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彩色棉织物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04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天然彩色棉织物处理工艺,其主要处理工艺是对含有淀粉的彩色棉织物进行生物酶处理,在选择适宜的棉纺织品后处理设备中选择合理的工艺条件和处理剂对其彩色棉织物进行处理,该处理工艺能去除织物中的浆料、杂质,同时还能保持天然彩色棉织物的色彩,达到织物表面光洁度和手感良好的效果,还能保持其织物较高的断裂强度,该工艺无污染、工艺简捷、经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的处理工艺,特别是有关天然彩棉织物生物酶处理工艺。对于白色棉花织物的大整理通常采用退浆、煮炼、丝光、防缩整理、抗皱整理等工艺过程。常规的退浆、煮炼、丝光工艺都采用多种化学助剂在高温下进行加工,可以达到退浆、去除杂质和尺寸稳定,产生丝样光泽的目的。但是在加工过程中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COD高、BOD高),形成污染源,必须耗费大量能源进行污水处理,而且以上工艺过程对彩色棉的天然色彩有很大影响,会造成变色和褪色。因此常规的大整理工艺不适合彩棉加工。现有的生物酶处理包括(1)在白棉织物坯布上采用淀粉酶的退浆工艺。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可以降解为水溶性的糊精和糖类,易于去除也可以减少废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对于淀粉以外的浆料则无作用。(2)在白棉织物上采用纤维素酶处理,棉纤维素在纤维素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断裂,以达到表面光洁、手感柔软的效果。但是在纤维素水解过程中会因织物重量减少,强力损失过大而影响服用。催化过程受温度、PH值和设备的影响很大,其纤维降解的程度较难掌握。天然彩色棉织物纤细,支数高,强度较白棉低,用纤维素酶处理更要掌握分寸,特别是天然生成的彩色棉织物使用以上方法会影响色泽而产生色变或褪色,因此现有的淀粉酶处理和纤维素酶处理不适用于彩棉加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彩色棉织物零污染的生物酶处理工艺,使经过纺织加工后形成的天然彩色棉织物本身所带有各种伴生的杂质和加工时施加的浆料,通过零污染的生物酶处理技术,可以去除有害的伴生杂质所施加的浆料,而且能保护织物原有的色彩,并且可以达到手感柔软,吸水性强,表面具有一定光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两种技术方案而实现的一种是天然彩色棉织物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以淀粉为主的浆料上浆,对于主要含有淀粉浆的彩色棉织物,进行生物酶处理,这种对天然彩色棉织物的生物酶处理是这样进行的,将具有淀粉浆的彩色棉织物在室温条件下放入到纺织品后处理的设备中,在该设备中设有润湿渗透剂、生物酶、固色剂的溶液,并把溶液在20-40分钟内加热至70-90℃,并在此温度下浸放60-75分钟,其中在此温度下浸放25-40分钟时放入稳定剂和增艳剂,随后天然彩色棉织物进行热水洗和冷水洗;另一种方案是天然彩色棉织物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以淀粉为主的浆料上浆,然后对其进行生物酶处理,这种对天然彩色棉织物的生物酶处理是这样进行的,将具有淀粉浆的彩色棉织物在室温条件下放入到纺织品后处理的设备中,在该设备中设有润湿渗透剂、生物酶、固色剂的溶液,并把溶液在20-40分钟内加热至70-90℃,并在此温度下浸放60-75分钟,其中在此温度下浸放25-40分钟时放入稳定剂和增艳剂,随后天然彩色棉织物进行热水洗和冷水洗,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生物酶处理,这种对天然彩色棉织物的第二次生物酶处理是这样进行的,将已经退浆,去除淀粉浆的彩色棉织物在室温下放入到织物后处理设备中,在该设备中有生物酶、固色剂、润湿渗透剂,纤维保护剂和稳定剂的溶液,并把溶液在20-40分钟内加热到40-60℃,在此温度下保温35-65分钟,然后在5分钟至20分钟内将溶液加热至70-90℃,随后立刻进行热水洗和冷水洗,之后再将织物在5-20分钟内加热至40-60℃,在其加热过程中放入整理剂和增艳剂,在该温度下保温10-30分钟,随后进行脱水处理。在第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纺织品后处理设备是连续的平幅退浆机或间歇式卷染机或溢流染色机。在后处理设备为连续式的平幅退浆机时,其所具有的润湿渗透剂、生物酶、固色剂的溶液中,其各处理剂的浓度为润湿渗透剂2g/l-8g/l,生物酶1g/l-4g/l,固色剂4g/l-8g/l;而随后所加入的稳定剂和增艳剂的浓度比为2g/l-6g/l和1g/l-5g/l;若后处理设备采用间歇式设备即卷染机或溢流染色机时,其各处理剂相对于织物总重量百分比为2%-8%,生物酶1%-4%,固色剂4%-8%;而随后所加入的稳定剂和增艳剂的浓度比为2%-6%和1%-5%。在第二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纺织品第二次生物酶后处理设备是间歇式卷染机或绳状溢流染色机。在纺织品第二次生物酶后处理设备所具有的生物酶、固色剂、润湿渗透剂,纤维保护剂和稳定剂的溶液中,其各处理剂相对于织物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生物酶2%-8%,固色剂1%-4%,润湿渗透剂1%-3%,纤维保护剂2%-8%,稳定剂1%-4%;而随后所加入的整理剂和增艳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8%和2%-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天然彩色棉的天然色彩不变色、不裉色、零污染,织物上的淀粉浆料可完全去除,织物表面光洁,手感柔软,织物强力损伤小,织物吸水性强。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而所述的实施例则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例1将具有淀粉浆的彩色棉织物在室温条件下放入到平幅退浆机中的具有润湿渗透剂、生物酶、固色剂的溶液内,并经过20分钟将溶液加热到90℃,在此温度下保温30分钟后加入稳定剂、增艳剂,并此温度下继续保温45分钟,随后进行热水洗和冷水洗,这里所述的热水洗和冷水洗均是棉织物通常所用的工艺条件。实例2将已经去掉淀粉浆的彩色棉织物在室温条件下放入到绳状溢流染色机中的具有生物酶、固色剂、润渗透剂、纤维保护剂、稳定剂的溶液内,并经过20分钟将其溶液加到5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50分钟,然后经过10分钟将溶液加热至80℃,随后进行热水洗和冷水洗,之后再将织物在10分钟内加热至50℃,在加热过程中加入整理剂和增艳剂,织物在50℃温度下保温20分钟后进行脱水,在该实例中所述的热水洗和冷水洗以及脱水均是采用一般棉织物通常所用的工艺条件。在上述生物酶处理过程中各种处理剂的浓度的选定则是根据彩色棉织物的物理特性而选定的,例如织物织造组织,织物密度、织物混纺比例等。上述的各种处理剂均是市场上可买到的普通常用的属于环保型的处理剂。权利要求1.一种天然彩色棉织物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天然彩色棉织物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以淀粉为主的桨料上浆,然后对其进行生物酶处理,这种对天然彩色棉织物的生物酶处理是这样进行的,将具有淀粉浆的彩色棉织物在室温条件下放入到纺织品后处理的设备中,在该设备中设有润湿渗透剂、生物酶、固色剂的溶液,并把溶液在20-40分钟内加热至70-90℃,并在此温度下浸放60-75分钟,其中在此温度下浸放25-40分钟时放入稳定剂和增艳剂,随后天然彩色棉织物进行热水洗和冷水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纺织品后处理设备是连续的平幅退浆机或间歇式卷染机或溢流染色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在后处理设备为连续式的平幅退浆机时,其所具有的润湿渗透剂、生物酶、固色剂的溶液中,其各处理剂的浓度为润湿渗透剂2g/l-8g/l,生物酶1g/l-4g/l,固色剂4g/l-8g/l;而随后所加入的稳定剂和增艳剂的浓度比为2g/l-6g/l和1g/l-5g/l若后处理设备采用间歇式设备即卷染机或溢流染色机时,其各处理剂相对于织物总重量百分比为2%-8%,生物酶1%-4%,固色剂4%-8%;而随后所加入的稳定剂和增艳剂的浓度比为2%-6%和1%-5%。4.一种天然彩色棉织物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天然彩色棉织物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以淀粉为主的浆料上浆,然后对其进行生物酶处理,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然彩色棉织物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天然彩色棉织物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以淀粉为主的桨料上浆,然后对其进行生物酶处理,这种对天然彩色棉织物的生物酶处理是这样进行的,将具有淀粉浆的彩色棉织物在室温条件下放入到纺织品后处理的设备中,在该设备中设有润湿渗透剂、生物酶、固色剂的溶液,并把溶液在20-40分钟内加热至70-90℃,并在此温度下浸放60-75分钟,其中在此温度下浸放25-40分钟时放入稳定剂和增艳剂,随后天然彩色棉织物进行热水洗和冷水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懽
申请(专利权)人:九采罗彩棉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