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忠民专利>正文

针织机喂纱器的皮带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73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针织机喂纱器的皮带轮结构,主要由皮带轮主体与金属环组成,其中,皮带轮主体的中央设有一供轴承套设固定的轴孔,皮带轮主体的顶面或底面的至少一面设有若干个定位孔,于该定位孔的外围设有环形凹槽,金属环位于皮带轮主体中央与皮带接触的位置,其特征在于:    该金属环由金属板制成,其外缘等间隔地设有呈环状排列的凸点,金属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固定片。(*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织机喂纱器的皮带轮结构,特别是一种皮带轮中央与皮带接触的部位利用金属板材以冲压方式制成具有凸点的金属环。
技术介绍
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及产业科技的日益精进,各产业无不卯足全力,朝各项自动化生产的目标努力,希望藉此降低劳力密集度,节省人事成本费用,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及增加其市场竞争力。针织机的发展亦是如此,各种型式的全自动针织机,主要是依靠数十甚至数百个喂纱器来负责供应针织所需的纱线,而该喂纱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将纱线预先由纱筒拉出后预先缠绕在该喂纱器的储纱轮上再拉出供应织针进行针织的工作,藉以达到稳定提供一个具有适当张力纱线的目的。图1是现有喂纱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该喂纱器主要是由机架A、皮带轮B、储纱轮C、上停车杆D、下停车杆E及停车器F组成,其中,皮带轮B及储纱轮C是分别设于机架A的上、下两端,并利用一传动轴G予以穿过连结,该皮带轮B是可供皮带H套设于其上,藉以连结带动其下方的储纱轮C转动,而上停车杆D及下停车杆E则是与停车器F配合以检测纱线I的供应是否正常,并可在纱线I供应出现异常状况(例如断线、松脱掉落)时,可以及时启动停车器F令整个针织机停止运转,藉以有效避免针织机生产出不合格的瑕疵布。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皮带轮依照其外观来区分,主要是可分为齿轮式皮带轮J(如图2A所示)与凸点式皮带轮K(如图2B所示),其中该齿轮式皮带轮J的产品不仅构造复杂,且配合的齿型皮带L长度无法调整与自由衔接,因此其必须事先生产各种不同规格长度的产品以供客户购买使用,不仅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且对于制造厂商及销售商家来说,库存以及资金的积压则是一项极大的困扰。相反的,另一种凸点式皮带轮K,由于其具备了可以自由衔接的特点,因此使用者可以自行购买整捆的皮带,并依照实际使用上的需求,剪裁适当的长度后即可自行衔接使用,不但方便且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相对的,对于制造厂商以及贩卖商家来说,亦不会有前述库存及资金积压的困扰产生者。而现有的凸点式皮带轮K(如图2B所示),其是以塑钢添加纤维利用射出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于该凸点式皮带轮K的中央设有一轴孔M可供轴承N套设固定于其内,皮带轮K的顶面或底面的至少一面设有若干个定位孔P,于该定位孔P的外围设有于环形凹槽Q,而在皮带轮K的外缘以等间隔环绕的方式设置有多数的凸点R,另外配合在凹孔皮带S上以相同间隔长度的方式设有可供前述凸点R穿过的凹孔T,令该凹孔皮带S于套设于皮带轮K上时,皮带轮K所设的凸点R可以穿过并突出于凹孔皮带S上所设的凹孔T,令该凹孔皮带S可以带动皮带轮K旋转。而前述的凸点式皮带轮K具有方便衔接及机动调整长度的优点。由于皮带轮K与凹孔皮带S的连结带动完全依靠凸点R与凹孔T间的接触,且该凸点R乃是由塑料材质制成,因此在经过一段长久时间的使用之后,该凸点R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磨损的情形,进而影响到其与凹孔皮带S上所设凹孔T的配合精确度,此时操作人员必须在凸点R磨损到一定程度的范围内尽速更换新的皮带轮K才能确保其正常传动,根据现场实际操作的经验得知,该种以塑钢材质制成的皮带轮K一般约只具有1.5-2年的使用寿命,而一台针织机至少使用上百台的喂纱器,每一喂纱器则依照功效上的不同而设有1-3个皮带轮K,因此,每一台针织机所使用到的皮带轮K数量至少会介于100-600个之间,因此光是更换新的皮带轮K就会浪费操作及维修人员相当多的时间,相对会影响产量并造成制造生产成本的增加。有鉴于前述的情形,曾有业者推出一种改良的凸点式皮带轮U,其主要是将原本完全由塑钢材质利用射出一体成型制成的皮带轮,将中央与凹孔皮带S接触的部分(即设有凸点R的部分),改以具有较佳耐磨性的金属材质以压铸或粉末冶金的方式制成一金属环V后再利用塑料射出成型的方式生产出改良的凸点式皮带轮U(如图2C所示),但是,前述的结构虽然将皮带轮中央与凹孔皮带S接触的部分改以具有较高耐摩性的金属材质取代,虽然可以有效解决现有以塑料材质制成所产生容易磨损的缺失,但另一方面其却也附带产生一些现有结构所没有的问题。首先,由于现有结构的金属环V是利用压铸或是粉末冶金的方式制成,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在金属环V的外缘中央形成一道分模线W所产生的毛边,为了避免锐利的毛边破坏凹孔皮带S,因此业者必须另外进行消除毛边的步骤,不仅增加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于每一段毛边靠近凸点R底部转角处位置实际上是相当难以处理,不仅浪费时间,且一旦该毛边的清除工作未彻底落实,该位于凸点R底部转角处的毛边势必会在凸点R与凹孔皮带S上凹孔T内部不断进出的过程中割伤该凹孔T的边缘,由于皮带凹孔皮带S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维持一定程度的张力,因此一但凹孔皮带S上凹孔T的边缘遭到毛边割伤,势必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大而造成凹孔皮带S损坏而不堪使用,因此前述改良的皮带轮U虽然可以有效提升皮带轮U本身的使用寿命约半年时间(其使用寿命平均为2.5年),但是相对的会导致凹孔皮带S的使用寿命缩短,虽然更换凹孔皮带S的工作会比更换皮带轮U来的方便,但对于使用者来说仍会造成不小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机喂纱器的皮带轮结构,其主要是由皮带轮主体与金属环所组成,其中该金属环位于皮带轮主体中央与皮带接触的位置,该金属环由金属板材制成,于该金属环的外缘以等间隔的方式设有呈环状排列的凸点,金属环的左右两侧则分别设有若干个固定片,藉由该固定片的设置令金属环可以稳固的固定于皮带轮主体上。藉由前述结构的设计可以彻底解决现有产品所无法克服的毛边产生与无法彻底消除毛边的缺陷,并大幅提升皮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机喂纱器的皮带轮结构,其中,由于本技术利用冲压方式制成金属环的制造方式不会在表面产生毛边,因此相较于现有产品可以省略一道繁琐的去除毛边的加工步骤,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且具有提升产量的优点。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机喂纱器的皮带轮结构,其中,由于本技术使用金属板材进行冲压而制成,而该金属板材在事前即经过多道的反复辗压的步骤,因此其分子结构比现有压铸或粉末冶金方式制成产品的分子结构来的紧密,而会具有更佳的耐磨性而增加整体皮带轮的使用寿命。为了便于了解本技术的功效与特征,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喂纱器总成的平面图;图2A为现有齿轮式皮带轮组的外观示意图;图2B为现有凸点式皮带轮组的外观示意图;图2C为现有改良凸点式皮带轮组的外观示意图;图2D为现有改良凸点式皮带轮组中金属环的外观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中金属环的外观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中金属环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成型时配合治具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A.机架;B.皮带轮;C.储纱轮;D.上停车杆;E.下停车杆;F.停车器;G.传动轴;H.皮带;I.纱线;J.齿轮式皮带轮;K.凸点式皮带轮;L.齿形皮带;M.轴孔;N.轴承;P.定位孔;Q.环形凹槽;R.凸点;S.凹孔皮带;T.凹孔;U.改良的凸点式皮带轮;V.金属环;W.分模线;1、皮带轮主体;11、轴孔;12、定位孔;13、环形凹槽;2、金属环;21、凸点;22、固定片;3、轴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林忠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