠盐 1kg10号矿物油 0.8kg水 48.3kg在40℃下将PC、DP300、EDTA混合和搅拌,逐渐升温至60℃时,将聚氧以烯烷基羧酸脂、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钠盐、10号矿物油顺次加入,升温至70~80℃时,高度搅拌,并缓慢加水,即制成含微生物活性组份6.7%的抗微生物整理剂55kg。②涤棉梭织物的抗微生物整理取上述整理剂10kg,加水60kg后得整理液70kg,将织物进行整理处理二浸二轧(带液率为70%)-→烘干(90℃,2min)-→焙烘(180℃,0.5min)③全棉针织物的抗微生物整理取上述整理剂10kg、加水70kg,得整理液80kg,对全棉针织物进行整理处理浸渍针织物品-→离心脱水(带液率为80%)-→烘干(80℃、3min)-→焙烘(120℃、3min)④效果经上述整理的织物,按日本JISL0217-103法测试经50次皂洗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 94.3%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1.2%对流感病毒的灭活作用为 67.8%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破坏作用达到57.5%。实施例四①织物用抗微生物整理剂的配制PC1kgDP300 3kgEDTA 1.3kg聚氧乙烯烷基羧酸脂1.3kg烷基苯磺酸钠 0.7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钠盐2kg10号矿物油 1.3kg水 64.4kg在38℃下将PC、DP300、EDTA混合和搅拌,逐渐升温至60℃时,将聚氧以烯烷基羧酸脂、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钠盐、10号矿物油顺次加入,升温至70~80℃时,高度搅拌,并缓慢加水,即制成含微生物活性组份7.9%的抗微生物整理剂75kg。②涤棉梭织物的抗微生物整理取上述整理剂10kg,加水60kg后得整理液70kg,将织物进行整理处理二浸二轧(带液率为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织物进行抗微生物(细菌和病毒)整理的整理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用聚氧乙烯烷基羧酸酯、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钠盐作为乳化剂,用10号矿物油为助溶剂,对2,3,5三甲基-4-氯苯酚、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进行乳化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为学朱丽玉李尽新
申请(专利权)人:李为学朱丽玉李尽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